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孩子更聰明,從小不吃虧,玩這種玩具,不用花冤枉錢
最近寶媽小玉因為孩子的事情頭痛不已。幼兒園老師反映,兒子在學校上課的時候總是不認真聽講,三心二意。還小動作不斷,不僅自己不專心認真聽老師講,而且還打擾其他同學,擾亂課堂紀律。老師讓寶媽好好的教育一下自己的孩子,注意配合培養和提升孩子的專注力。
注意力不集中,原因多多
比如,孩子正在專心玩一個玩具的時候,父母總是問孩子渴了嗎?餓了嗎?要不要吃東西?
比如,孩子在看專心看繪本的時候,父母可能會問寶寶,要上廁所不?要喝水不?這講的什麼故事啊,看的這麼認真,給我講一講好不好?
孩子在用筆隨意塗鴉的時候,父母可能會擔心孩子將顏料塗的到處都是,或者塗到自己身上,就會阻止孩子玩下去,或者讓孩子玩其他玩具去。
諸如此類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能做的還有很多,並且還自認為是為了孩子好。殊不知,這樣做的結果是一次次打擾孩子打斷孩子,影響孩子的專注力,導致孩子的專注力一直得不到提升,並且還會有所下降。
如果你也是這樣的父母,那麼孩子不夠專注,做事兒三心二意,那麼你就不能一味的責怪孩子,應該好好的反省一下自身。
孩子專注力差,幾個提升方法要注意:
撲克牌換位
取三張不同的牌(去掉花牌),隨意排列於桌上,如從左到右依次是梅花2,黑桃3,方塊5、選取一張要記住的牌,如梅花2,讓她盯住這張牌,然後把三張牌倒扣在桌上,由家長隨意更換三張牌的位置,然後,讓她報出梅花2在哪兒。如她說猜對了,就勝,兩人輪換做遊戲。隨著能力的提高,家長可以增加難度,如增加牌的數量,變換牌的位置的次數和提高變換牌位置的速度。
傳悄悄話
根據家裡的實際情況,用悄悄話的形式對寶寶陳述一個事實,然後讓他用同樣的形式告訴另外的家人。比方說:“冰箱裡有西瓜和蘋果,沒有飲料”等,事後可以檢查正確率。一旦寶寶順利完成了任務,可以適當獎勵。對話的內容和長短可以不斷進行變化,例如開始的時候可以說:“叫爸爸給我一個蘋果”,當寶寶能順利完成後可以增加難度為“叫爸爸給我一個蘋果、一把小刀和一個碗”等。
智力訓練
走迷宮;找圖中所隱藏的動物;在一大堆雜亂無章的圖中找出一樣東西;找相似圖形中的異同(同中找異,異中找同);比較圖的大小長短;記住物品(在規定的時間內把一頁圖中的物品記住,然後合上書讓他報出來)。
玩益智玩具
比如:對於小寶寶,可以選一些磨耳朵的音樂早教類的玩具。大一點的孩子,可以挑選需要手眼協調的玩具鍛鍊他們的動手能力。
摺紙源於中國,傳到日本之後發展迅速,甚至成為一項“國粹”級別的藝術。在家庭教育中,日本的父母都很支持孩子玩摺紙。
看到這套小玩具,我都不敢相信這是紙做的,它們能蹦會跳,活靈活現,孩子見了歡呼雀躍,不肯撒手。
我也瞬間被種草。
企鵝爆彈,平面的紙殼,隨手一丟,立馬驚喜彈起
目前大陸已經引進了中文版——《驚掉下巴·中村開己動態紙玩具》。
令人驚喜的是,中文版改良後,紙模上有壓線,孩子上手一扣,就能輕鬆拼折。
這麼有趣的手工,孩子可以自己動手做出來!就太有吸引力了。
據我的經驗,只要能讓寶寶手頭忙起來,她就不會想去看電視,玩手機。
果然,買回來之後,我家寶寶和爸爸都搶著玩,一大一小都被拽回了現實。
想讓孩子放下電子產品,暗黑懲罰是下策,定規矩是中策,現實吸引才是標本兼治的上策。
如果你也有孩子長時間玩電子產品的顧慮,不妨試試這些紙機關,它會是那個把孩子拉回現實世界的好玩伴。
我總結了一下:
① 紙機關之所以好玩,首先是它給孩子帶來的視覺衝擊。
屏幕的一大吸引力不就是視覺衝擊嗎?色彩、畫面的切換,讓孩子停不下來。
但屏幕裡的東西,孩子看得到,摸不著。
而紙機關帶來的視覺衝擊,是孩子親手創作的!
你看,從簡簡單單的一張紙,孩子折折折,變成立體的了!
再扣上卡扣,裝上小機關,媽呀,動起來了!
這種從2D到3D的轉化,讓小卷兒驚喜地尖叫:媽媽,你看,南瓜裡蹦出一個馬車!
與其他玩具相比,它幫孩子打開了一個全新的世界。
② 咱們做家長的都希望孩子能從玩中學,玩紙機關能讓孩子學到什麼呢?
我最大的感受是,暗藏的小機關,能啟發孩子去觀察、探究。而科學探究,正是學習一切科學的基礎。
其次是思維的拓展。它引領孩子從平面,到立體,再到彈跳,孩子的空間推理和邏輯思維隨之一步步得到拓展。這對將來學幾何、物理都很有幫助。
拼折的過程,孩子會投入極大的耐心和熱情,專注力、圖解能力、動手能力都能得到提升,真正動手又動腦。
哇,鱷魚嘴裡居然藏著青蛙,哦不,是烏龜,哦不,是小鱷魚。
如果你想讓孩子放下手機,如果你想高質量陪娃,不妨試試紙機關,它會給你帶來多重驚喜。
之前朋友從日本揹回的原版,花了200多塊。大陸改良後多收錄了8個玩具,團購價居然才99.9元!
99.9元,製作18個紙玩具,一個才5塊多,也就一根冰棍的錢,就能讓孩子放下手機,開心暢玩好多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