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大規模批判孔子源自新文化運動,當時甚至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號,其實也不能怪當時的人們激進,畢竟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始,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思想就淪為了封建統治階級維護統治穩定的工具,後面的發展不過是更好地為統治階級服務罷了,而當時正處於社會轉型的關鍵階段,要保住來之不易的革命成果,當然要批判孔子。
在封建社會,孔子的解釋權掌握在統治階級手中,孔子曾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思是君主要像君主的樣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樣子,好的君主的標準是什麼,好的臣子標準是什麼,孔子在這句話當中並沒有給出詳細的答案,這就給了後人解釋的空間,漢朝董仲舒就抓住了這個空檔,提出了君為臣綱,意思是大臣要無條件地服從君主,從此進一步地鞏固了皇權的地位,但同時也禁錮了人們的思想,完全淪為了封建統治階級維護統治穩定的工具。
#孔子#
那麼完全摒棄掉儒家思想是否就能避免禁錮人們的思想呢?其實也未必,因為儒家思想在統治階級眼中只是一種工具,只要統治階級想要維護自身統治就會找到另外一種工具,工具並不是一成不變的,重點不在工具本身,而要看解釋權在誰手中,要想讓人民群眾的思想得到解放,權益得到保障,就必須把解釋權交給人民群眾,至少也要交給能代表人民群眾利益的人。
同樣一句話如果站在人民的立場去解讀完全可以解讀出不一樣的效果,就比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主要有君主的樣子,要為民眾辦實事,如果長期做出有損人民群眾利益的事情,那麼底下的大臣和人民群眾是有權推翻他的。
其實當時“打倒孔家店”後面還有一句話,叫“救出孔夫子”,只不過部分批孔的人斷章取義將其省略了。如果孔子真的一無是處我們為什麼要救他?直接打倒不就好了,救他就是想讓他的思想為當時的革命服務,為人民服務,但很遺憾的是救出孔夫子之後我們並沒有把他的思想的價值發揮到最大化,很快便淹沒在時代的洪流中。
必須承認的是孔子的部分思想是具有時代侷限性的,畢竟已經兩千多年了,時代在發展變化,很多地方不能照搬照套,但是有很多共通的東西是時代需要的,我們應該對此賦予新的時代內涵以便更好地為人民服務。
無論黑貓白貓,抓到老鼠才是好貓,哪怕孔子的思想一開始就是為了統治階級服務,但如果通過新的解釋能夠讓其為人民群眾服務,又何嘗不可呢?能解決問題才是關鍵,敝人願為此盡一份綿薄之力,後期我會結合當代社會視角並用人民的立場進行解讀,古代皇帝能夠用儒家思想限制百姓,維護皇權,現代我們同樣能用儒家思想限制政.府,維護百姓權益!以子之矛,攻子之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