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NBA停擺,球迷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印象,和罷工不同的是罷工是勞方因不滿而不幹活,停擺則主要是由於資方抵制工人的要求產生的的,NBA歷史上一共有5次停擺,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下這五次停擺。
三方博弈、 聯賽停擺
第一次停擺:1964年
NBA歷史上第一次停擺發生在1964年,距離NBA開始(1947年)17年時間,當時的工會地位還沒有被完全認可,導致球員的利益得不到保護,工會主席梅印索恩組織球員以罷工的形式向NBA聯盟施壓。當球員臨時退出全明星比賽,時任Quattroporte肯尼迪答應賽後開啟談判才使得比賽繼續,本次罷工最大的收穫就是NBA聯盟承認了工會的地位。
第二次停擺:1976年
本次停擺的主要誘因在於當時NBA與美國籃球協會(ABA)合併,在合併後的規則中明確要求未畢業的大學生不能參加聯賽,規則出臺後很多大學生棄學參加聯賽,但是被NBA否認具有參賽資格。在追求民主的道路上,工會聯盟感覺這是嚴重歧視行為,在組織員工示威遊行的同時,工會還將聯盟告上了法庭。後經過最終的勞資談判,最終聯盟同意了家庭條件不好的球員可以提早進入NBA。
第三次停擺:1994年
1994年,資方引入硬性工資帽,並且開啟對新秀的合同限制,為了避免賽季比賽受影響,當時雙方都妥協了,但是賽季結束後,資方宣佈封館停擺,經過一番脣槍舌戰,最終還是雙方各退一步,資方拿掉硬性工資帽,球員接受合同限制。
第四次停擺:1998年
新一輪的勞資談判導致了這次停擺,資方要求在工資帽體系和球員薪酬上增加限制,遭到球員的堅決抵制。雙方談判失敗後聯賽開始停擺,停擺期長達7個月(1998.7.1~1999.120),導致本賽季比賽只打了50場比賽。
第五次停擺:2011年
這是最近的一次停擺,舊勞資協議到期,新勞資協議談判從沒有一帆風順過。直到2011年11月,經過15小時的談判,終於才達成共識。這也導致了當賽季比賽只打了66場。其實早在2009年金融危機過後,大衛斯特恩就表示將會在兩年後對勞資條款進行調整。
停擺博弈,資本家勝利
在歷次的停擺中一直都是三個角色在博弈:老闆(資方)、工會(球員)、聯盟
資方:資本家的典型代表,全部中心都在利益上,在賺不到錢或者利潤薄弱的情況下,就想著減少虧損或減少支出,第一刀肯定是砍球員工資,所以每次的停擺都是利益衝突驅使,這才有一次次的勞資談判。
工會:代表球員的利益,在球員的眼裡,工資是最根本的利益,是不可動的乳酪。勞資談判就是錯穿老闆謊言,為自身爭取利益,但是往往都是在勢弱的一方。
聯盟:和只有利益的資本家一樣,首先考慮的也是利益,但是它的存在還起到平衡作用。老闆們的利益被損壞時,它要考慮的面面俱到;球員的利益被損害時,他們要擔心衝突帶來的損害。但是終究我們發現,聯盟站在了老闆們的身後。除非重大事件發生,否則就一直為老闆的利益保駕護航。
通過歷次停擺最終的結果來看,最終勝利的都是資本家,儘管有妥協,那也是在其承受力之內的,也可以說是提前為自己設計好的。我們不難發現,雖然每次停擺資本家的目標沒有全部達到,但是總有一部分球員的利益在被割裂出去,資本家都得到了一些利益。最明顯是1994年停擺,雖然硬性工資帽政策沒有被實施,但是球員工資的限制條款實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