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體育>

李小龍出生於1940年,他在1958年赴美之後才真正見識到什麼是現代格鬥。這才開始科學化的全面訓練。他在美國接觸到的現代格鬥術包括半接觸空手道,拳擊,日本柔道摔跤韓國,跆拳道以及法國薩瓦特。

他算得上是60年代,北美地區最早提出使用綜合訓練方式以及全接觸格鬥思維的武術家。他的實戰能力在北美60年代同體重站立格鬥界中算得上是頂尖水平。

但在這裡要向大家科普一下,李小龍並不是最早提出了全接觸格鬥概念的人。

早在1912年當現代拳擊引入泰國之後,泰國的武術家便開始將傳統的纏麻繩泰拳比賽,改為戴上拳擊手套的泰拳比賽。在b站上見到過1946年的全接觸泰拳比賽,那個時候就已經有了相對完善的訓練方式和比賽規則,那一年李小龍才6歲。

在日本,著名空手道大師大山倍達先生於上世紀50年代初期便已經提出了全接觸格鬥的概念,並且創立出以實戰為目的的極真流空手道。

上世紀60年代,日本空手道和泰拳有過幾次全接觸規則的切磋。見識到泰拳的威力之後日本的一些武術家針對空手道的不足進行了改革,一個叫野口修的武術家,在60年代初期,將拳擊的部分動作融入到了空手道中,並在1966年正式的將這種新進格鬥術起名為踢拳Kick boxing!

泰拳與日本踢拳,均是在60年代便已經形成正式格鬥規則以及科學訓練方式的格鬥術,李小龍則是在1967年長崎空手道大賽上與自己的弟子進行全接觸的格鬥演武,請注意,那僅僅是演武而不是正式比賽。因此在格鬥理念上李小龍在那個年代算得上是第一梯隊的,但是他的能力若是與同時期頂尖的泰拳拳手或者是日本踢拳拳手來比的話,只怕還是有一定差距,因為他嚴重的缺乏經驗。

決定一個武術家實戰能力的是他日常的訓練以及實戰的經驗,李小龍的日常訓練,基本上已經達到了職業選手的水平,他的格鬥思維也沒什麼問題,他與同時期頂尖的泰國和日本高手的差距就是在於經驗,可能有人說李小龍和很多武術家有過切磋,所以他不可能會弱於日泰兩國的高手,可問題是與他有切磋的通通都是半接觸格鬥的武術家,同時期日泰兩國的全接觸職業選手若是去北美與半接觸,武術家進行較量的話,那麼毫無疑問這些半接觸武術家會被打的很慘。

除此之外,李小龍另一個嚴重缺陷就是他從未和另一個具有全接觸格鬥功底的人進行過對打訓練。雖然說在1967年李小龍在長崎大會上的演武,已經有了全接觸對練的模式,但是根據現存的一部分訓練影片來看,李小龍的訓練方式仍舊是讓他的弟子拿上護墊讓他進行招式的輸出訓練,這種訓練方式嚴格來講,並不能算是全接觸格鬥的訓練,因為全接觸格鬥訓練的一個精髓就是訓練雙方必須要同時進行攻守訓練。

也就是說兩人必須要同時對著打,李小龍這種方式訓練不出真正意義上的全接觸選手,所以李小龍的實戰能力與同時期日泰兩國的職業選手相比,大致上是在普通水平。或許他若是戰術運用得當的話,那麼能夠打敗水平較低的職業選手,但是遇到了頂尖的職業選手,那還是沒得打,他的實戰能力,哪怕是在同時期同體重的這個前提下,都沒有辦法做到最強。

所以我們較為保守的估算李小龍的實戰能力的話,那麼他應該算得上是同時期全接觸格鬥界中的中等水平。與同時期泰國日本兩國的頂級全接觸格鬥拳手相比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6
最新評論
  • 為了抗癌,男子堅持吃下為狗驅蟲的“芬苯達唑”,後來如何了?
  • 西媒:拉波爾塔堅信自己可以說服梅西續約 有望攜手再創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