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週末,東京殘奧會正式閉幕。
比起全民參與的奧運會,本屆殘奧會的曝光和關注度明顯太少了。
甚至很多人可能都還不知道,這屆殘奧會已經結束了。
中國隊成績還非常好,官媒用了一個形容詞,獎牌數斷層式第一。
什麼叫斷層式第一?就是金銀銅獎牌數量全是第一,差點是第二名的兩倍。
自2004年雅典殘奧會以來,中國代表團在歷屆殘奧會上都佔據金牌榜榜首位置。值得一提的是,本屆殘奧會結束時,中國曆屆金牌總數也突破了500大關。
中國殘疾人體育和西方國家相比起步算是很晚了,然而近4屆殘奧會中國代表團均位於獎牌榜首位,這其中付出了多少努力,可能只有這些運動員自己才知道。
殘奧會的價值不在於金牌,而是它讓我們每個普通人看到,即便身體有缺陷,但只要付出努力,我們每個人內在的能量可以有多麼強大。
在殘奧會的現場,每個人都有特別的故事,中國運動員,外國運動員,都一樣。
就說說本次殘奧會中國代表團運動員吧,他們全部是業餘選手,他們之中有工人、農民、學生、公務員、公司職員和自由工作者,年齡最大的有56歲,最小的只有16歲。
第三次參加殘奧會的31歲老將鄭濤,在本屆殘奧會上取得了四金、四破紀錄的耀眼成績!
因為小時候的一場觸電事故,他失去雙臂,所以在游泳前需要靠緊緊咬著毛巾才能保持姿勢。鄭濤能被網友熟知,正是因為這張“咬毛巾”的照片。
因為沒有雙臂,在比賽接近終點時,他只能用頭部狠狠地撞擊泳池壁記錄成績,就是靠這樣每天1萬多米的訓練,一次又一次的撞壁,才能4次站上冠軍獎臺。
即使沒有胳膊,也能遊得這麼快,不得不說是個奇蹟了,就像他說的,游泳是他一輩子熱愛的事。
熱愛不止可以讓生活發生奇蹟,還能讓生命發生奇蹟!
同樣讓人敬佩的還有汶川地震女孩:王睿。
2008年,15歲的她因為在地震中截肢,失去了右腿,命運也跟著轉變。
在家人鼓勵下,對生活沒有失去信念的她與乒乓球結緣,一步步從省隊走到國家隊,最終站在了世界賽場上。
她說:“打球的時候,我常常忘記自己的殘疾,搶球就像一種本能,你不試就不知道夠不夠得著”。
本屆殘奧會,王睿獲得了她人生裡的第一枚殘奧會金牌,13年來時刻與命運搏擊的人,不僅獲得了新生,金牌恰好成為她28歲的生日禮物。
在殘奧會的賽場上,大家除了關注比賽,還有一些溫暖有愛的畫面被捕捉到。
8月28日,中國選手盧冬在東京殘奧會女子50米蝶泳決賽中,以39秒54的成績打破世界紀錄摘金。
奪冠後,和另外兩名坐輪椅的選手合影,她主動下蹲的這個細節舉動,感動了國內外萬千網友。
有人說,“站起來是底氣,蹲下去是格局”。
在女子佩劍比賽中,中國選手邊靜奪冠。比賽結束後,看到對手妮諾離開賽臺時有些不便,邊靜立刻上前幫忙去推輪椅。
二人在此前的比賽中已經相識,在邊靜看來,這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動作。上一刻的對手,變成了這一刻的朋友,妮諾也回身親暱地抱住邊靜。
這一刻,她們讓無數人感動,也印證並體現了相互理解、友誼、團結的奧林匹克精神。
在本屆殘奧會賽場上,還有一位來自埃及的乒乓球運動員,他應該算得是乒乓球選手中最特別的一位,我指的是他打乒乓球的方式。
他是殘奧會是唯一一個用嘴巴打乒乓球的運動員。就連馬龍都評價:“我簡直不敢相信!”
用腳拋發球,然後嘴咬著球拍接球,每一次擊球都使出了渾身的力氣,48歲的哈馬託是埃及殘疾人乒乓球賽冠軍。
他用自己親身經歷告訴了所有人:沒什麼是不可能的,只要你為自己所熱愛的事付諸努力。
還有一張抓拍照片令我不能忘懷,可以說這是本屆殘奧會最美的照片。
雖然不知道她是誰,但是她讓我真正看到了的人類對命運的不屈之美。
很多人會覺得,殘奧會的關注度太低了,意義好像不是很大。
關注度不高,並不代表我們不需要殘奧會。
“更高、更快、更強”,說的不僅僅是是體育,也是人生。
你可能不敢置信,這個世界上有12億(佔世界總人口數15%)的殘障人士,相比於四肢健全的運動員,他們都擁有比常人更強大的內心,他們與命運的抗爭更值得我們敬佩。
有句話說得真好,“奧運會選出來的是人類最強健的體魄,殘奧會選出來的是最不屈的靈魂”。
他們讓我感動,不只是對於勝利的渴望,還有對生命的不屈和對生活的熱愛。殘奧會充分體現了人類高貴品格中的三條:平等、尊重、關懷。
本屆殘奧會的主題口號是“United by Emotion”,奧組委對這句話做了這樣的解釋:
“人與人之間,性格迥異,但感情相通。正是這一份感情,成為打破心牆隔閡、翻越偏見壁壘的共同力量。此時此地,我們相聚在這裡,共同尋找生命的意義。”
在全球新冠疫情常態化的當下,我覺得這幾句話的意義尤為深重。大家在比賽中,除了收穫感動之外,還能汲取到力量。
本屆殘奧會結束了,但這些為夢想競技的運動員們值得被看見、被記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