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體育>

AI定式篇:點三三(下)之羋氏飛刀

在上一篇文章中,講述了AI“點三三”定式中最基本的幾種變化,而在後AI時代,簡單的星位點三三定式,也演變成出了一個非常複雜難解,令許多職業棋手如今仍在研究的“羋氏飛刀”。

圖1 “羋氏飛刀”基本型

在講解“羋氏飛刀”之前,不妨先了解一下“羋氏飛刀”的歷史——“羋氏飛刀”的起名,源於棋手”羋昱廷“,圖1中白12的斷便是羋昱廷的首創,並且在後續的研究中不斷創新和改進。可謂是此定式的集大成者,於是便取“羋”字命名為“羋氏飛刀”。

圖2,白12變形

圖3

黑有A,B兩種選擇,A稍微簡單,大多都是黑將三子棄掉,B複雜,後續還有無窮變化。

圖4

黑雖為先手,但是外勢並不厚,白角過大,目前比較認為白小優

圖5

黑1尖,白2長出,至第4手,雙方都是必應的招數。但黑5的選擇非常之多,按照目前比賽的情況,A,B,D的數量都不少。其中,標記圓圈的位置,不是正著,需要考慮徵子的情況。

圖6

可以看出,在徵子有力的情況下,黑1斷之後白棋無力招架。那麼反過來,此圖中的白棋徵子不利,則不可選擇下“羋氏飛刀”(前期雙方下對角往往會出現這種情況)

圖7

圖5中A的變化較多,先看B的下法,白2立下殺棋,黑3到黑7棄子,黑獲外勢,總體來說雙方均分。由於比較簡明,此定式也頗受職業選手的喜愛。

同樣的,C的下法和B大體相同,可以想象圖7中,黑1往上面挪一格在P13的位置,只是由於外圍有白棋一子的情況下,大家普遍喜歡在黑1粘,不喜歡虎。

圖8

圖8為D的下法。這個區域性,曾出現在柯潔和羋昱廷的對局當中,相比於圖7的粘,黑1二路吃更為嚴厲。但是自己的上方也稍微薄弱。根據AI的勝率顯示,白12應走在13的位置打。此圖黑優。

D的下法目前還未尚有明確的定論,只是提供一個思路。

圖9

E位的虎屬於B和D之間的折中選擇,既照顧到上方外勢,也補足下面的斷點。不過就如蜻蜓點水,兩邊都想照顧自然就差了點意思。黑9多補一手棋,總體來說外勢更加穩固,少了先手,看棋手各自的喜好了。

圖10

黑1扳,白2虎是好手,防止黑N18的位置跳出。34和56的順序是可以交換的。先走哪邊都可以。這時黑常見的有A虎和B飛罩兩種下法。

圖11

接圖10中剛才所說的,若白虎的位置粘,黑8跳出白棋陷入兩難。

圖12

黑1虎,白2至黑7都是為了延氣。黑9是借應,先佔便宜,如果是後面走的話,白10不一定會選擇立下了。至白14,右下角存在著打劫的隱患。看似黑棋吃的很大,但是外勢緊氣,白可走在Q12的位置封鎖黑棋。綜上,雙方均勢。

圖13

存在打劫隱患,黑也可直接T14淨殺

圖14

黑除了二路夾,還可簡單長出,角部的問題依舊存在。

圖15 13=Q18

圖12黑3扳時,白也有立的下法,至第18手黑白角部雙活,19斷之後至23,雙方各得一邊。兩分局面。

圖16

黑1飛罩,白2斷是常見的下法,除此之外也有A,B,C另外的下法,但另幾種下法目前仍然變化多端未有定論。暫不探討。

圖17 10,20=S18 12=T18 15=O19

圖18

最終結果,右下角黑少一氣被殺,但12345這五個點都為黑棋的先手,白取地,黑取勢,很難說如此複雜的定式到現在孰優孰劣。便是均勢。此定式一出,便成為了職業選手們“點三三”之後的選擇之一。

洋洋灑灑50多步已經出去了,才剛剛把定式下完,不可不謂是窮奇變化,百轉千回。要我說,我們也就看個熱鬧,學習參觀一下就行了,真碰上了,我建議,長一個就完事了。

圖19

END

5
最新評論
  • 為了抗癌,男子堅持吃下為狗驅蟲的“芬苯達唑”,後來如何了?
  • 三球錫安領銜美國新銳,加拿大隊欲集體搶戲,但選了又不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