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體育>

這幾天,CBA迎來一場地震級新聞,在CBA召開俱樂部投資人會議暨股東會第七次會議後,《CBA聯盟“敢夢敢當”聯合宣言》新鮮出爐。在這其中,限薪令成為最為令人關注的焦點。不少球迷對此拍手稱快,認為在男籃世界上表現糟糕的中國球員就不配數千萬的年薪,如此政策的出臺是球迷所期望看到的。不過在這背後,限薪並不是頭腦發熱之舉,這是多年博弈的結果,兵敗世界盃只是最終的契機。而在更為深的層面,在於姚明對青訓問題的深刻擔憂。

限薪令,兵敗世界盃後的緊箍咒

在這幾年我們可以看到,CBA市場對爭搶球員一事愈演愈烈。資金充裕、底氣足的球隊可以通過肆無忌憚的砸錢挖角優秀球員。這對於整個CBA市場的良性競爭是非常不利。因此,姚明一直都在致力於實行限薪令。但這其中面臨的阻力非常大,而且監管起來也是困難重重。

而在世界盃慘淡收場之後,在球隊層面,CBA各球隊需要面對的問題是來自於市場面的打擊。聯賽想要取得以往兩年的穩定高速的增長是非常困難的。在這樣的未來預期之下,球隊面對的另外一個問題則是全面的虧損狀態。

按照蘇群老師給出的粗略資料,一支CBA球隊從CBA公司的分紅、冠名費、票房幾個方面得到的收入大概是在6000萬元,其他部分的收入則是在於浮動比較大的自營收入上。在支出上,前8名的球隊光是在工資上的投入幾乎就超過了1億元。即便是中等偏下的球隊,這個方面的投入也要超過6000萬元。也就是說,僅僅是工資上的支出,已經佔據了球隊絕大部分的收入。加上他諸如差旅、安保、青訓、管理等費用的支出,絕大部分球隊每年的虧損都達到了數千萬的狀態。二者相結合,也就有了此次工資帽的全票通過。

而在球員方面,糟糕的成績使得他們在工資問題上即缺少話語權,又缺乏足夠的底氣。在經歷了世界盃兵敗後的輿論討伐之後,降薪成為球迷心中共同的心聲。如果球員此時再就此事進行發聲,顯然是往槍口上撞。

不過,限薪令的出臺,並不僅僅是針對球員工資過高,球隊全面虧損的狀態。這是姚明經過深思熟慮,利用世界盃這次機遇進行的一次大膽的政策改革。在限制球員薪水總額的背後,是他對中國籃球后備人才缺乏的極度擔憂與政策性調整。

俱樂部青訓的基本情況

早期的中國籃球青訓主要是依靠各個省體育局自建,球員吃的就是編制飯。到了13年全運會之後,這種局面發生了較大的改變,體育局在放棄了自建籃球隊的同時,選擇與CBA球隊或是體校進行合作,花錢邀請他們參加全運會。通過這些年的發展,形成的青訓體系是由俱樂部、各省市體校、全日制學校、以及社會培訓機構構成。

在這其中,俱樂部青訓梯隊建設依舊是重中之重。雖然現在的選秀機制已經能夠讓來自CUBA球員進入到CBA聯賽中,但是CBA的輸血任務主要還是依靠俱樂部梯隊建設來完成。但是在俱樂部青訓建設上,目前只有深圳新世紀、廣東巨集遠、浙江廣廈、新疆飛虎、山東西王、北京首鋼、浙江稠州銀行7支球隊做得比較好。在這背後所體現的則是球隊在青訓方面的投入比較大。他們從全國各地的籃球人才基地搜尋好的苗子,在訓練上聘請國外優秀的訓練師,甚至在各種基礎配備比肩一隊。除此之外,每年出國進行訓練或者比賽也成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可以說,目前在青訓上做得好的俱樂部,在投入上的所佔據的比例並不小。

而其他有半數球隊的青訓工作僅僅是剛剛起步的階段,各個方面與這7支球隊相比落後都比較大。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青訓燒錢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在CBA球隊大規模虧損的情況下,青訓在短時間內很難取得成效。這也一些球隊對於青訓隊伍的培養並不是很熱衷。

青訓背後的零和博弈

正如之前所說,在年輕球員的培養上,俱樂部球隊的成本在直線上升。對於一些資金實力並不出眾的球隊而言,他們承擔不起過大的虧損狀況。在球員工資不能進行深度減弱的情況下,其他方面的資金削減就成為了他們所選擇的一條路。作為球隊第二大成本支出的青訓,自然就成為支出縮減的重要物件。

而從效果上來說,青訓的高投入並不見得會有高回報,在成才率方面,一支10多人的青訓隊伍,最終能有2-3人打出來就算不錯的成績。而這一資料出自一位俱樂部高管。既然青訓投入產出比如此之地,那麼搶人、挖人成為另外一種選擇。畢竟一百萬能夠解決的事情,比花二百萬要實惠很多。

但是這樣的做法,導致的是惡性競爭的出現,既然都能從別處挖人,誰又願意費勁去培養年輕球員。大家都不進行青訓,導致的結果將是最終無人可挖。對於這一現象,姚明心知肚明。因此,限薪令的出臺,從表面層次上來看是對球員收入的限制,但是在更深的層次上,姚明是希望通過限薪令,降低球隊在球員薪水方面的支出。如此做,一個是讓球隊的負擔減輕,另外一個方面則是讓球隊能夠擁有更多的資金投入到青訓中,使更多的球隊擁有完善的造血功能,從而達到為中國籃球輸送人才的目的。也避免了之前所存在的惡性競爭。

姚明加大青訓背後的意義

相信很多人還記得姚明給出的中國籃協所掌握的中國註冊球員的數量,是怵目驚心的13000人。之所以說是怵目驚心,是源自對比上的傷害。在日本這個資料是75萬人,美國是2300萬人。而根據FIBA給出的資料可以看出,幾大籃球強國在籃球人口上都要比中國多處數倍乃至數十倍。希臘的籃球人口為27.2萬人,阿根廷的籃球人口是13萬人,新科世界盃冠軍西班牙則是43.5萬人。

如果將13000人的資料進行細分則會發現,中國籃球的實際人才儲備更為誇張。根據《中國籃球協會註冊管理辦法》可以知道,註冊人群來自籃協主管的各級男女籃聯賽以及青年賽事。拋開女籃部分與成年隊,年輕球員在這其中的比重可想而知。而在CUBA無法為CBA輸血的現在,青年隊的球員基數與技術水平就顯得尤為重要。

對於青年球員基數,這一點在短時間之內顯然是無法進行彌補的。從現狀上來說,基層優秀教練的數量,家長的觀念等諸多因素都制約著籃球人口增長。籃球人口想要得到長遠發展並非一朝一夕之功。因此,提高青訓的品質成為了短期之內唯一的可行之舉。

通過現在CBA青訓的基本情況我們可以知道,繞來繞去,現在的優秀年輕球員僅僅是在7支青訓工作比較好的球隊中產生。球隊所面臨的資金成為成為CBA各球隊展開全面青訓工作的第一難點。工資帽的出臺,為的就是讓俱樂部減輕來自於經營成本的束縛,能夠有更多的資金投入到青訓中去。

全面且高品質的青訓工作將為CBA各支球隊帶來更多的新鮮血液,培養出更多優秀的球員。這樣的做法好處有二。首先、更多優質年輕球員的進入可以帶來CBA聯賽的活性,提高競爭力。正如斯科拉在世界盃之後所說,中國的球員在聯賽中過於安逸,工作機會對於他們而言實在過於輕鬆與簡單。這其中反應的是CBA聯賽競爭力的缺失,在沒有足夠多新鮮血液衝擊的情況下,球員缺乏主動自我提升的意識。對於這一點,斯科拉給出的解決方案是通過不限制外援來實現。但是,這樣的解決方案是與中國籃球的實際情況不吻合的,而通過加強青訓來提升聯賽的競爭力顯然更為現實。

其次、青訓加強帶來的更多優質球員將給國家隊提供更多的選擇。在過去的這幾年,中國男籃雖然引進來不少新球員,但核心球員依舊是幾張老面孔,球隊深度與戰力的有限。這樣的選擇,顯然不是中國籃協,不是姚明所願意看到的。但是從客觀上來說,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新人的迭代過於緩慢是籃協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從矮子裡拔矬子成為一種無奈的選擇。

結束語

限薪令的出臺褒貶不一,球迷普遍擊掌叫好,部分專家則擔心這是否會給球員的積極性帶來影響。但是我們需要更為長遠的看到限薪令的背後是降低俱樂部運營成本,是為走在崩潰邊緣的青訓開啟一條便捷之路。成功的將青訓工作做好,還需要擔心球員積極性的問題嗎?到了那個時候,沒有拼搏精神的球員有的是足夠的後起之秀來替代,CBA聯賽的活力與競爭力才能得到極大的提升。發展青訓才是中國籃球未來崛起的關鍵。

  • 為了抗癌,男子堅持吃下為狗驅蟲的“芬苯達唑”,後來如何了?
  • CBA新賽季隊長位置公佈,易建聯落選,周琦成小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