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體育>

1.怎麼也沒想到他走

3月6日在網上看到遲尚斌離世的訊息,簡直以為是誤傳,名人被誤傳去世的發生過幾次,多希望再有一次!但這一次是真的。

想起三年多前到福建參加活動,是足協元老韓重德組織的。年近古稀的他輔導青少年還能跑起來,後來觀看一個少數民族的舞蹈,對方要求足球宿將也上臺跳,遲尚斌作為代表上去隨著舞步跳得像模像樣,而且步伐輕盈,我對同來的中國體育報記者說,我和遲尚斌年齡相仿,我比他的身體差遠了。遲尚斌不僅身體矯健,而且長得像箇中年人,他要上公共汽車不會有人認為他是老頭也不會有人給他讓座,他確實是七十歲的年齡六十歲的外貌。

但遲尚斌還是匆忙走了……

(1981年中國足球隊,後排左3是遲尚斌)

四十年前,我和很多球迷都是他的粉絲,他是一代球迷的偶像。代表中國參加過那麼多次大賽,當了5年國家隊隊長,這資歷幾十年來也沒有幾個。他是國家隊身體素質最好的一個,和紐西蘭隊爭奪世界盃出線權,對方身體的優勢讓中國隊很吃虧,但遲尚斌用他硬朗的身軀和對方硬撞一點不吃虧。他曾經是前鋒,後來因防守需要該踢中後衛,這樣的調整幅度在國家隊也絕無僅有。還記得和紐西蘭決戰前,他發出誓言,哪怕這場球導致殘廢也要死拼。可惜中國隊以1比2失利,那是距離世界盃最近的一次,也是中國足球、球員和球迷揮之不去的痛。

第一次和遲尚斌面對面是在足壇泰斗年維泗家,我進去時遲尚斌已經坐在沙發上,他仍然像個學生畢恭畢敬地對待自己的恩師。那一代球員和教練既有尊師愛徒也有師道尊嚴,哪裡像後來有說自己的教練“惡有惡報”的,簡直毫無教養。年維泗確實是那一批球員的伯樂,文革後期一批老運動員退役青黃不接,年維泗到各地打聽有潛力的球員,他親自下隊觀察,那一代最優秀的球員容志行、李宙哲、遲尚斌都是從地方挑選的,以至文革結束中國足球在亞洲依然是一流水平。遲尚斌經常到北京不忘拜訪恩師也是那一代運動員的傳統。

再一次面對面遲尚斌是1996年在大連,我受體壇週報總編瞿優遠之託去採訪遲尚斌,因為如果贏了廣州太陽神大連萬達就可以奪冠,遲尚斌無疑是個新聞人物。到了大連更知道遲尚斌的熱度,足球城大街小巷都在熱議冠軍爭奪戰和遲尚斌。我知道他很忙,採訪他的記者已經排上了隊,我沒有把握能否單獨採訪成。賽前找到了遲尚斌,他說如果贏了你就上我們的車一起去棒棰島我跟你單獨談,如果輸了下一場再說。

那場比賽大連隊獲勝,大連城陷入歡樂的海洋,大連無疑是中國最愛足球的城市。遲尚斌帶球員向觀眾致意後上了大巴,也帶著我去棒棰島吃了剛剛撈上來的海鮮,感覺大連足球運動員享受著市領導一樣的待遇。

吃完海鮮,遲尚斌和我回憶起他從一名球員成為職業聯賽冠軍隊主教練的坎坷路程。(待續)

95年7月5日,正是抱著這種樸實情感的他,匆匆地告別了經奮鬥已立住了腳的日本。他知道當時正是大連隊最困難的時刻,他是來接受命運的挑戰的。到了今天他可以說,他的選擇沒有錯誤。國腳生涯做為登上冠軍王座的人物,他成了新聞的焦點,也登上了載滿榮譽的高峰,但遲尚斌依然是那個默默耕耘、決不張狂的遲尚斌,

2.在國家隊從最小踢到最老

大連奪冠也是他執教生涯最美好的開端,在棒棰島和他一起吃完海鮮,他的興奮勁兒還沒過去,我想這也正是他酒後吐真言的時刻。他在我的提問下拉開話匣子:“我的今天和過去都很普通。都以為我當過國家隊隊長是很風光的,其實貫穿我一生主線的恰恰是坎坷。我少年時代就插隊,青年時飽嘗了被世界盃拋棄的痛苦,當教練108天便下臺,去日本又從打工仔重新幹起。並不順暢的經歷使我明白了許多。只是在這一刻,才真正得到了生活的饋贈,才感到為家鄉做了點實事。”

很多成功者的記憶都首先從家鄉、從童年開始的……

遲尚斌是共和國同齡人,也許是家在人民體育場旁耳濡目染的結果,從小便喜歡上了足球。同那一代人一樣,他們的童年是拮据的。遲尚斌的父親是普通工人,母親是家庭婦女,他又有三個弟弟、妹妹,全靠父親幾十元的工資維持生活,他們供不起小尚斌的球鞋錢,為總買鞋還捱過父親的罵,父親只希望他做個有技術的工人。但父親漸漸感到,兒子既然迷戀這東西,也別太壓制他了,在一個春節花了5塊多買了雙球鞋,那真是一毛二毛地積攢起來的,那時一個月連5塊錢也敷餘不出來。小尚斌拿到鞋流淚了,他知道家裡的難處,他那天是把球鞋放在枕邊睡著的。

遲尚斌是在困難年代長起來的,他同很多孩子一樣飽嘗了飢餓,在夢中都想到過吃上一塊香噴噴的肉,他又瘦又小,當他去考業餘體校時,老師沒有接受他。倔強的遲尚斌沒有灰心,他練習得更苦了,後來總算進了體校。

遲尚斌帶大連隊奪冠是奔50歲去的人了,但依然一表人才,顯出中年男人特有的成熟和英武氣,他30多歲時正是電影演員達式常走紅,很多人都把他誤以為是達式常,有一次在上海還被人圍住過。有位球迷說:“他是國家足球隊隊長遲尚斌,名氣一點兒不比達式常小。”遲尚斌確實與文藝有過緣份,由於他踢球所帶來的靈活與彈跳,曾被瀋陽軍區文工團看上過,希望他當舞蹈演員,他卻說:“我不喜歡,我要踢球。”家長和老師都說:“傻孩子,去了馬上穿軍裝,還掙工資,多少人做夢都想去。”遲尚斌搖搖頭,說了句:“要是瀋陽軍區足球隊多好啊!”

遲尚斌到十五六歲發育起來了,球技在大連也出類拔萃,他進了大連少年隊。17歲那年,國家少年隊來大連挑隊員,幾位教練同時相中了遲尚斌。大連的教練都替他高興,正在他等待赴京的通知時,文化大革命爆發了,球隊解散,他去莊河縣當了"老插"。所有的小球員都覺得踢球沒指望了,唯有遲尚斌帶上足球,幹完農活後在曬場、田頭不時地練習,他覺得他不會一輩子當農民,總有一天他還會去踢球。

插了兩年隊,遼寧省重建足球隊,遲尚斌成了遼寧隊的首選人材。當他把進遼寧隊當作目標時,一個偶然的機會讓他來了個"三級跳"。那是國家隊剛恢復訓練來瀋陽與遼寧青年隊打練習比賽,那場球遼寧青年隊輸得很慘,但他那大範圍的奔跑和射門的力量與對抗能力,引起趕來選材的年維泗的注意,從而使他成為罕見的從地方青年隊直接進國家隊的球員。進國家隊時他還是小字輩的,經他的刻苦訓練和年指導的點撥,他馬上又成為絕對主力。

很多中年人還記得70代冒出來的遲尚斌,他虎背熊腰,壯而靈活,他像個"跑不死"的發動機,他善於搶斷,射門力量前鋒與後衛的球員,他穿國家隊球衣達13年之久,他從最小打到最老,他在國內國際比賽中射進了212個球。人們還記得他兩度射進烏拉圭亞軍隊球門的精湛腳法,記得他在與西德青年隊比賽時,對方用身體優勢衝撞得中國球員難以發揮,唯獨遲尚斌用他結實的身軀與他們碰撞,當時的行家評論:遲尚斌是唯一身體可以同歐洲球員抗衡的……

遲尚斌國腳生涯是令人稱道的,但在33歲高齡的一場重要比賽中,卻給他心靈留下了終身難以平復的巨大創傷,當最後一仗輸給紐西蘭時,辛酸的淚水一串串地從面頰滾到球衣。他本是個剛強而不好衝動的人,此時竟控制不住地抽泣著,就像一個換了頓打受盡了欺負的孩子。

3.初當教練108天下課

他直到34歲才退役,為了和妻子在一起,也為了每月比地方高的52元工資,他到了北京部隊隊當教練。當時北部屬於在甲級隊中瀕臨降級的隊,球隊本想讓他扭轉乾坤,他率隊在1985年聯賽的最後一輪,以5∶0勝了已經降級、無心戀戰的南京部隊隊。他們實際上已領先積分相等的山東隊8個球,除非再出個沙烏地阿拉伯式的球隊,保級已成定局。遲尚斌4年前剛讓沙特人涮得心有餘悸,他不安地從蚌埠賽場趕到南京五臺山體育場,進門一看5∶5,他頓時如同捱了一記悶棍,臉色發青,差點冒冷汗,由於山東隊都是頭球、角球進的,按當時的規則實際上等於進了10個球,他的球隊降為乙級隊,他以這種哭笑不得的方式下臺,屈指一算,他"執政"總共108天。(待續)

6
  • 為了抗癌,男子堅持吃下為狗驅蟲的“芬苯達唑”,後來如何了?
  • 孫悅即將退役!“08一代”僅剩易建聯 何時才有人接過他的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