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體育>

奧本山大亂鬥"Malice at the Palace"

被球迷稱為"奧本山大亂鬥"、美國人稱為"Malice at the Palace"(來自一部1949年歌舞片Malice in the Palace)的NBA經典球場鬥毆,當年打架的步行者和活塞同學們,現在幾近全數退休。NBA果真是個感嘆時光飛逝的好方法,例如魔術師約翰遜初次奪冠時我是X年級;76人挑選阿倫·艾弗森為選秀狀元時,我還在追女友Y。

"奧本山大亂鬥"應該也可以列入這樣子的敘事里程碑。先回過頭來看一下發生於2004年11月19日、尺度全開的奧本山群架。主角是當時效力步行者,現在已改名為阿泰斯特的慈世平,以及時任活塞中鋒本·華萊士,配角涉及兩隊多名球員,甚至還包括眾多底特律主場球迷,在終場前一分多鐘爆發猛烈肢體衝突。由於球迷也丟東西參戰,阿泰斯特為首的數名步行者球員也不客氣,跳上觀眾席和球迷打得不可開交,場面之混亂,已經到達沒有任何人能夠控制的地步。

事後結算,兩隊共有九名球員被禁賽,總數達146場,損失薪資達1100萬美元以上,其中還有五人負有刑事責任。球迷也一樣,有五人遭到刑事起訴。這事件後來被形容為NBA史上最黑暗的一頁,沒什麼人有異議。

暴躁的90年代:

​從電視上看已經夠觸目驚心,最近剛好回顧了ESPN的"30 for 30"在2010年間,播放由Dan Klores執導的"Winning Time: Reggie Miller vs. the New York Knicks"這部紀錄片,描寫米勒與步行者在1990年代初期與紐約尼克的爭鬥與愛恨情仇。

90年代現在已被多數NBA史家認為是一段黑暗時期,過度強調防守、被默許的肢體動作,以及由此造成的慢節奏、低得分,使這段"前網路時期"的NBA難看至極,和著重快節奏、高得分的當代NBA有如天壤之別。這個時期的指標性球隊,除"Bad Boys"底特律活塞之外當然不作第二人想,但事實是,帕特·萊利領軍的尼克斯也不是省油燈,而且強調鐵血剽悍​的風氣,蔓延在整個聯盟,其中東區又勝於西區。

球迷喜歡高得分的進攻型比賽,始終是個難解的迷思。你不能說它不合理,因為無論是籃球、足球還是棒球,我們可以說球迷都比較喜愛高比數球賽。但以此來反證低得分的球賽難看,似乎也過於武斷。

上面的形容詞確實沒有誤解90年代的球賽,一場防守過頭、允許過度肢體動作的比賽有時真的很慘不忍睹,但80、90年代球賽也有一項現在看不到的特色(先說好,這是我個人主觀)由於球員和球隊求勝的慾望如此之強烈,他們之間帶著某種程度的仇恨。不要說球隊之間,甚至球迷之間、城市之間,都迷漫著世仇般的肅殺之氣。那股恨意強大到球員、球迷願意為勝利作出任何事。Winning Time這部紀錄片的主角當然是雷吉·米勒,主述米勒如何從一個在選秀會上被印地安那球迷噓暴的新秀,成為球隊臺柱並率隊勇闖東區季後賽,歷經萬難,終於在季後系列賽擊敗尼克斯的故事。

本片同時也描繪出一個大時代背景,那就是90年代初期的東區季後賽有多麼難混,如果不是邁克爾·喬丹在1994年突然覺得人生無所目標,跑去打棒球,其他各隊大概都沒有出頭的機會。在這個時光縫隙中,步行者和尼克斯拼搶得很厲害,彼此都知道,過了這一關就直通東區冠軍,甚至是總冠軍戰。正因為如此,所以每一場都是血戰,沒有讓對手切中線或好好上籃這回事。

所以我們見到米勒和約翰·斯塔克斯之間的垃圾話大戰,年輕氣盛的斯塔克斯還因為受不了米勒賤到最高階的大嘴,在1993年季後賽去撞了米勒的頭被驅逐出場(附帶一提,通常不太在場上動怒的喬丹也曾被米勒激到抓狂,差點失控)。我們也見到米勒與天字第一號尼克斯球迷斯派克·李之間的恩怨情仇,看到斯派克是怎麼樣無所不用其極的在VIP座位上叫囂,而米勒又是如何反擊:1994年兩隊碰頭的第五戰,米勒在第四節獨得25分帶步行者反敗為勝,特意跑到斯派克面前示威,手握脖子作出"choke"之意,另一手則抓住"蛋蛋"。

另外也有兩隊暴力鋒線大對決:尼克斯的安東尼·梅森、查爾斯·奧克利對上步行者的安東尼奧·戴維斯和戴爾·戴維斯。

鄉巴佬與城裡人之爭:

由更巨集觀的角度來看兩隊競爭基調,同樣有著截然不同的鮮明對比。籃球是印地安那州人的生命,是他們的驕傲,這裡的孩子以嚇死人的外線跳投聞名(恰巧吻合了米勒的球風),追求籃球最純淨的形式。這裡出過拉里·伯德、傳奇教練約翰·伍登、鮑勃·奈特和金·基迪,也是全美高中籃球聖殿,光是高中籃球就可以有上萬的觀眾。然而,印地安那州就是美國的"鄉下",這裡有的是一望無際的玉米田、農莊和牛比人多的小鎮,他們是人們口中的"鄉巴佬"。

相較於被稱為"午睡城"(Nap City)的印第安納波利斯,不夜城紐約則是不折不扣的大都市。什麼都快,連打籃球也追求扭斷防守者腳踝的切入與神妙的運球技巧,投外線被視為沒種的表現。同樣的,紐約人以自己的籃球為榮,這裡出過拉里·布朗和瑞德·霍爾茲曼,以及無數的控球后衛。

它們只有一個相同之處,自1973年之後,兩隊都沒有拿過冠軍。如此大的反差和對冠軍的渴望,造就了兩隊一旦碰頭絕不輕易認輸的原因,也進一步形塑出雙方球員、球迷和兩座城市之間的彼此憎恨。

米勒在90年代的前五年,都在試著打敗尼克斯,在場上為了爭取心理優勢,垃圾話得罪了誰都不在意,連喬丹自己也說過,他在1990年代初,一整個賽季滿腦子想的都是底特律,因為他超級想要打敗活塞,迫不及待的要證明"喬丹定律"是個笑話。步行者對尼克斯、米勒對斯派克·李、喬丹對活塞、湖人對凱爾特人、凱文·麥克海爾對科特·蘭比斯(當年這兩人的單打可是凶殘無比),記憶中可以掏出太多的例子。

在我有限的印象中,從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的NBA,重頭戲就是在看這樣子的"仇家",無論是球員對球員、球員對球隊,還是球隊對球隊。那樣子的感覺,現在彷彿找不到也嗅不出了。再次強調,希望我這麼說不會被詮釋為鼓吹暴力和仇恨,但現在的NBA就是少了那股狠味,即使季後賽也一樣。原因在哪裡?

再也激情四射的場面:

最根本的原因,我認為在於這些球員彼此都太熟悉、交情太好了。熟悉的理由或許各有不同,有可能是他們自從AAU球隊起就是隊友,換句話說從少年時期開始就是好朋友,現在NBA和運動圈的商業活動也比以往更為發達,球員彼此碰頭合作的機會很多,熟人當然客氣一點。也有可能是,來自肯塔基、 杜克這種明星學校的球員越來越多,不是學長就是學弟,已經形成群聚效應,即使效力不同的球隊,也實在無法"仇恨"對方。更有可能,球員們屬於同一個經紀公司。

第二個原因是現在NBA球隊整體來說實力比較平均(parity),至少和80年代末、90年代初相比,所以客觀上而言比較不容易形成高強度的對抗。

第三個原因可能是,NBA在嚐到90年代苦頭之後,在規則和執法上已經根除了過度肢體碰撞的可能性,而現代球隊也比以往更強調快速進攻,講究半場進攻和慢節奏打法的球隊幾近絕跡。雖然球員的體能條件越來越好,但拿掉影響球賽流暢度的肢體碰撞之後,實質上的"對抗性"已經減弱,90年代那種直接將上籃者扯下來、禁區手腳肘拳起飛的畫面已不復見,球賽秀味更加濃厚,競爭味道減弱。

  • 為了抗癌,男子堅持吃下為狗驅蟲的“芬苯達唑”,後來如何了?
  • 1億買33歲C羅太虧?僅用一年,尤文已經翻倍賺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