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體育>

引言

《資本論》劃分資本的方式,用學術理論來解釋,應該怎麼理解?首先,在湖底啊這個問題前,我們需要知道,《資本論》根據生產剩餘價值作用的不同,將資本劃分為不變資本與可變資本。

《資本論》認為轉變為生產資料的那部分資本,在生產過程中不改變自己的價值量,因而被稱為不變資本;而轉變為勞動力的那部分資本,在生產過程中生產出一個超過自身價值的價值即剩餘價值。“這個剩餘價值本身是可以變化的,是可大可小的。這部分資本從不變量不斷轉化為可變量。”因而被稱為可變資本。所以,不變資本與可變資本的“變”是指價值量的變化。

二者的區別主要在於是否可以帶來剩餘價值。可變資本在生產過程中改變自己的價值是因為可變資本這個主觀要素——勞動力,在勞動過程中通過與客觀的生產資料要素相接觸,生產出資本家在購買可變資本即勞動力時預付的價值額的同時,還創造出超過這個價值額的剩餘價值。

價值額的剩餘價值

不論資本家是以貨幣形式或是以勞動力必需的生活資料形式支付勞動力價值,都不會改變這個事實。

資本家把勞動力價值支付給勞動者以後,勞動者把這部分價值用於購買生活必需品,隨著生活必需品被勞動者消費掉,這部分價值也就消失了。勞動者必須在勞動過程中創造一個等價於預付資本的新價值補償給資本家。但是,資本家並不會因此而得到滿足,並且這也不符合他墊付資本的目的。

很明顯,他的目的是實現現有資本的價值增殖。因此,“勞動過程在只是再生產除勞動力價值的等價物並把它加到勞動對象上以後,還越過這一點繼續下去。”所以,可變資本價值部分不但新創造了勞動力價值的等價物,而且還創造了一個超過這個價值的餘額,這個餘額被資本家無償佔有而成為資本家的財富。

綜上所述,可變資本的本質是“資本家用一個一定的、既定的價值量同創造價值的力相交換;用一個價值量同價值的生產,價值的自行增殖相交換。”

反之,不變資本的實質是用一個價值量同不能發生變化的、已經固定的且具有可以滿足生產需要的使用價值的價值量相交換。因此,從本質上說,可變資本是一個價值意義上的概念。由於資本家預付在勞動力身上的價值發生了價值增殖,所以預付的這部分資本被稱為可變資本。

“資本家無論是用貨幣還是生活資料付給工人,都不會影響這個本質的規定。”不變資本在價值這個本質規定性上與可變資本完全相同,區別只在於對剩餘價值生產的作用上。

不變資本作為生產剩餘價值必不可少的物質條件與可變資本作為剩餘價值產生的源泉相對立。因此,《資本論》是以價值為核心劃分不變資本與可變資本。

資本價值的不同形式

根據資本價值在一次完整運動過程中所歷經的不同使用價值形式來劃分的,從而將資本劃分為貨幣資本、生產資本和商品資本。在資本主義現實社會的生產過程中,在交換不再是一件偶然的事情時,資本家通常是手中握有以貨幣形式存在的資本,以貨幣資本為資本循環的整個起點。當價值以貨幣為物質承擔者時,就產生了貨幣資本。

資本家將貨幣資本預付出去,用於購買生產過程中所需的勞動力和生產資料。此時,這個最初掌握在資本家手裡的價值,離開貨幣這個使用價值體而運動到勞動力和生產資料身上,成為生產資本。

經過生產過程,活勞動與死的對象性的結合,生產出已經實現價值增殖且具有滿足人類需要的使用價值。這時,蘊藏在生產資本內的價值,通過活勞動轉移舊價值、創造新價值的過程,運動到新產品中,從而作為商品資本而存在。

因此,這三種資本雖然使用價值形態不同,但本質完全相同。本質上,始終是同一個資本價值在這三種完全不同的使用形式上做循環運動。這同一個資本價值不過是不斷更換它的外衣,但是不論這個價值穿哪一件外衣,它始終是它。

資本家最初預付的資本價值不斷在做循環運動,在運動過程中不斷拋棄一種形式,存在於另一種形式。因而,它總是以不同的使用價值形態表現自己。因此,這種劃分方式是以價值運動到不同的使用價值形式上來劃分資本的。綜上所述,《資本論》以價值為核心劃分貨幣資本、生產資本和商品資本。

我們知道,資本價值具有三個運動階段,從而具有三種使用價值形態,即貨幣資本、生產資本和商品資本。所以,如果預付資本價值在循環運動過程中經過了這三個使用價值形態,則稱其運動階段是完整的,這樣的資本被稱為“產業資本”。產業資本的運動公式是G-W…P…W’-G’。

商業資本在循環運動過程中,始終只有貨幣資本和商品資本兩個形態來回變換。商業資本的運動公式是G-W-G’。可見,商業資本不具有生產資本,不需要經過生產過程,不直接生產剩餘價值。因此,商業資本的運動階段是不完整的。

借貸資本又稱為生息資本,它通過將自己手中的資本商品貸放出去取得利息而使貨幣生貨幣。借貸資本的運動公式是G-G’。

因此,借貸資本的運動是三種資本運動中最不完整的。通過上述三種資本的運動公式可以看出,產業資本的運動最為完整,商業資本次之,借貸資本的運動最不完整。所以,《資本論》以價值運動階段的完整程度劃分資本。

由此可見,《資本論》以價值為核心劃分產業資本、商業資本和借貸資本。綜上所述,《資本論》提出的四種資本的劃分方式都是以價值為核心劃分資本。

資本的運動是使用價值的運動

《國富論》認為資本是使用價值,正因為《國富論》將資本理解為使用價值,所以在研究資本的運動時,《國富論》也只能看到資本的物化表現形式即使用價值的運動。

《國富論》認為資本是一個孤立的、靜止的物,它自身不會主動發生運動。如果資本發生了運動,這表明資本的所有者的意識反映到了資本身上,使其發生運動。由此可見,《國富論》認為資本所有者的意識與目的是資本發生運動的源頭。

《國富論》認為資本的作用在於保值和增殖。所以,資本所有者使資本發生運動的根本目的和出發點是增加個人財富。

由於不是所有資本都是通過運動使資本所有者的財富增加,所以《國富論》認為不是所有資本都是運動的。《國富論》指出固定資本的特性在於“不必經過流通,不必更換主人,即可提供收入或利潤”。也就是說,固定資本是停留在生產過程中的資本,它不需要運動即可提供利潤。所以,《國富論》認為運動的資本不包括固定資本。

《國富論》指出只有流動資本才會發生運動,因為流動資本“只有依靠流通,依靠繼續的交換,才有利潤可圖。”由此可見,流動資本是依靠易主和進一步流通取得收入的資本。流動資本的運動是通過轉讓資本使用價值的所有權和支配權來完成的,這種權力的轉讓導致資本的運動。

資本作為一種使用價值,由於被新主人需要而實現了原主人增殖財富的願望,從而發生了資本的運動。

新主人需要的是這個資本具體的有用性,無論這個新主人是廠商還是最終消費者,都不會改變這個事實。所以,流動資本作為被它的買者需要的使用價值從它的賣者手中運動到買者手中。

《國富論》認為:“商人的資本便全然是流動資本”。商人不需要任何固定資本,他只需要賣出對自己來說作為資本使用的使用價值,對買者來說作為有用物使用的使用價值,就可以賺得利潤。

商人的資本不斷以使用價值的形態流出商人手中,流入買者手中。很明顯,商人的資本即商人手中的使用價值發生了運動,它從一個人手中運動到另一個人手中。商人不再擁有這種使用價值,因為它已經被讓渡出去從而實現了使自己的財富增加的目的;而買者則獲得了這種使用價值的所有權。

結語

綜上所述,在《國富論》看來,資本的運動只是流動資本的運動。由於《國富論》認為資本是使用價值,而流動資本屬於資本的範疇因而也是使用價值。所以,流動資本的運動也是使用價值的運動。由此可見,《國富論》認為資本的運動是使用價值的運動。

7
最新評論
  • 為了抗癌,男子堅持吃下為狗驅蟲的“芬苯達唑”,後來如何了?
  • 中小學“5+4”學制,在9月1日正式啟動,教育部給出迴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