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男籃為何兵敗世界盃?周琦吃雞蛋灌餅廢身體、郭艾倫迷戀綜藝荒球技和李楠無能執教不利,大概就是一些球迷站在“上帝高度”解析的失利原因。正所謂隔行如隔山,上述問題其實只是皮毛而已。中國籃球真正的頑疾,還是隻有以籃球為生的專業人士看得透。
中國籃協主席姚明,前兩天接受採訪時提出了“中國不具備籃球人口優勢”觀點,同時列出了一組資料:中國有14億人口,但在中國籃協註冊的常備運動員卻只有1.3萬人。在日本這個數字是75萬人,而美國更是達到了2300萬人。事實也證明,姚明所言極是。中國從來不缺籃球場,畢竟標準籃球場佔地還不及足球場十分之一,從某些角度講修建籃球場更“划算”。並且就算只有半個場地,球迷也能玩得興高采烈,所以相對而言籃球更易發展。
發展前景光明,是好事,但也僅僅稱得上是好事。把籃球當愛好的人,成千上萬。把籃球當飯碗的人,屈指可數。很少有人鐵了心想成為職業籃球運動員,就算有心也是希望渺茫,因為目前中國籃球職業化發展並不順暢。CUBA作為中國大學生頂級籃球賽事,卻難以向CBA輸送人才。這幾年通過選秀踏入CBA的大學生,要麼泯然眾人銷聲匿跡,要麼噩噩渾渾呆坐替補席。
有人說,如果是個天才,可以走職業化青訓道路。理是這麼個理,可不開放的選拔思維往往會扼殺一些籃球人才。籃球是巨人運動,所以某些基層選拔偏向高個子球員。一些速度快、球感好、意識出眾的可育之才,或許就被無情刷掉。
萬幸進了專業隊,某些教練又開始囫圇吞棗狠抓力量訓練,從不考慮小年輕些吃東西和作息是否跟得上,就這樣又廢掉一批。力量起來了的苗子,又被某些基層強推上崗。該打磨技術時,沒有埋頭苦練。如此惡性迴圈,埋沒一批又一批天賦球員。
再回看現在的中國男籃,你們說誰能頂替易建聯扛起男籃大旗?沒人,這就是籃球人口短缺帶來的惡果。坊間一直流傳著一則心酸梗:中國有14億人口,怎麼就找不出11個踢足球的。姚明現在重點發展“校園小籃球”,想必也是為了避免這條梗後幾個字換成“5個打籃球的”。除了姚明,前中國男籃主帥宮魯鳴也點出了中國籃球的頑疾。
宮魯鳴認為“四不像”才是真正的問題所在:“中國球員不缺天賦,技術力量也都可以後期訓練。真正限制中國籃球前進的,是沒有一個明確的發展方向。”如何理解這句話?我們可以把中國籃球當成一個門派。一個門派想要屹立江湖,必須有獨步武林的絕技。但想要百年不倒,獨門絕技就必須得到傳承。現在的中國籃球,絕技有嗎?傳承有嗎?
身體拼不過非洲球員,配合不如歐洲球隊默契。受人種環境影響,有劣勢實屬正常,可中國籃球根本沒有發掘出自己的特長優勢。融百家技藝於一身呢?怕也只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也正是因為沒有明確的發展目標,中國籃球就像無頭蒼蠅只能亂撞,兵敗男籃世界盃也就不足為奇。還好姚明已經推行主教練競聘制度,重點扶持中國籍教練。
不可否認,外籍教練水平高,或能帶領中國隊取得優異成績。但他們也只是拿錢辦事,合同內履行好職責,合同到期後拍屁股走人。再換一個教練,又是一套體系一個方向,根本不利於中國籃球長遠發展。中國籍教練水平或許不如外籍教練,但他們對中國籃球充滿無限敬意,顯然這不是金錢所能賦予的。儘管我們技不如人,但可以學習甚至幾代人共同努力,真正去構建符合中國籃球的發展道路。
籃球人口有限和缺乏本土優質教練,才是中國籃球問題所在。想要改變,需要時間,或許還需要幾代人的努力,任重道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