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體育>

設立工資帽、外援政策調整、加大青訓投入、建設青少年賽事、逐步落實球隊名稱中性化、實施更合理的俱樂部准入制度······

北京時間10月17日,CBA聯盟在北京召開CBA俱樂部投資人會議暨股東會第七次會議,就進一步加強CBA聯賽職業化和品牌化建設、建設籃球強國,實現中國籃球的偉大復興夢想釋出聯合宣言。不久之後各項具體政策細節便頒佈出來。

這篇名為《CBA聯盟"敢夢敢當"聯合宣言》的文章,有一段這樣說:"敢夢,夢想中國籃球的美好未來,讓每一位中國籃球人驕傲自豪;敢當,脫胎換骨,銳意革新,為中國籃球的復興,為中國球迷的快樂而擔當。CBA聯盟必將敢夢敢當,早日實現中國籃球的偉大復興!"

要知道,這是在中國男籃世界盃失利,首次失去奧運會入場券資格的環境下,做出的改革舉措,姚明和CBA聯賽承受的壓力可想而知。也正因為此,雖然整體改革方向並沒有變化太多,但細節上的內容卻讓人覺得有些擰巴,比如說對於外援政策的調整。

外援政策調整如下:自2020-2021賽季開始,俱樂部可自主決定增加外援註冊數量最高至4人,每場比賽最多可報名2名外援。同時,為增加國內球員出場時間,挖掘年輕球員潛力,打造國家隊儲備人才,自2020-2021賽季開始,每支球隊外援上場為2人(最多)4節4人次,每節最多一人次(任一時刻只有一名外援在場上)。

但為保證聯賽的平衡性和觀賞性,除八一隊之外,上賽季成績排名後4位的球隊,每支球隊外援上場定為2人(最多)4節5人次,最後一節最多一人次。進入季後賽後,不再允許新註冊外援或更換註冊外援,所有球隊(八一隊除外)均適用4節4人次。

註冊外援人數增加,這條規則更像是逐步放開外援政策的一個前瞻式調整,通過高水平外援的刺激,來反推國內球員的進步。世界盃期間,斯科拉接受採訪談到CBA聯賽時,便強調CBA不是外援太多,而是外援太少:"因為你總是有那麼多的工作機會,他們知道自己總會有工作的。比如,中國聯賽CBA,他們會限制外援的名額,所以對於本國球員來說,工作機會會很多,當這種情況出現的時候,沒有人推著你前進,你可能覺得不錯,然後安於現狀!"

"你在現在的位置上覺得挺好,你覺著有一個工作,能掙到這些錢,挺好的,但這會使你放慢腳步。如果你去一個沒有限制外援的聯盟,比如NBA或者西班牙的ACB聯賽,你就不可能這樣,因為來自其他國家的球員會取代你的位置。"

事實上,我們看西班牙ACB聯賽的發展軌跡。他們一開始開放外援政策,使得大量國外球員湧入聯賽,本土球員則面臨著巨大壓力,一支球隊可能只有幾名本土球員。但隨後的一段時間,西班牙國內球員實力不斷提升,逐漸在聯賽中站穩腳跟。

但開放外援的前提是要建立多級聯賽架構,否則沒有足夠的職業聯賽平臺,本土球員在外援的擠壓下很難成長,反而會抑制自身球員的發展。顯然相比於西班牙來說,國內並沒有足夠的多級聯賽架構供球員成長。

而本屆世界盃,中國男籃展現的弱點正是CBA的尷尬。國內球員在與外援對抗的過程中,常常盯防對方外援,這樣防守能力自然可以提高。但籃球總是一項誰得分更多誰獲勝的專案,在防守提升的同時,中國男籃進攻上卻日漸單一。畢竟往常關鍵時刻,球權總在外援手中,國內球員主導比賽的機會並不多。

因此CBA選擇將4節6人次的外援政策改為4節4人次,從而保證本土球員擁有更多充足的時間鍛鍊。其實這樣的政策,對於像易建聯、郭艾倫等擁有足夠實力的球員並不會帶來過多的影響。真正帶來益處的,是那些年輕球員。像孫銘徽這樣的國字號球員,在廣廈隊時,作為外援福特森的替補,剛開始出場機會寥寥無幾。直到打到現在,才逐漸成為球隊的主要輪換。而像這樣的年輕球員還有許多。4節4人次,則是給了國內年輕球員更多的機會,同時也倒逼他們迅速成長。但與此同時,聯賽的觀賞程度也一定會降低。

如何兼顧聯賽的精彩程度和保證本土球員的成長,成為了CBA面臨的一大難題。要保證聯賽精彩程度和高強度對抗,那麼引進高水平外援可以解決。而要保證本土球員成長,則反倒要抑制外援主導,將球轉給國內球員。

於是,CBA選擇了這樣一種折中的方式,既希望聯賽的精彩程度越來越高,又盼著聯賽能成為年輕球員提高的"孵化器"。此中的難處,只有深處CBA改革最前線的姚明才能體會吧。

  • 為了抗癌,男子堅持吃下為狗驅蟲的“芬苯達唑”,後來如何了?
  • 美媒評NBA近25年狀元檔次:奧登墊底,姚明2檔,1檔五人實至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