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體育>

 近日,據《轉會市場》中國區管理員朱藝稱:他釋出了一則可以幫助參加過中國職業聯賽的球員,免費製作德轉網頁面的資訊:

“本來我想的,可能會收到幾十個,然後每天帶著做一點,但是我沒想到的是,一天我就收到了大概300個簡歷,然後後面幾天陸續又有,現在我一天只能做十幾個,還有很多沒做到。”

朱藝稱:“我收到的球員,包括是自由身的球員,大概佔有6成,很多球隊都是新聞報道中出現一些問題的,可能會即將解散的。另外,目前取消了預備隊的聯賽,改成了有年齡限制的U21聯賽,這樣的話,很多之前在預備隊聯賽效力的21歲到25歲的球員就失業了,他希望尋找到能踢上球的俱樂部”。

從朱藝的介紹中,我們似乎是十餘年來第一次看到,以前幾乎未聽說過上崗難的中國球員,也開始為找工作而發愁了——從最初的年薪降了一半,到剛剛奪冠的蘇寧隊都將解散了,很多球員被欠薪,再到不少球員找工作難……顯然,中國足球的又一個寒冬來到了。

一方面,有球迷擔心,這麼低的工資水平,以後還有孩子願意踢球嗎?另一方面,卻是大多數球迷對中國球員“你也有今天”的嘲諷:別以為泡沫化的中國足球會一直持續下去,現在,你們也開始為工作和薪水發愁,這就對了!這才是真正和真實的中國足球市場之現狀。

確實,以目前中國球員的水平、能力和成績,他們此前的薪酬平均水平,竟是日本聯賽的近6倍,是韓國聯賽的近12倍,達到了歐洲五大聯賽的平均薪酬水平——很顯然,這是一種嚴重倒掛的現象,完全不符合真正的市場規律。

有人解釋說:這是因為中國人口多、市場大,所以中國球員比日韓球員薪酬高正常——事實上,我們的足球市場真的大嗎?能跟歐洲足球市場比嗎?

可我們的球員之水平、能力與成績,與歐洲球員差之千里,何以能達人家的薪酬水平呢?——其實,中國球員虛高的薪酬,更多是跟近年來“金元足球”的非市場化、不正常競爭有關!

那麼,現在經濟環境變了,像恆大、蘇寧、建業、泰達、華夏幸福等,無力再像以前那樣“人傻錢多速來”後,則收入過度虛高的中國球員之薪酬水平,在大幅度地下降,才真正反映了市場規律的作用。

現在一些球員生存都難之下,有球員甚至只有了2000元月薪,也並非不正常——甚至失業拿不到錢,都是可能性了,這就是正常的市場規律在起作用。

當然,我們的球迷現在是否因此就要嘲笑這些球員呢?也大可不必!——就像當年,這些球員拿著最高1200萬元年薪,外加不菲獎金,以及上千萬元的簽字費時,我們也不必對他“仇富”,畢竟那是特殊中國足球市場下的“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當然,這些球員“德不配位”,踢不出符合身價的足球,就無法不被批評了。

其實,當年的那些千萬、億萬富翁級的中國球員們,在賺錢如流水般淌來時,卻曾大肆嘲諷過批評他們的中國球迷:

比如,楊旭曾諷刺球迷說:“不要吃著泡麵、穿著拖鞋在鍵盤前瞎BB……”

傅歡也曾稱:“晚安,鍵盤俠們,早點睡吧,賺錢不容易,明天還得擠地鐵”。

但“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如今,開始有球員抱怨“2000萬元的豪宅還貸難了”,甚至有年輕球員為沒球踢而發愁,當他們最低月薪僅有可憐的2000元時,類似楊旭、傅歡們對球迷的輕蔑,現在似乎是“一報還一報”地回到了中國球員們的身上。

11
最新評論
  • 1 #
    限薪就對了,讓小孩為了熱愛而踢球,不是為了錢而踢球。
  • 2 #
    踢球的拿兩千不錯了,沒做出任何貢獻就有錢拿,還想怎麼樣
  • 3 #
    足協限薪政策是好的,但是別把限薪政策理解為低工資,如果這樣足協的限薪政策中就應該加入一條底薪限制條款!
  • 4 #
    蒼天饒過誰,終於報應了,好,真的好
  • 5 #
    女足也是足球還是世界亞軍呢 才拿多少 男足工資早該降了 不能超過女足
  • 6 #
    一週踢一場,2小時,2000塊不錯吧!
  • 為了抗癌,男子堅持吃下為狗驅蟲的“芬苯達唑”,後來如何了?
  • 世錦賽16名種子選手確定:丁俊暉顏丙濤在列,麥克吉爾險遭搶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