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下NBA節奏迅猛的三分盛世,大體型中鋒藍領功能化是大勢所趨。
建隊搭配陣容之初往往也會優先考量其空間屬性如何,莫非是無一手三分射術傍身就難以立足聯盟了嗎?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此役瓦蘭丘納斯於奇才禁區翻江倒海——油漆區19投12中輪番打爆小洛佩茲+瓦格納,獻上一場29分20籃板(9前場籃板一人挑全隊)4封蓋的統治級表現予以迴應。
錯位強攻予取予求,假掩護直殺籃下輕車熟路,腦後摘瓜羞辱性補籃得手,再加上防守端隻手遮天充作堅實屏障大擺火鍋宴,單憑瓦蘭一人便將奇才攪得叫苦不迭。
事實證明不管在任何時代,只要大中鋒能夠懲戒內線鑿穿對位,制霸前場籃板,那麼長人的天然優勢便無從割棄。
任何時候傳統中鋒都會是聯盟強隊的保留曲目。
眼下內線一眾長人如戈貝爾,卡佩拉同樣缺乏投射能力,但靠著擋拆順下吃餅+撐起禁飛區依舊可收穫千萬級合同拱手相送。
“拖空間不拖累進攻”是中鋒及格線,若有一手自主進攻加持更是得吃得喝。
——瓦蘭丘納斯作為聯盟前十的低位背身攻擊手,場均4.1次每回合可以得到0.96分,單論效率也超過了東區全明星武切維奇及小薩博尼斯。
——聯盟第五的前場籃板手,體型足,手活兒夠細膩柔和,靠著二次進攻兜底場均可以砍下4.5分,僅次於開拓者坎特;
美中不足的是,本賽季他作擋拆掩護人方面的影響力略有下滑。
——在掩護後外彈,以三分球懲戒包夾或蹲坑的新技能點未能得以進一步開發延伸的同時(瓦蘭三分線外場均出手1.1次僅能維持33.3%的命中率,照上賽季產效雙降),移速過慢的老大難問題無從迴避,造錯位及順下時機把控也不如直接空切來得簡單粗暴。
但在灰熊整體便秘空間環境下,他的陣地戰進攻威脅已經是孟菲斯取勝不可缺少的保障因素,更不必談他肩負內線卡位,護框,頂防,髒活累活一肩挑且毫無怨言的擔當彌足珍貴。
誠然,灰熊是一支下定決心順應時代打法的青年新軍,瓦蘭與其未來藍圖下整體風格並不相吻合,主帥詹金斯曾一度倚重雙塔(禁區殺器+高炮臺的組合)也不過是作過渡銜接而已。
待到雙子星羽翼漸豐,瓦蘭遞減合同(本賽季1500萬,明年1388萬)可操作性的優勢便凸顯出來,灰熊藉此充盈側翼的後續計劃可隨時展開。
然而本賽季灰熊隊一度打打停停,全隊上下無一人得分超過20+,硬是在競爭慘烈的西部季後賽末段佔得一席(17勝16負暫居第九),內線另一核心JJJ半月板撕裂一場未打,正是靠著白熊撐起禁區。
之前最擔心的是灰熊因過於冒進,高歌猛進將傳統風格遺忘的同時,連當年磨礪之城安身立命的“Grit&Grand”精神意志也一併淡忘。
可如今來看他們似乎已經找到了傳承的紐帶,孟菲斯鐵血軍團“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瓦蘭丘納斯當之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