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體育>

兩天前,CBA公司公佈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在正式引入工資帽這一重磅訊息之外,備受關注的外援人次和上場時間也有了明確規定:

1、2019-20賽季CBA繼續沿用報名2人,上場時間4節6人次,而從2020-21賽季開始,允許每支球隊同時註冊4名外援,但每場比賽依然只能報名2人,而且每支球隊最多上場4節4人次,每節最多1人次(即任何時刻場上都只能有一名外援在場)。

2、前一個賽季成績最後4位的球隊(不包括八一隊),取消了亞外優惠政策,但可以使用2人4節5人次(增加1節外援時間),末節依然是1人次。

3、到了季後賽,所有球隊必須遵守4節4人次的規則。另外,CBA還取消了常規賽外援更換人次的限制,但同時規定,到季後賽不允許註冊和更換外援。

—— CBA拒當NBA養老院 ——

關於外援的新政策,需要結合CBA版本工資帽一起解讀。也就是說,儘管暫時CBA還沒有設定外援工資帽(後續仍然會有限制),但一下子把2人6節減少到2人4節,削減一半的使用率,也會迫使球隊減少外援開支。如前所述:既然任何時候場上只允許有一名外援在場,那麼如果球隊選擇一位當打之年的滿體力全能外援(如當年的亞當斯和富蘭克林),他們甚至可以只用一個外援打滿整場,反而直接省掉了一個外援的開支。

所以問題來了,上場時間大幅減少,人數增加的意義在哪呢?換個說法,外援的上場時間縮短,薪資情況不變的情況下,2個外援及以上的實際勞動成本就降低了,難道,CBA要成為NBA的養老院?

我們都看到,上賽季廣東巨集遠高歌猛進,最終不可阻擋地贏下總冠軍。以易建聯、周鵬和趙睿為代表的國內球員當然立下汗馬功勞,但在季後賽陡然實力提升,其實還是要靠他們中途引進的兩大超級外援馬尚-布魯克斯和邁克爾-比斯利,而且廣東隊留下了索尼-威姆斯,開創了三外援同時在隊的新格局。

杜鋒指導事後的採訪裡,他也著重稱讚了比斯利與隊友陪練時的關鍵用處,廣東隊認為三外援形成了良性競爭,這也被他們稱為奪冠的X因素。

但另一個事實情況就是,比斯利合同簽了兩個月,工資為200萬美金。結果比斯利季後賽一場都沒打,2個月左右的時間,每天躺著卻拿著18萬的薪水。

有人會說,這不是人傻錢多嗎?

好在,外援新規給了國內球員更多的出場時間,同時單外援也徹底杜絕了兩外援互相玩,國內球員成看客的普遍狀況,而新版合同標準下,外援出工不出力的情況也將被一掃而空。常規時間不限制外援更換次數,到季後賽突然收緊,拒絕重新註冊和更換外援,也在效仿NBA多年來的關鍵規定:季後賽名單必須在一個時間節點完全確認,防止季後賽之前的突然補強。

也就是說,外援新規堵上了瞬間提升實力的最後一個漏洞:當4個外援全部確定後,只能在這4個人之間任意調整(允許4人同時在隊),但不能突然棄用外援而臨時引進被NBA放棄的(相比於CBA實力的)超級外援,只要確定並註冊的外援,就必須陪著球隊打完一個完整賽季(包括季後賽),那麼外援的忠誠度和契合度得到了極大保障,同時也在避免外援打國內球員看的尷尬場面。

也因此,去年廣東的模式無法復刻:雖然說布魯克斯選擇留下(比斯利因為個人原因無法繼續留在CBA),但這種火線增援的情況,實際上對於CBA的生態是不利的——合同年的球員來籤一份短期大額合同,淘一波金重返NBA,而CBA球隊卻要為他搭配球隊後,下一年重頭再來,並不能真正體現一支球隊這一年的努力結晶。因此在這個角度上說,CBA還是在細節上不斷完善,儘可能保證聯賽的基本利益。

—— 短期內恐引發軍備競賽 ——

由於工資帽的設立,在理想情況下,國內球員的實力最終會盡可能達到所有球隊持平。而外援依然是影響實力的重要因素,在外援工資帽設立之前,中下游球隊很可能要被迫性進入多外援狀態,來應對當前的軍備競爭。

而在這賽季,北京(林書豪、漢密爾頓、尤度)、山東(塞爾登、卡南、梅斯)等球隊都打算採用三外援模式,試圖復刻去年廣東的成就。眼下的賽季暫時規則不變,但當2020-21賽季,CBA進入新紀元時,新的外援規則,對於球隊而言,會造成什麼樣的變化呢?

首先自然是中下游球隊開支增大:CBA的初始工資帽定在3600萬,浮動值為1200萬,也就是說,一支CBA球隊最低也要花費2400萬在球員工資上。然而這筆錢只是國內球員的工資,外援不在其中。對於一些把開銷大頭花在頂尖外援上,而不太重視國內球員的球隊來說,2400萬恐怕很難用完。雖然我們都意識到,最低開支的目的是讓不願意投資的企業離開,並鼓勵中下游球隊從強隊挖人,然而球隊本身是否有這樣的動力,暫時還是要打一個問號。

但我們必須要看到,現階段的規則,只能作為過渡段產物:外援工資帽還沒有限定,各支球隊依然可以砸錢買人,CBA軍備競爭的情況短時間內還是沒法改變。而且極端情況下會愈演愈烈,會有好幾支球隊囤積三四位NBA輪換級別球員備用,而在這些球員上花費的錢沒有上限,可能還會超出前幾年的預算。這樣CBA的降薪目的,不但沒有實現,反而還延後了。

—— 亞洲外援正式落幕 ——

而這次值得一提的,還有亞外規則的徹底取締,在原本的議案中,給出的亞外建議是:上賽季成績排名後4位的球隊,可以註冊一名亞洲外援並享受亞洲外援政策,即:

(1)第1-3節,亞洲外援視同國內球員使用;

(2)第4節及決勝期,亞洲外援視同外援使用。

但最終遭到了否決,亞洲外援正式被取締。綜合此前的經歷,我們取締亞外,是考慮兩點原因:一個是“過把癮就死”,亞外對於底層球隊的提升過度(青島進四強,山東進決賽,四川奪冠),沒有給球隊帶來實質性改變(三支球隊在失去三外之後迅速下滑);另一個就是我們過去多年所說的“養狼為患”。不過在世界盃結束一個月之後,我們應該真正意識到:亞洲籃球的實力,在全球籃壇上如此微不足道,試問最終代表亞洲參加奧運會的,是伊朗,或是中國,乃至南韓日本菲律賓,現階段也只是淪為魚肉的弱旅,不能給世界籃壇帶來浪花。

因此,我們的當務之急是不但要發展我們的聯賽,也要通過聯賽讓我們的國內球員真正得到鍛鍊,而一旦繼續讓後面球隊獲得亞外紅利,那麼可能會出現部分球隊有意中途“擺爛”的情況,試圖一躍崛起,復刻“四川奪冠傳奇”,而這種僥倖的心態,其實也有些違背公平了。

但在CBA新紀元裡,我們必須要有一些擔憂,CBA歸根結底,目前仍然是一個外援主導的聯盟,姚明上任後的所有舉措,都是在試圖削弱外援的影響,來幫助國內球員成長。但正如前文所說,軍備競爭短時間內不可避免,從時間上限制,也是現階段唯一的權宜之計了。

姚明的目標是什麼?

必須要說,今年在世界盃上的潰敗,是逼迫姚明進行大尺度改革的動因之一。

結合他之前的幾次發言,我們基本可以說出大概:在姚明的理念中,最終會推出一個外援工資帽,無論是設立總工資帽還是單個外援工資帽,最終情況都是CBA不再引入超級外援,外援的實力最終迴歸到國內球員水準,而他們拿著不保障工資,會更努力地在場上奮鬥,用他們的積極性來促進國內球員的努力,同時又不至於實力相差過於懸殊導致國內球員淪為看客。

最終,CBA會成為一個整體向上的第二階層實力聯盟,而從中真正打出來的球員,他們或者拿到CBA工資帽下的頂薪,或者衝破頂薪實力,到更能展示自我的聯盟表現。CBA永遠不是誰的儲備庫,但CBA滿可以有更好的精神面貌,打更有精氣神的中國人的籃球比賽。

只是不知道未來發生什麼,我們何時才能等到皆大歡喜的那一天。

最新評論
  • 1 #

    萬事開頭難,改革就是要非凡勇氣,支援姚明改革,振興中國籃球!

  • 2 #

    這樣限制外的出場,國內球員要想提高對抗能為也是搖搖無期呀,可悲呀,天天面對的是國內球員

  • 3 #

    培養不出中國蘭球運動員就是失敗,

  • 4 #

    球打不好是教練沒本事,

  • 5 #

    應該放開市場,能者上,這樣能讓中籃球水評提高

  • 為了抗癌,男子堅持吃下為狗驅蟲的“芬苯達唑”,後來如何了?
  • 多遊了200米還破紀錄奪冠,全網都在心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