首頁>體育>

喬丹、科比、詹姆斯,大概是整個nba歷史上身體天賦+籃球技巧、團隊榮譽+個人成就結合得最好的三位外線攻擊手。

巔峰時誰更強,就更是一個能把網路伺服器吵癱瘓的話題。

但細細一想,在他們各自生涯中,哪個才是更強的自己?

喬丹的公牛歲月,不奪冠的年份資料依次是28+7+6、37+6+5、35+6+6、33+8+8、34+7+6,奪冠的那六年則是32+7+5、31+6+6、33+7+6、31+7+5、30+6+4、29+6+4。

雖然都是聯盟頂級水準,但資料上的下滑還是看得出來的。

事實上公丹個人實力公認最霸道的還是1987-88賽季,那一年不但35+6+6,而且囊括了mvp、得分王、搶斷王、最佳防守球員。

能在同一年在攻防兩端都被評為聯盟最佳,nba歷史僅此一人。

但季後賽他們被活塞4-1輕鬆搞定,再一次說明了籃球是五個人的運動,哪怕那五個人都是流氓。

而那一個賽季,皮蓬來了。

再過一個賽季,禪師也變成主教練了。

然後我們就見證了喬丹從飛天神將從無敵王者的蛻變。

1984年剛進入聯盟時,喬丹就已經嚇了全聯盟一跳。這個在大學裡被迪恩·史密斯教練整整“壓制”了四年的飛人新秀賽季就是場均28.2分(聯盟第三)6.5個籃板5.9次助攻2.4次搶斷(聯盟第四)的資料。

全季總得分(2313分)nba第一、PER值(效率值)聯盟第二僅次於伯德,BPM(平均正負值)聯盟第二還是僅次於伯德,OBPM(進攻平均正負值)更是NBA第一。

第二年歇了大半個賽季,然後季後賽打聯盟第一、伯德的凱爾特人單場63分,季後賽單場紀錄。

第三年場均37.1分,還是僅次於張伯倫。

第四年就是聯盟mvp、得分王+最佳防守球員了。

那時的喬丹,有領先於那個時代的閃電第一步,他的飛翔能力也讓威爾金斯、滑翔機等前輩新人相形見絀。最重要的是在北卡打下的紮實技術功底不但讓他的投籃早早達到了聯盟頂尖水準,而且圓融的小球技術可以確保他隨意的切換進攻形態。

以他第二年季後賽對那支聯盟歷史頂尖的85-86凱爾特人、砍下63分為例,在面對丹尼斯·約翰遜、伯德、麥克海爾、帕裡什組成的聯盟最佳防線時,他扔進了22個球,其中9個是喬丹提前無球走到正確的位置,接隊友傳球后再快速出手,從對方夾縫中完成的;8個球借了隊友掩護。

那一場他在聯盟“技巧百科全書”伯德面前不但拿出了非凡的天賦、更展示了變幻莫測的各種技巧。所以賽後nba“一代逼王”說道:

今天是上帝穿著23號在跟我們打球。

然而到了奪冠後的年份,喬丹已經不再忠愛飛翔著將球融入籃筐,而是追求著用更簡潔、更團隊的方式去庖丁解牛。

尤其是後三冠時期,他往往一個走位要到位置,接球后動作並不花哨,一個虛晃+後仰就拿下兩分。越來越喜歡利用對手的恐懼去撩撥他們脆弱的防線,我還沒發力呢,你怎麼就倒下了?

他當然還是能飛,只是動作沒有年輕時那麼鬼斧神工、驚為天人。更多地是在震懾和恐嚇對手,是被我中投拿下兩分還是做今天五佳球的背景板,自己選吧。

在玩弄對手心態這方面,偉大的邁克爾·什麼紀錄都有你·喬丹絕對是歷史級老流氓。

1991年之前的喬丹是可上九天攬月、無視地心引力的得分至尊,他的速度、爆發力、滯空和彈速幾乎都是歷史第一的存在。

之後的喬丹奪冠後更加篤信於三角進攻的威力,卸下無冠包袱的他對於更種進攻技巧更是駕輕就熟,甚至將中投演繹到了藝術品的境界,那時的他沒有年輕時能飛了、速度也變慢了,但對於比賽的掌控甚至是球隊的領導卻更上一個層次。

所以才會有97年總決賽幫助科爾絕殺的助攻,才會有98年總決賽對馬龍搶斷後的最後一投。

87-88的飛人、91-92的冠軍、97-98的王者到底哪一個才是他的巔峰呢?

科比和喬丹的生涯幾乎是一個映象。喬丹一進入nba就是球隊的老大,拿遍所有個人榮譽後皈依三角進攻,然後開始統治90年代收穫總冠軍。

而科比高中生出道就來到了擁有鯊魚的豪門湖人,卻始終沒有讓自己完全發揮的空間。先拿三連冠後與奧尼爾分道揚鑣,終於成了球隊唯一核心。於是轟出05、06兩季唯我獨尊的個人資料,但是卻收穫不了勝利和冠軍。於是他和禪師破鏡重圓、再迎來加索爾、阿泰完成兩連冠終成正果。

那麼8號和24號到底哪個更強?

1996年的科比在新秀訓練營中就征服了湖人總經理韋斯特,在擁有埃迪·瓊斯的情況下依然把他帶到了洛杉磯。

第一年,扣籃大賽冠軍,胯下換手大風車展現了頂級搖擺人的潛質。

第二年,他是湖人的超級第六人,以替補身份入選西部全明星首發。更在與喬丹的常規賽對決中以33分對轟幫主的36分。

到了98-99賽季,20歲的他已經是球隊二當家了,但還不足以撐起鯊魚身邊的外線。

第一個冠軍賽季,他成長為聯盟頂級防守大閘,他在側翼的突破大概只有沒受傷的格蘭特·希爾可以與之媲美,他能在西決搶七大戰中奧尼爾深陷開拓者內線群時挺身而出,也能在總決賽第四場奧尼爾被罰下時拖著崴傷的左腳絕殺步行者。他已經是一個合格的冠軍球隊二當家。

2000年他拿到了第一個冠軍,但是他滿足了嗎?他在休賽期以每天射進2000箇中遠投的強度磨練著自己的外線火力。於是在2000-01賽季他場均已經是個鯊魚並駕齊驅的場均28.5分。季後賽兩個4:0蕩平西部第一和第三的馬刺和國王,他都是球隊系列賽得分王,那時的他是西部最霸道的側翼攻擊手。

到了2003年,他的比賽能力和球場慾望都在劇烈地膨脹,他真正地進化成為一個無死角攻擊手。兩年間暴漲的7公斤肌肉給他的突破和殺傷又加了一副鎧甲。無論是他標誌性的高起跳、高出手、帶後仰的中遠投,還是極限滯空的突破都讓他在進攻端無往不利。他整個賽季打滿82場,場均41.5分鐘30分7籃板6助攻2搶斷。完成了單場12記三分球的創紀錄之戰,還有連續9場40+,三場50+的壯舉。

但是湖人季後賽卻輸給了馬刺,他個人的強大並沒有調和與鯊魚以及隊友的關係,反而在球隊地位、球場許可權上與鯊魚、禪師矛盾越來越大。然後在季後賽他就著了馬刺和布魯斯·鮑文的道,他系列賽場均32.3分兩隊最高、但26次出手命中率只有43%,而鯊魚每場只能出手17次拿25.3分,最終湖人被巔峰鄧肯終結了四連冠的美夢。

“ok組合”在2004年徹底鬧掰,湖人選擇留下科比。但那時26歲的他並不比其他人出色。雖然他擁有三枚戒指,但相比擁有常規賽mvp的AI、兩個得分王的麥迪以及半人半神的卡特,科比並沒有高出一頭的把握。

在度過了多傷且失敗(未進入季後賽)的04-05賽季後,科比開始徹底黑化、昇華了。

他帶著那支球隊第二、第三好的球員分別是奧多姆和斯馬什·帕克的湖人開啟了2005-06賽季。

然後就是

喬丹之後首次個人賽季得分35+(35.4)

nba引入24秒以來唯一三節個人得分超過對手全隊(科比Vs小牛、62Vs61)

單場81分(歷史第二)

2006年一月單月得分43.4歷史第八(前七名都屬於張伯倫)

張伯倫之後唯一連續四場50+。

那一季的科比,為聯盟貢獻了上古時代張伯倫和80年代喬丹後以最為氣勢宏大的得分表演。在他的比賽裡,真的可以憑藉超強的個人火力隻手遮天。他的個人能力和聯盟地位也完全超越了“四大分衛”中的其他人,以及新進崛起的韋德和fiba世界裡的王者吉諾比利,成為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分衛”。

雖然那一季他沒有mvp、沒有總冠軍甚至季後賽都只有首輪,但論個人進攻火力,那是最好的科比。

然而籃球並不只是得分的遊戲,在用兩個賽季的瘋狂得分充分證明自己卻連續被太陽在季後賽首輪淘汰後,科比選擇再次投入“禪師”傑克遜——這個總能鎮住巨星的“神棍”的懷抱。

2007-08賽季,在得到加索爾前,湖人就以30勝16負位列西部第三。但相比坐擁巔峰“GDP”的馬刺、“快打旋風”的太陽,“三巨頭”元年的波士頓凱爾特人,他們奪冠的籌碼還不夠多。

於是總經理庫普切克“打劫”來了加索爾,為湖人捏合了韋斯特-張伯倫、魔術師-賈巴爾、科比-奧尼爾之後又一對偉大的“內線雙拳”,三年三進總決賽、連續兩年拿到了總冠軍。

後兩冠時期身著24號的科比,其打法與年輕時改變了不少。

他的突破沒有年輕時犀利了,但在無球跑位、利用掩護拜託上已臻化境。加索爾之所以被稱為最適合他的搭檔,不但是個性互補,而且不論是高低位擋拆還是無球掩護,兩人配合的效果都遠好於“ok組合”。

30歲時的科比越來越青睞透過加索爾的掩護尋找出手空間和單打位置,同時他蛻變成了那個聯盟最圓滑的低位殺手。開始無限依賴自己的背身單打。那時的他就像後三冠時期的喬丹,靠精純之極的技巧、手感、本能在打球。

8號的科比,是攻守兩端都可以生吞活剝對手的單挑怪,是可以單場81分的得分魔,是可以憑一己之力屠殺對手的狂徒,在那時的他心裡靠自己贏得勝利比冠軍更重要。

24號的科比,更像是96-98年的喬丹,他精通球場上的幾乎一切技巧、知曉破解每個對手的方法,關注每個隊友的狀態和走位。他與籃球達成了妥協,明白了“籃球是五個人”的秘密。他會把內線空間讓給加索爾和拜納姆、會把關鍵球交給費舍爾和阿泰。這時的他是一個更好的領袖和贏家。

論單挑,2006年的8號大概可以完爆2010年的24號,但挑選一名球隊領袖,黑曼巴應該是比小飛俠更好的選擇。

幾乎所有人都有過拿詹姆斯和喬丹、科比進行比較的習慣。但相比於這兩位天生的得分後衛至尊,2米06的勒布朗其實是魔術師的靈魂塞進了馬龍的身體裡。

2003年進入聯盟前,詹姆斯就已經是世界矚目的狀元候選人。雖然當時的他身體天賦被外界稱道,但還不足以在nba級別比賽中鶴立雞群,他真正恐怖的是遠超他年齡甚至是位置的籃球智商。

進入騎士隊他就是毋庸置疑的天皇巨星,當時的騎士管理層以一種溺愛到近乎諂媚的方式對待年輕的詹姆斯。而他新秀賽季場均21+6+6的資料配得上外界對於自己的期待。

而他也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進行著極速的成長。

第二年資料暴漲到27+7+7,全明星首發+二陣。

第三年更是31+7+7,聯盟一陣,東部半決賽。

第四年他就帶領球隊打進了總決賽,那也是“1.0形態”詹姆斯的巔峰。

當時身邊最好的幫手是失去運動能力的大Z,但在nba打拼四年的他已經給自己穿上了一層厚厚的肌肉鎧甲,聯盟中三號位對他的單防已經沒有太多意義,要想限制他必須依靠內線巨人的協助。而他的突破、小球技術甚至是中遠投已經有了突飛猛進的提升。

於是他打出了生涯第一個“名局”,東決天王山之戰最後連得25分做掉活塞,到了總決賽才輸給了“GDP”巔峰形態的馬刺。

但那之後,由於詹姆斯對冠軍的渴求以及騎士與他續約的迫切,球隊來說大量引入新援討好他希望提前續約,可是找來的大本、奧尼爾、賈米森都已日暮西山,真正能為他分憂的依然是瓦萊喬、大等老槍。

此時的他已經是聯盟事實上的第一人、力量型前鋒的典範,身體狀態逼近巔峰、技術上也不存在明顯短板。但依舊讓對手敢於放他中遠投進行賭博,鄧肯的馬刺、加內特的凱爾特人、霍華德的魔術甚至擁有姚明的火箭都有應對他的底氣。

所以2009、10兩季雖然詹姆斯表現再次提升連莊mvp,但季後賽連續輸給凱爾特人三巨頭和魔獸率領的奧蘭多三分火槍隊,心灰意冷的他和積重難返的騎士緣分也暫時中止。

而來到熱火經過了第一年的失敗,也逼迫著勒布朗進行第一次轉型。他已經不滿足於將自己禁錮在小前鋒的位置上,韋德的謙讓、萊利的打磨特別是熱火引入巴蒂爾讓詹姆斯徹底進入“ 2.0版”的巔峰。

那時他與巴蒂爾(或米勒)搭檔鋒線,韋德、查爾莫斯(雷·阿倫)領銜後場,波什坐鎮五號位。這套空間性極佳的陣容徹底引爆了詹姆斯在進攻端的火力,同時在防守端的勒布朗扮演著“掃蕩者”的角色,身體正春秋鼎盛的他甚至可以輪轉防守鋒線三個位置,他在攻防兩端的影響力也真正達到了全能型鋒線的巔峰。

於是連續兩年,常規賽mvp+總冠軍+fmvp盡皆收入囊中。

而到了騎士二期,他又面對了那支改變聯盟歷史走勢的勇士。

騎勇大戰的四年,也是聯盟進入小球時代、魔球盛行的時期,這時的詹姆斯身體狀態雖比不上熱火時期,但對於比賽的閱讀和掌控又得到了提升。他成為了3.0版本的“大持球者”,可以在球隊的指揮官和急先鋒角色之間隨意切換。尤其在2018年季後賽,他帶領歐文離去、磨合欠佳的騎士一路殺到了總決賽,將個人英雄主義演繹到了極致。

而到了湖人搭檔濃眉之後,36歲的詹姆斯又變成了組織後衛形態,用他天生的賽場嗅覺和傳球意識將那支功能性球員偏多、自主進攻欠奉的湖人捏合成了冠軍之師。難怪他在季後賽接受採訪被問到想和十年前的自己說什麼時感慨:

“我想對那時的自己說,你還沒有觸碰到籃球的真諦。”

而事實上,從剛進聯盟的天才小前,到五年四個mvp的全能鋒線,再到掌控攻防兩端的大持球者以及如今的“組織大師”,17年的職業生涯,詹姆斯一直都是最接近聯盟“致勝密碼”的少數幾個人。

這樣的詹姆斯,真不知道哪個才算是最巔峰。

對於這三位各自影響幾代人的巨星、歷史得分榜上分居三、四、五位的傳奇,他們的巔峰期對於我們的青春來說還是太過短暫了。

4
  • 為了抗癌,男子堅持吃下為狗驅蟲的“芬苯達唑”,後來如何了?
  • 6分2板!最佳第六人被湖人用廢,不怪老詹,是你自己抱錯了大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