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體育>

刷到一個短視頻:

三五個人坐在路口,走過來一位美女,這幾個人便開始評頭論足:

這是誰家的閨女長得這麼好看!

你看人家這長相,這皮膚白得,身材前突後翹的,多勻稱!

你看人家這大長腿……

這大熱天的穿著短褲,還穿著靴頭,這是啥穿搭,咱也不懂!

這時走過來一對小夫妻,夫妻倆恩恩愛愛的走過來,禮貌地打招呼,可是人還沒有走過去呢!

這群人又開始評頭論足起來:

看看她長那個樣,還寵呢?

除了屁股沒有腿。

渾身上下一個樣,連個腰都沒有!水桶似的,跟剛才過去的女孩簡直沒法比。

一副豬不吃南瓜樣……

女子實在聽不下去了,轉頭過來理論,可想而知是什麼結果……

在工作、生活中這樣一類人很常見。

他們喜歡對周圍的人和事評頭論足,言語中透著諷刺與不屑;他們往往經過簡單的揣測就敢斷言;他們愛給他人貼上相當刻薄的標籤;他們侷限在窄窄的個人偏見裡,隨意評價別人,議論他人,還樂此不疲。

王小波曾說:“口沫飛濺,對別人大做價值評判,層次很低。”

01

曾經一則女孩被前男友打死的新聞,備受關注。

一個年輕的生命消失了,大多數人感到遺憾惋惜的同時,也有一部分人開始臆想揣測。

“一定是女方辜負了男子,才激怒對方,引來殺身之禍。”

“或者是女方是拜金女,貪財,要彩禮多,要錢多才會惹怒男子。”

在一切事實都未明瞭時,鍵盤俠就給女孩貼上了不忠,貪財等標籤。

針對此事,受害者的哥哥怒髮長文澄清此事。

女孩哥哥在文中悲痛地說:

“我妹妹被他這麼殘忍的傷害,這麼痛苦地走了,而你們關注的焦點卻是彩禮。我們不需要你們的同情,但也請不要在不明白情況下去惡意中傷我的家人。”

讀過一個故事。

火車上,一個男孩望向火車窗外叫道:

“爸爸,看,樹居然在往後退!”

父親微笑,一對年輕夫婦坐在一旁,面帶同情,看著這位少年的幼稚行為。

不一會兒,男孩突然又叫道:

“爸爸,看,雲在和我們一起奔跑呢!”

那對年輕夫婦忍不住對男孩的父親說:

“你為什麼不帶你兒子去看一個好一點的醫生?”

男孩父親笑著說:

“看了,我們剛從醫院回來,我兒子從出生就看不見,今天他剛獲得新眼睛。”

年輕夫婦啞然無言。

輕易論斷他人,無論是真心,還是假意,很多時候都化成了傷害對方的利劍。

凡事不要總是帶著自己的偏見,先入為主地去評價、議論別人。

很多時候,在一些場合下說話應該三思而後行,在開口之前想一想,是否會傷了別人的尊嚴,又是否瞭解了實際情況?

莊子:一個人的淺薄,就是隨意拿表象評價他人。

02

電視劇《匹諾曹》中,有這麼一集。

健身房裡,一位大媽因為運動過度,心臟麻痺而死。

她曾是體重超過90公斤的重度肥胖者,死亡前,體重已經減到了70多公斤。

所有人都在好奇她為什麼要這樣不顧一切減肥,甚至不惜搭上自己的性命。

有人說:“大媽的前夫兩個月前再婚了,而且據說對象是一個特別苗條漂亮的女人。”

有人說;“她肯定是因此深受刺激,才決定狠下心來減肥的吧。”

在沒搞清事實真相以前,媒體以“切勿因愛美而過度減肥”為主題,播送了一期新聞。

事實上他們不知道,大媽和前夫有一個在讀高中的女兒,由前夫撫養,兩個月前,女兒被查出肝硬化已經到了末期,只有接受肝移植才能活下去。

大媽的血型和女兒一樣,但是醫生說大媽得了脂肪肝,只有減重30公斤,才能進行移植。

於是,為了在短期內迅速減重,大媽沒日沒夜地在健身房內跑步,只為了救她最愛的女兒。

原來大媽拼命減肥的背後,有著多麼悲傷的理由。

生活中太多人都是在負重前行。

你永遠都不會知道別人經歷了什麼,因此也不要妄自評價。

韓寒說:

“如果你不瞭解,就閉嘴,因為你永遠不知道別人經歷過了什麼。如果你瞭解,那你就更應該閉嘴。”

凡事不要總是帶著自己的偏見,先入為主地去評價、議論別人。

因為我們根本不瞭解別人有過怎樣的經歷,心中有怎樣的痛處。

不隨意評價別人,是一種修養,更是一種智慧。

03

有這麼一則新聞:

一中年婦女去跳廣場舞,一位老人拿著海綿筆寫字。

中年婦女產生了好奇,就湊過來看,老人在地上寫了一個啊“滾”字。

中年婦女一看心中不悅,脾氣還沒發作呢!

接下來,老人有寫下了一個“滾”字!

這下中年婦女再也忍不住了,不就是看你寫個字嗎在?你至於嗎?

中年婦女抬起腳就將老人踢翻在地。

警察趕過來詢問,老人說:

“我想寫滾滾長江東逝水,剛寫了兩個字,就被這個神經病給踢翻了。”

還有一個被大家熟知的故事:

有一對夫妻以擺地攤為生,每天中午,丈夫都會為妻子送來熱氣騰騰的飯菜。

一天丈夫照例送來飯菜,夫妻倆有說有笑邊吃邊聊,丈夫還不時地送上熱湯。

一位中年婦女走過來,看到碗裡的飯菜,不屑地說:

“大妹子,你天天在這裡辛辛苦苦掙錢,你老公就讓你吃這呀,太寒酸了!”

我們總是有一種習慣,把自己眼中的幸福,定義為別人身上的幸福。於是以為別人不夠幸福,不夠好,不夠完美,也配不上所擁有的一切。

這世界很大,從不缺發表意見的人,缺的是不隨意評價他人的善良和涵養。

馬克吐溫曾說:“良好的教養在於隱藏我們對自己較佳的評價,以及隱藏我們對他人較差的評價。”

04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特點,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活法,誰都沒有權利去指手畫腳。

看見優秀的人欣賞,看見落魄的人也不輕視。

獲得別人的認可,是一件幸福的事。在成長的路上,我們有時會過於渴望它,以至於太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

著名音樂家約翰列儂曾說:

5歲時,媽媽告訴我,人生的關鍵在於快樂。

上學後,人們問我長大了要做什麼,我寫下快樂。

他們告訴我,我理解錯了題目。

我告訴他們,他們理解錯了人生。

人生苦短,有太多美好的事物值得去欣賞,不活在他人的嘴裡,更不要讓別人決定自己的生活方向,才能過得坦然、自在。

不評價別人是一種修養,不活在別人的評價裡是一種智慧。

0
最新評論
  • 為了抗癌,男子堅持吃下為狗驅蟲的“芬苯達唑”,後來如何了?
  • 淚目!梅西正式宣佈!阿根廷不是熱門引爭議,球迷:繼續“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