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人伊戈·菲格雷多為夢想作出了巨大犧牲,他想成為斯諾克界的內馬爾,亦想成為史上第一位打進斯諾克世錦賽的南美洲人。
文 / 赫克託·南斯,The Sportsman
這位43歲的大叔級球員應該說是職業球員裡成長曆程最不可思議的一位。在菲格雷多32歲之前,他甚至沒見過12英尺乘6英尺的正規全尺寸斯諾克球檯。5歲開始在里約熱內盧生活併成長,他一直在當地用10英尺長的球檯打球。
和職業巡迴賽中的其他球員相比,他用純粹的天賦彌補了一些短板,生活方面,他亦沒有得到太多國內的經濟支援。菲格雷多和他的“桑巴斯諾克”品牌常駐在英國達靈頓,但自去年聖誕節之後,他便沒見過愛妻和三個孩子。
在世錦賽資格賽經歷了五年不勝,43歲的菲格雷多用這一切換來的是離世錦賽正賽僅一步之遙:他將與馬克·喬伊斯進行19局10勝世錦賽資格賽末輪戰,爭奪克魯斯堡席位。
他透露自己時常因飽受挫折困擾而獨自一人偷偷哭泣,可以說除了對手喬伊斯之外,在這個重要時刻沒人會見不得他好。菲格雷多說:“幾年前我就有過這種感覺,就是距離克魯斯堡僅一步之遙,但那次我輸給羅賓·赫爾了,從那之後我就再沒在世錦賽資格賽贏過球。”
“我為這樣的機會付出了太多太多犧牲,聖誕節之後我還沒見過美麗的妻子和三個孩子,可能要等到下一個聖誕節才能見了。在巡迴賽想取得好成績非常困難,對我來說留在職業賽場的代價很高。”
“擔驚受怕的日子也不少,因為我沒有多少來自巴西的贊助,一切都要靠自己,在巡迴賽打球賺錢。為了在這個級別打球賺錢,我需要搬到英國定居,家人則不得不留在巴西,因為讓家人搬過來特別麻煩。”
“她們對我太重要了,妻子克勞戴迪,還有女兒斯蒂芬妮、伊麗莎白,兒子伊戈,現在我一年只能見他們一次。新冠疫情在前,巴西尤為嚴重,出行就更不容易了,好在現在她們都很健康。有的時候想到這種斯諾克生活要獨自面對,還要為此作出犧牲,就覺得很難受,自己一個人在那流淚。”
“我想我會繼續留在這,把一切都安排好,這樣她們就能來這看我了。我現在每天練球10個小時,吃、睡、洗澡、訓練,就是這樣沒別的了。我若能成為第一位打進世錦賽的南美洲球員,我不能說意義有多重大,但對巴西斯諾克來說肯定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我在努力促進美洲的斯諾克運動,鼓勵年輕人參與進來,即便我退役了我也想繼續這麼做。”
“我在2009年32歲的時候才第一次用12乘6的標準尺寸球檯打比賽,巴西的球檯都是10英尺的,我5歲開始就用這種球檯。要達到高水平我需要學很多東西,在更大的球檯面對頂尖球員你會為失誤付出巨大代價,我總覺得小球檯的容錯率能高些。”
“在英國他幫了我不少忙,幫我提高不少,我倆都在達靈頓的Cue House學院打球。我依靠兩杆非常關鍵的暈進贏下最後兩局球,要是用葡萄牙語說,褒貶兩種感情色彩的詞都有,好詞是Sorte,意思是好運氣。還記得塞爾比有一次暈進後抖抖左腳,我猜也是類似的意思,就好比走了那啥運。”
體育迷更習慣看巴西人踢出彷彿帶有魔力的足球,而非看他們打檯球,但菲格雷多卻說巴西有不少體育巨星是斯諾克的球迷。
他透露:“巴西很多知名球星都喜歡斯諾克,想放鬆心情他們會打牌,也會打斯諾克。我知道內馬爾和羅馬里奧都是斯諾克鐵桿球迷,很多球員家裡還有球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