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體育>

家長有沒有發現,自家孩子突然成為了一個話癆,每天都在不停的說話,而且根本不清楚孩子究竟在說些什麼,總是讓自己厭煩的不行。

鄭小姐原本以為自家孩子也一直是這樣的性格,可是孩子今年三歲了,突然變得像是一個話癆一樣,每天都在詢問鄭小姐問題,特別是在講完故事之後,原本就有些勞累的鄭小姐,還要去回答孩子問出的為什麼,這可讓鄭小姐厭煩的不行。想要不回答,孩子卻仍舊不罷休的詢問著,但是回答,孩子接下來的問題更是無休無止,這可讓鄭小姐非常的苦惱。

後來鄭小姐詢問了自己的閨蜜,發現閨蜜家的孩子也是一個這樣的情況,同樣都像是十萬個為什麼一樣,每天都有著不同的問題,更是讓閨蜜煩的不行。

孩子為什麼成為“小話癆”?

教育家蒙臺梭利認為:

兒童在早期發展階段會有幾個所謂的“敏感期”和“關鍵期”。

而在敏感期的階段,兒童在接受某種刺激的能力是異乎尋常的。

兒童對於某種事物的特殊感受性,會一直持續到這種感受需求完全得到滿足為止。

當父母發現孩子滔滔不絕,停不下來的時候,那麼孩子可能是進入了“語言爆發期”

隨著孩子表達慾望的增強,孩子的新鮮詞彙量也會進行衍生和聚集,在寶寶2.3歲的時候會進入到“語言發展高峰期",也就是"語言爆發期"的來臨。

這時候寶寶不僅喜歡模仿父母說話,還會不斷地重複自己所說的話,其實這是孩子想將自己新學到的詞彙展示給別人聽,以此來證明自己的語言能力,所以變成了“小話癆”

家長要如何幫助孩子順利度過語言爆發期?

1、多引導孩子表達

孩子的語言爆發期來了,他可能一下子就變成了一個需要家長分分秒秒迴應的“小話嘮”。這時候家長一定要儘量做到句句迴應,家長給孩子的迴應與引導就是對孩子的肯定和鼓勵,在家長眼裡看似簡單的附和,重複或者是引導,卻是孩子的定心丸。

家長切忌不要因為孩子囉嗦或者一時語塞看著著急而打斷他或者直接替他把後半句說出來。這樣做,也許家長會因為一時清靜痛快了,但孩子下次可能就不再開口了。

所以,家長要多引導孩子進行表達,當孩子語塞時,要用一些話語來引導孩子去表達。

2、給孩子營造說話的環境

語言是通過反覆溝通、交流習得的。除了家庭環境,家長還應該有意識地為孩子營造不同的交流和活動機會,讓孩子在正常的社會交往中,學習運用語言。

平時,多帶孩子去小區廣場、公園、遊樂場等公共場所,讓孩子與更多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尤其是與比自己孩子年紀大些的小朋友玩,這在擴大孩子社交圈的同時,還能增加寶寶模仿學習的機會,促進孩子語言能力的發展。

孩子變成“小話癆”是他們在不斷的探索語言,父母都是希望寶寶能夠聰明活潑口齒伶俐的,因為這不僅關係到寶寶的生活和學習,更是關乎孩子未來發展的大事

想要讓“小話癆”變成“演說家”,父母不妨讓孩子看看《兒童語言能表達訓練》這套寶典,父母可以在“小話癆”的基礎上科學有效的訓練,讓寶寶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與想法

先從簡單的象聲詞開始,讓孩子學會發音。發音掌握熟練後,再讓孩子學會表達較難的字詞。然後從字、詞、句子、對話式表達逐步鍛鍊孩子的語言能力。為了能讓孩子更快地掌握字詞的發音韻律,還配上了兒歌。

這個階段的孩子對圖片的理解要高於文字,為了輔助孩子發音會有相關的插圖,畫面與字詞相關聯,孩子更容易學會精準表達;字詞的敘述也會用故事來表達,增加孩子學說話的興趣。全景式圖片對孩子的視覺發育也有很大的好處。

4
最新評論
  • 為了抗癌,男子堅持吃下為狗驅蟲的“芬苯達唑”,後來如何了?
  • 平面圖形的變換方法與技巧(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