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年之後
當詹姆斯·哈登八年來首次以客隊身份造訪休斯頓火箭主場豐田中心時,一切都變得熟悉又陌生。
“我對這座城市充滿愛和感激,現在仍在為這座城市付出,希望這種愛能得到回報。我以為我的餘生都會在休斯頓,但這之後,很多事情發生了。這並不能改變我對這個城市的感覺,只是一切沒能像我計劃的那樣順利,我們沒能奪得總冠軍。”
20-21賽季,兩個截然不同的哈登就那麼真實地呈現在了你的面前。
一個穿著紅色戰袍,醉心於組織進攻。他的場均助攻數僅次於16-17賽季,場均出手數卻只高於13-14賽季。
可以說,那時的哈登上場的首要職責是為了完成球隊和教練的要求,而並非勝利。像有異物堵在胸口般,說不出的難受。更直觀的感覺是,憨如哈登,也不再愛笑了;
一個穿著黑色戰袍,不斷根據球隊的需要調整自身打法。他成為了史上首位在新球隊首秀遍砍下30+三雙的球員,也成為了籃網隊史首位連續兩場砍下25+10+10的球員……
也許對大鬍子自身而言更重要的是,他憨憨般的笑容又回來了。
《你好,李煥英》中有這樣一句話:人生就是不斷地放下。如果註定要分別一段時日,看到你快樂,我才能放下。
2、記錄
2019年1月24日,紐約麥迪遜花園廣場。在這個夜晚,哈登率領火箭以114:110艱難戰勝尼克斯。
全場比賽,哈登38投17中砍下61分15籃板4助攻5搶斷。61分不僅是哈登職業生涯的新高,也追平了麥迪遜花園廣場客隊球員砍下的最高得分。
可以說,哈登撐起了火箭的18-19賽季,他完成了太多不可思議的成就。

史上首位單賽季面對其他29支隊伍,均砍下30+;
首位出場不足30分鐘,砍下40+三雙;
連續32場30+得分記錄,僅此張伯倫,歷史第二;
首位單賽季三分出手數破千;
歷史第六位單賽季場均得分超過35分;
單月砍下600+100+100;
五場比賽共計拿下261分……
我有幸能見到如此“瘋狂”的進攻表演。在所謂“抗勇”的最後一年,沒能走到最後確實是最大的遺憾。
3、大殺四方
2018年12月28日,哈登單核率隊末節獨砍16分擊潰以歐文為核心的凱爾特人。也正是在這場比賽之後,哈登開啟了他的一月份場均43.6分的得分表演。
賽後採訪時,哈登說:“很多人不喜歡我,但這並不會阻止我每天晚上做我自己,大殺四方。”
做我自己,大殺四方。
那時沒有人會做出如果哈登離開,這支火箭會如何如何的設想。腦中想的只有,哈登會將這樣不被看好的火箭帶到怎樣的高度。
那是一段困難的歲月,也是一段讓人僅看到賽後技術統計就驚呼的歲月。
4、Promise I wont
2017年,受“哈維”颶風影響,休斯頓爆發了極為嚴重的洪災,滿目瘡痍。
遠離場外花邊,化身“巴哈馬縴夫”,哈登逐漸成為了球迷心目中領袖的樣子。
有人在推特上寫道:永遠永遠永遠永遠永遠不要離開休斯頓。
很快就得到了哈登的回覆:Promise I wont.(我承諾我不會#一生火箭)
後來的故事我們都知道了,火箭以勢如破竹的姿態拿下常規賽最佳戰績,他們就差一點,邁進總決賽的舞臺。

5、我準備好了
2017年5月1日,詹姆斯·哈登於《球星看臺》的自述節選。
“五年前,我剛來到休斯頓的時候還很年輕,那時候我真的不知道該怎樣迎合教練的全部需求。但今年不一樣了,我更加成熟,火箭也成為了我職業生涯中羈絆最深的球隊。
我們始終相信團隊的力量遠遠大於個人,我們在球場內外都在建立著默契,我們各司其職,並願意去做出犧牲。
我真心希望和隊友們一起走下去,和這座城市緊密相連,休斯頓從第一天開始就無條件愛我,我深受感動,我也在不斷成長。
剛來到休斯頓的時候,我腦海中有一張清單,列著所有想達成的個人成就,但現在不一樣了。
我只想考慮:如何幫助球隊贏球。
作為一名領袖,為贏球提供必要條件是我的責任。
其他東西呢?都是多餘的,我必須用表現說話。
休斯頓,你們準備好了嗎?
我知道你們準備好了,我也是。”
6、若只如初見
2012年10月31日,火箭客場對陣掘金。新加盟的詹姆斯·哈登25投14中砍下37分12助攻6籃板。
2012年11月2日,火箭客場對陣老鷹,哈登19投14中砍下45分7籃板2助攻。
那時候,在後姚麥時代的我們意識到,三年樂透冠軍的火箭終於找到了他們的未來基石。
那時候,如果你向我描述起八年後會發生的這麼多曲折遺憾的故事,源自內心最真實的想法是:我可能並不會如此堅定地陪著他走下去。
這是時間的魅力,以倒放的形式慢慢呈現,卻發現早已與熱愛的一切融為一體。
人生若只如初見。人生若只如初見……
有人說,老鹿你這篇文章對哈登的描寫並不客觀。對不起,分手之後,我只能想起對方的好。
曾經車馬郵件都慢的年代,面對曾經的摯愛,你可能需要若干年去釋懷。在如今這個飛速變幻的時代,釋懷週期可能已經被縮短至若干天。
我真心希望哈登能捧得那該死的總冠軍,也希望哈登和火箭可以再見不負遇見。
最後啊,願我們各自努力,在山頂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