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體育>

近期最震撼的消息,莫過於是約什·普里莫的事件了。

季前,馬刺管理層才剛執行約什·普里莫下個賽季的合約選擇權,但接著卻在前幾天,無預警地宣佈將他釋出。

“長遠來看,這個決定對球隊與約什·普里莫都是最好的。”

馬刺主教練R·C·布福德對外的公關稿是這麼說的,但是很多人卻並不認同這個說法,因為這個說法中,有許多不合理的地方。

約什·普里莫為何在馬刺的未來藍圖中

首先,約什·普里莫是馬刺去年用12順位選下來的球員,這個決定在當時引發不少人議論,因為當時的選秀預測,約什·普里莫大約落在首輪末到二輪初,提前這麼多順位將他納入麾下,不免讓人懷疑他是否真的這麼有潛力。

事實上,從他的新人賽季來看,出賽50場,場均5.8分、2.3籃板、1.6助攻表現歲是中規中矩,不過優勢的,是他今年也才不過20歲,有著巨大的成長空間,本季的四場比賽雖都是替補出賽,但是平均上場時間為23分鐘,比起上一季的19分鐘有些許的提升,顯示出球隊也逐漸地將球權釋出給約什·普里莫發揮,也顯示出球隊對他確實有著明確地培養計畫。

為一個準備釋出的球員做這麼多規劃?不管怎麼想,感覺都有點怪。

再者,本季的馬刺方針其實蠻明確的,就是重建。將原本的後場雙槍德里克·懷特和德章泰·穆雷拆掉,換來更多選秀權與未來資產,讓陣中的年輕小將承擔更多責任,為的就是測試誰是下一個階段球隊需要的綠葉,養足球隊的地板,等待選秀選進決定球隊天花板的潛力大物。

在這樣的環境下,任何年輕潛力對於馬刺來說都是珍貴的,怎麼會幾乎毫無預警地放棄才20歲的約什·普里莫呢?

最後,正如開頭說的,如果真的原先就打算釋出約什·普里莫,那又為何要提前執行下個賽季的選擇權呢?

“馬刺釋出約什·普里莫不是出於籃球原因,而是背後發生了更糟糕的事。”

而這一切,也在約什·普里莫出面發表聲明後水落石出。

心理健康的問題

“我知道大家都對此感到意外。”

“為了處理先前曾受到的創傷,我正在尋求幫助中。”

“我目前會花點時間,專注處理自己的心理健康。”

“希望未來能夠公開談論這個問題,幫助那些跟我有一樣問題的人。

“但在那天來臨之前,希望大家尊重我的隱私。”

NBA球員的心理健康,在近年來被拿出來廣泛討論,或許是因為社交平臺的興起,讓這些球員的一舉一動都被迫攤在Sunny下受大家公評,相較過去,球員們必須接受更多的負面評論,這些批評無形之中會造成球員的心理壓力,而這些壓力累積起來,就容易對心理健康產生影響,像詹姆斯就曾多次在季後賽期間關掉自己的社交平臺,阻絕外在信息的干擾。

由此可知,連許多成年的球員都不一定能接受,更何況是一個19歲就進入聯盟的年輕人?

如果事情到此為止,那或許就是另一起因為心理問題造成的遺憾。但接下來的爆料,卻讓整起事件又峰迴路轉了起來。

這件事情爆出來之後,聽到有些人抨擊約什·普里莫,認為他就是個變態,前面宣稱是心理問題,後面卻爆出如此“噁心”的暴露舉動,根本前後不一,甚至有避重就輕的脫罪嫌疑。

首先,暴露狂在醫學上的名稱為“露Y癖”,是透過將私密處呈現在大眾面前,藉由對方驚嚇的反應,來得到性滿足,進而達成抒發壓力與情緒的效果。

一般來說,當這些人在做暴露行為的時候,其實都是有意識的,也就是他們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甚至有些人事後會有懊悔的情緒,然而當壓力上來時,他們卻很難抑制暴露的衝動。

造成露Y癖的原因有很多,有的來自童年的創傷、有的來自與異性接觸的焦慮、有的則是來自性格特質、更有的來自與外在環境的壓力。

而且有研究顯示,露陰癖主要發病期為青年邁入成年的階段,由於一瞬間接受到太大的壓力,加上如果個性又偏向拘謹、壓抑與內向,導致無法有效地排解情緒,那麼身體便會偏向暴露的行為。

也就是說,壓力、性格、心智成熟與否都是“露Y癖”的元素,而約什·普里莫在進入聯盟前,給人的印象是他有著超齡的成熟度,原因是當同年齡的人容易血氣方剛、因為太想展現自己而在場上犯錯時,他在場上卻顯得安靜與內斂,如此強烈的對比也讓馬刺管理層極為深刻。

但如果安靜與內斂,是一味壓抑情緒的結果,那麼當今天接收的情緒超過自己所能容納的極限,就容易造成偏差的行為。

我並不是心理學家,也不敢斷定這一定就是約什·普里莫的病因,但是目前他的暴露行為,或許就是一種對外求助的訊號,我們該做的是給予他幫助,而非持續地抨擊他。

關於拉高選秀年齡的探討

這件事讓我想到之前知名退役球星賈巴爾曾提倡,聯盟應該拉高選秀的年齡限制,因為他認為在現行的19歲即可參與選秀的規定下,有許多大一的學生在唸了一年甚至半年後,就決定棄學進軍職業,這樣的行為是非常可惜的。

因為15到24歲,是青少年逐漸邁向成年人的重要門檻,在這個時期不論心智還是人品都還處在適應階段,如果沒有好的引導就提早進入社會,青少年的不成熟思想,很有可能因為商業世界的洗禮而扭曲變形,甚至做出很多以長期來看是傷害自己的行為。

“如果只關注運動賽場上的表現,那其他方面的發展與成就必將受限。”

“我很開心許多人以NBA為目標,但並不是因為這樣就得放棄大學學業。”

而賈巴爾認為大學教育的存在,是幫助青少年更順滑過渡到成年人的引導者,因此主張球員應該要念完大學,確立觀念之後再投身選秀。

但這樣的言論一出來,引發了一些人的反彈,他們的論點是,如果拉高選秀年限,相較於也是降低了他們的可能性。

畢竟,15到24歲不僅是心理的發展期,同時也是技術的發展期,在這個階段奠定的籃球動作與觀念,基本上就已經定型,未來可供調整的彈性也不大,如果錯過了銜接職業的黃金時期,那要在將來開發出能適應聯盟的技術,那難度無疑是相當巨大的。

因此,發展技術的可塑性,是這一派人的考量。

這邊並沒有要為約什·普里莫的行為開脫,畢竟就算事出有因,騷擾的行為就是不對,但還是希望他能在接受心理治療後,找到更健康的發洩方式,甚至真的能在之後如他所說,以他的經驗,幫助更多與他有相同困難的人。

7
最新評論
  • 為了抗癌,男子堅持吃下為狗驅蟲的“芬苯達唑”,後來如何了?
  • 一個月連勝3位隊友,孫穎莎背靠背拿2冠,還有人質疑世界第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