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天,德約科維奇的男單NO.1排名週數達到311周,正式超越費德勒成為NO.1週數排名的第一人。
此前接受採訪時,德約科維奇就將大滿貫個數與NO.1週數雙雙升至歷史第一視為生涯兩大目標。而在澳網折桂後,德約已經將個人大滿貫的冠軍數量提升至18個,距離費德勒與納達爾僅有兩個的差距。
在男子網壇的GOAT(Greatest Of All Time歷史最佳)之爭中,相比“休假”已久的費德勒和“紅土之王”納達爾,硬地草地通吃的德約科維奇大有後來居上的趨勢。
從絕代雙驕到三足鼎立
在這場歷史最佳的競逐中,墨爾本公園無疑是德約科維奇的福地——本屆澳網,縱使面對的是跨年豪取20連勝的梅德韋傑夫,塞爾維亞人還是直落三盤,以一場完勝鎖定了該項賽事的第9座錦標。
沒錯,9座澳網冠軍佔到了德約個人大滿貫冠軍數的半壁江山,他也成為繼納達爾(13座法網冠軍)之後,第二位能夠在單項大滿貫賽事中奪下9冠的球員。此外,與本屆澳網的女單冠軍大坂直美一樣,德約科維奇也保持著“澳網打進半決賽即奪冠”的紀錄,其9次決賽勝率為100%,無愧於“墨爾本之王”的稱號。
在澳網之外,德約科維奇表現最出色的大滿貫賽事就是溫網,塞爾維亞人曾在這裡5次捧杯,在現役選手中僅次於8次捧杯的費德勒。美網德約科維奇曾3次捧杯,此外還有5次亞軍的表現。至於法網,由於有著“紅土之王”納達爾的存在,德約科維奇只在2016年獲得一次冠軍,此外還有4次亞軍的戰績。
18座大滿貫冠軍,讓德約科維奇距離榜首的費德勒、納達爾僅有兩個的差距。回顧塞爾維亞人的這段冠軍史,也是一段他向費納不斷追趕、逐漸迫近的過程。
2008年德約科維奇澳網拿下首冠時,費德勒職業生涯已經斬獲了12個大滿貫冠軍,納達爾也已經有3個大滿貫入賬。隨後的兩年,德約科維奇在經歷了兩年的無冠之後迎來職業生涯首個爆發,他先是2011年單賽季連奪三個大滿貫冠軍,又在2015年複製了單賽季三冠的戰績,其生涯大滿貫冠軍數也來到了10個。同期,費德勒冠軍數是16個,納達爾則是14個,塞爾維亞人和兩人的差距已經縮小。
德約科維奇此後沒有停下前進的腳步,2016年澳網奪下的大滿貫第11冠,讓他追平了瑞典名將比約博格,升至大滿貫冠軍數歷史第五位;
2018年奪得個人美網第三冠後,則是以14個大滿貫冠軍數追平了美國傳奇桑普拉斯;
2019年澳網第七次捧杯,塞爾維亞人的大滿貫冠軍數來到15個,男子網球大滿貫冠軍數歷史前三的位置也正式進入到“三巨頭”時代,被費德勒、納達爾和德約科維奇佔據。
在2020年第八次獲得澳網冠軍後,德約科維奇累計到17冠。然而,疫情的爆發讓塞爾維亞人的好狀態未能延續——溫網直接取消,讓他失去了累積大滿貫冠軍數量的機會。
美網的意外被判罰直接告負,更是讓他有苦叫不出;而在納達爾的“後花園”法網,他在半決賽被西西帕斯消耗了太多的經歷,無力在決賽中對納達爾施壓。
好在回到自己的澳網“後花園”,德約科維奇又恢復了“墨爾本之王”的本色。而原本屬於費德勒和納達爾的網壇雙驕之爭,也隨著德約的奮力追趕,讓競爭格局變為了三足鼎立之勢。
在GOAT之爭中後來居上
雖然德約科維奇在“三巨頭”中一直扮演著追趕著的角色,但其後勁十足的表現,很可能讓他成為笑到最後的人。
要知道,費德勒今年即將年滿40歲,這在競技體育中已經是絕對的高齡。儘管瑞士天王目前正在積極備戰,並即將在3月初的多哈賽迴歸,但遠離賽場已一年有餘的他,在大滿貫上還有多少競爭力?
回顧費德勒生涯的20個大滿貫冠軍,主要都是在30歲之前獲得,而30歲之後僅有4個冠軍入賬。至於瑞士天王的最近一次奪冠,還要追溯到2018年的澳網,至今已有三年之久。
相比之下,納達爾則是一個偏科嚴重的天王選手,其在法網斬獲了13個冠軍,其餘大滿貫只拿下7個冠軍,但正是紅土賽場的強勢,使其追上了費德勒。
未來幾年內,納達爾會將重心放在最拿手的法網上,對於其餘大滿貫恐怕就是隨緣了。畢竟,在硬地和草地場上,西班牙人面對年輕人的諸多挑戰不會有太大的優勢,力保法網登頂,才是他未來幾年的計劃。
相比之下,在硬地和草地賽場,德約科維奇均保持了超強的表現。特別是澳網拿下的第9冠,讓德約科維奇在硬地型別的大滿貫賽事中已經拿下12冠,就此超越費德勒11冠紀錄,成為公開賽時代的“硬地之王”。再加上一年裡有澳網和美網兩項硬地大滿貫賽事,因此在“三巨頭”中擁有年齡優勢的德約科維奇大有機會。
另外,德約科維奇在同費納的對陣資料上也佔據上風——目前,德約科維奇在與費德勒的50次交鋒中以27勝23負領先,在與納達爾的55次交手裡也以29勝27負保持微弱優勢。
至於看起來能夠對巨頭們形成阻擊之勢的“四小天王”,蒂姆今年的狀態明顯不濟,小茲維列夫依然容易崩盤,西西帕斯至今尚未打進大滿貫決賽,被寄予厚望的梅德韋傑夫面對德約科維奇時大失水準,他們與巨頭之間的那條鴻溝,似乎並未大幅拉近。
處在競爭對手老去和後輩尚未完全接班的空檔期,德約科維奇現在看上去確實是GOAT最具實力的競爭者。
不只是場上的最佳
除了在球場上斬獲冠軍,成為那個歷史最佳外,德約科維奇在場下也要盡顯世界第一的風采。
還是說回到今年澳網,九度捧杯的德約科維奇拿到了213萬美元的冠軍獎金,但這一數字比2020年他奪冠時大幅度縮水——少了約100萬美元。 原來,德約把原本可以得到的100萬美元,分配給了在本屆澳網預選賽以及較早輪次被淘汰的低排名球員。
據澳網組委會主席克雷格-蒂利透露,本屆澳網大幅度削減四強及以上選手獎金,提高了前四輪出局球員獎金,這個方案得到了德約科維奇等頂級球員的支援。
換句話說,德約科維奇的行為並不算是在奪冠後捐出獎金,而是在開賽前已經做了大量的幕後工作。
在總獎金和去年基本持平的情況下,今年澳網就算是資格賽第一輪出局,也能得到19322美元的獎金,比去年多了近4000美元。
而在正賽第一輪出局的獎金則達到76800美元,比去年增加約11%;第二輪出局的獎金有115200美元,比去年增加約17%;第三輪獎金165200美元,增加約19%。
應該說,一直到打進八強之前,今年的澳網獎金比去年都有提升——八強獎金與去年持平;從四強開始,獎金就開始比往年下跌,而跌得最多的就是最後的冠軍獎金,下降了33%之多。
在“三巨頭”之中,德約科維奇總是致力於幫助低排名低收入的球員,相比費德勒和納達爾,塞爾維亞人在這項善舉上一直走在前列。
事實上,自疫情導致眾多網球賽事停擺,網球選手收入大幅度下降之後,給予非頂尖選手更多保護就成為了網壇的共識。而作為世界排名第一的男子選手,德約科維奇就是這一觀念的倡導者。
早在去年4月,當時還是ATP球員工會主席的德約科維奇就發出倡議,呼籲ATP前100名的球員向低排名球員按排名高低進行捐款,比如世界前五每人捐款30000美元。
而在去年8月,德約科維奇又同部分球員建立了獨立於ATP之外的新球員工會,稱要為球員群體爭取更多利益。儘管“另立山頭”的舉動引發了一場網壇地震,但可以看出,塞爾維亞人對比賽之外的事務有更多的發聲慾望。
網球之外,德約科維奇也做了不少慈善活動。比如去年3月,他就透過自己的基金捐款100萬歐元用於購買醫療物資幫助祖國塞爾維亞抗疫。
今年2月,德約科維奇的基金會把從社會籌到的10萬歐元善款、外加德約科維奇夫婦自己的10萬歐元一併捐出,幫助塞爾維亞鄉村地區修建幼兒園。
看起來,除了成績直追費德勒和納達爾外,德約科維奇在場下也頗有要當起 “帶頭大哥”的意思,志在成為網球歷史影響力第一人。
至於費納德誰才是GOAT的問題,儘管各界對於GOAT的界定有著不同的看法,
不同陣營的球迷甚至專家對於三人的歷史排位都有不同的看法。
或許,只有等到三巨頭全部退役之後,歷史最佳的歸屬才能蓋棺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