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CUBA內線霸主”的張鴻林,為什麼沒有進入CBA
隨著近兩年來籃球綜藝節目的開展,人們對於籃球這項充滿激情的運動關注度逐漸上升。通過籃球綜藝,我們認識到了更多的草根籃球明星,這其中有張寧和祝銘震這對北大雙子星、CBA狀元王少傑、汕大“杜蘭特”朱鬆瑋這些職業賽場的希望之星;也有在街球賽場成名已久的“頭盔哥”“平常心”等人。
而這其中,最引人關注的還是昔日CUBA的內線強力中鋒,有“鐵牛”之稱的張鴻林。在節目中,他在內線簡直就是一個無敵的存在,面對兩人防守他也可以輕鬆得分,並頻頻造成對方的犯規,在罰球方面,他做到12罰11中,這個罰球命中率已經相當高了。面對這樣一個內線大殺器,很多球迷都感到很疑惑,為什麼他沒能出現在CBA的賽場?我想,可能跟這兩個原因有關。
身體存在明顯短板,技術太過粗糙張鴻林身高2.05米,體重達到150公斤。而令人驚歎的是他的臥推力量,達到190公斤,力量驚人,臥推力量的資料甚至比許多職業球員還要出色。那麼,擁有如此強大的力量,為什麼他沒辦法在CBA立足呢?首先,作為一名內線球員,2.05米的身高可以讓他在野球場的內線如魚得水。但在職業賽場,這樣的身高是不足的,他無法發揮出身高的優勢。而臂展和彈跳的缺陷會讓他在搶板方面吃很大的虧。當然了,並不是說,矮個內線就打不了職業賽,就像我們熟悉的海耶斯,他就是一個矮個內線,但他依舊在高人林立的NBA打出了一片天地。
身高不夠,技術來湊。而鐵牛張鴻林給我們的感覺,就像是一輛大型的坦克,但強壯但機動性太差,快速的攻防轉換他很難吃得消。缺少內線腳步,而且沒有中距離的投射能力,這對於一位職業球員來說是不合格的,一個只能在內線硬鑿的內線在這個時代已經很難生存。他目前具有的條件,決定了他“半場王者,全場青銅”的特點。如果他想取得一定的突破,或者向職業賽場靠攏的話,應該苦練中投,然後訓練出內線腳步,那時,他才可以真正成為一位名副其實的“內線大殺器”。
接下來,我們將他跟廣東隊的萬聖偉進行一個簡單的對比,可以更加直觀的看出他與職業球員的差距。與他同樣來自CUBA的萬聖偉已經順利加入“九冠王”廣東巨集遠隊。他擁有強硬的身體,出色的腳下技術,還有不錯的投射能力。但與張鴻林一樣,他的身高不足,而且體重過大,在被廣東隊下放到預備隊之後,經過減重,順利進入了廣東隊的輪換陣容,現在被重點培養。所以鐵牛如果想要有所作為,應該試著去提高自己的技術,豐富一下自己的進攻技巧。
野球場、半職業賽場更自由除了身體存在短板和技術太過單一的原因外,我想,鐵牛沒有進入CBA的另一個原因便是,野球場、半職業賽場更加自由,而且收入,曝光率這些方面並不亞於職業賽場。CBA大多數隊伍都有自己的青訓體系和合作院校,像鐵牛這樣存在短板的球員,很難被俱樂部選中。而現在,張鴻林效力於秦奮組建的上海KINGS隊,而且他還會經常受邀出現在野球場。擁有不錯的收入,而且更加自由。曝光率也更高,參加籃球綜藝節目後他被更多的網友所熟知,比起職業賽場的中下游水平的球員,他的知名度更高。基於此,他也自然沒有必要進入職業賽場。
“鐵牛”張鴻林之所以沒有出現在CBA賽場,我想根本原因是他的技術和身體條件存在明顯的短板。而野球場和半職業賽場帶給他的收入和自由,可能也是他沒有想踏足職業賽場的另一個原因。但喜歡籃球的人,在哪裡打球都是一樣的。祝願鐵牛可以永遠保留對籃球的那份熱愛,也希望他可以不斷提高自己的技術,為球迷奉獻更加精彩的比賽!
-
1 #
-
2 #
他的彈跳也不行,基本實戰在籃下看不到扣籃,哪怕單手,而且他的力量對待身體還可以的人兩個人防他,他也不好打,技術大家都知道,就不用說了
-
3 #
他半場也不是王者,全運會3v3奪冠主要靠吳德林的三分球,不會投三分,打半場作用不大。
-
4 #
202打中鋒。。中投還不準。怎麼打cba
-
5 #
不知道為什麼那麼多人鐵牛吹,真不會看籃球嗎?低級別玩玩還是可以利用身體優勢,高級別,就他那腳步,免談。
-
6 #
如果打半場孫明明無敵了
-
7 #
依靠身體打球,沒有內線技術,而且這個年紀再去培養也已經晚了
-
8 #
鐵牛沒中投??這怕是沒見過他打球
-
9 #
肢端肥大症,能讀完大學不錯了
-
10 #
他和波蘭名宿週一板哪個厲害?
-
11 #
身高2米05,臂展1米,沒有一點腳步能打上職業?
內線不是身高彈跳第一,而是腳步和得分方法,永遠只會籃下硬抗投籃,走不了多遠,cba的評測師早都看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