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年前,大家還是在院子裡看露天電影。一家老少都拿著小板凳,甚者直接坐在地上。那時候沒有選擇權,但可是每次都是人滿為患。你說那些老電影有多引人入勝,精妙絕倫嗎,並沒有。因為當時的文娛活動匱乏和現在天差地別。而現在每天電影院幾乎每天都有上新。9月25日,上映的《奪冠》作為體育型別大片,引發了一眾熱議。
首先,《奪冠》由陳可辛執導,陳可辛的電影可以說是叫好又叫座。但這次《奪冠》的上映日期可算得上是一波三折,推了又推。直到9月25日,原定國慶檔終於提前上映。還沒看的觀眾,也大多刷到過鞏俐扮演的郎平的路透照。不說左邊的是鞏俐,會傻傻分不清。
而且,照片可以說是巔峰了"鞏皇"在大家心目中的印象,她和郎平教練真的可以說是驚人的相似。看了預告片,大家也稱很期待鞏俐的演技。可是電影上映後,去看了《奪冠》的觀眾們卻寫下了這條評論:"還不如直接叫《郎平傳》呢"。而為什麼有如此觀點呢?其實也是有原因的。
去電影院看了《奪冠》之後,不得不說鞏俐不愧是那個當年為了去演農村婦女,親自去鄉下挑水的敬業女演員。把郎平的角色刻畫得很成功所以有了點《郎平傳》錯覺。
但這個故事卻真的不像這位網友所說,真的是什麼只展現了郎平。故事框架是有邏輯的,而且女排精神十分令人震撼,3個"燃點"淚水與歡笑齊飛。
奪得首金。在電影的開頭,就把觀眾拉回39年前,1981年中國姑娘們在第三屆女子排球賽上擊敗了排球強隊日本隊,獲得了世界冠軍,這個冠軍來的十分不容易而且彌足珍貴。那是姑娘們用汗水和夜以繼日的訓練,為中國拿下的首個世界冠軍。
在1981年那個時代百廢待興的時代背景下在這個時候,需要一股力量來給大家鼓舞士氣,而這群年輕的女排運動員就是充滿生命活力的。七戰全勝就像給全中國人民打了"雞血"。
電影中那種奪冠之後的興奮和喜悅難以言表,男女老少一起歡慶中國女排的成功,也向給全世界證明,中中國人,很優秀!然而接下來,故事迎來了第二個"燃點",也是最大的轉折點。
12年後再奪冠。時間拉回到2016年的里約奧運會,鞏俐飾演的"鐵榔頭"郎平臨危受命接下那時候士氣十分低迷的中國女排隊伍,因為在以往的12年,中國女排沒奪冠過。不論是輿論的聲音還是教練隊員本身都存在巨大的壓力。
而郎平帶領新一代女排,算得上是萬眾矚目。大家都在好奇那個很會打球的"鐵榔頭"能把這群新一代的排球女將能帶出來嗎?
事實證明郎平做到了,中國女排再次奪回闊別12年之久的奧運金牌,真的是喜極而泣。熒屏前的觀眾們也隨著情節情緒激動流下眼淚。身臨其境才能感受到那種渴再次成功的迫切感。
鞏俐飾演的郎平有句臺詞是:"成功比快樂更重要"。有的人覺得陳可辛導演這臺詞是不是過於誇張了,但真並不是。如果把自己放到那個節骨點,真的就是成功比快樂更重要。人想要成功就是要該捨棄,世上哪得雙全法?
可貴的友情。在電影中,里約奧運會冠軍隊再次重聚,朱婷、丁霞、惠若琪、丁霞、袁心玥在電影里居然發揮了不尋常的演技,對於大家對朱婷的巔峰演技,她感慨的說:"本色出演"。
是的,藝術來源於生活。這幾個女孩子一起度過了每個同吃同住的日子,在挫折的時候互相打氣,充滿了衝勁的感覺感染了每個人。
這部片子很真實,但是藝術又是需要加工的。陳可辛精心設計的臺詞來源於現實,比如在賽場郎平說,"每一次比賽,我們的目標都是,升國旗、奏國歌"。讓在場的所有觀眾有了代入感,這話郎平真說過,非常霸氣。
但是,也有陳可辛藝術的加工,一向是嚴師的郎平,對勝利後的姑娘們說出全片最暖的一句話:"去談戀愛吧"。
對呀,再厲害的冠軍,也是年輕的女孩子呀,瞬間有了人間煙火氣。讓人忍不住誇讚導演實在太會琢磨怎麼說話了,簡短但是動人。但話說話來這電影不是屬於完美那一類。有一個遺憾,還有點小瑕疵存在。
讓很多網友很好奇,也覺得有點遺憾的一個角色,比如那個7號球衣掛繃帶出站的電影前部分80年代出場排球女將由劉敏濤飾演的角色。大家都一直很好奇這個熱血女孩原型是誰?
查閱資料後,為大家揭祕她是是號稱“獨臂將軍”的陳招娣,郎平的室友,曾經獲得五連冠,可謂是傳奇排球女將,不過在電影裡的姓名都沒有,算是很大一個遺憾。
小瑕疵方面,比如有時候配音口型有點對不上,還有就是選角的爭議,比如黃渤在裡面的演技被質疑不適合。不過這些事情見仁見智,都可以商榷。但總得來講《奪冠》是瑕不掩瑜,今年看到的最"燃"的電影,值得一看。#八卦手冊##我的女排記憶##《奪冠》能否點燃國慶檔觀影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