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往昔,中國男籃天時、地利、人和兵敗家門口,心痛不已;
看今朝,籃協改制、變天,臥薪嚐膽,尋求發展。
家門兵敗想必在眾球迷心裡,一個月前的男籃世界盃敗走賽場歷歷在目,坐擁東道主,不能再弱的小組對手,祖國70生日即臨等優勢因素下,中國男籃沒能完成既定目標,惜敗波蘭,脆敗委內瑞拉、奈及利亞最終只獲得第24名的成績,在亞洲對手中落後於伊朗,錯失了最佳也可能是唯一的拿到東京奧運會入場券的資格或將36年來首次無緣奧運大家庭。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失敗的過程和原因讓人不禁對中國男籃的未來心生擔憂和恐慌。可以看出目前的中國男籃拼勁有餘但無奈實力不濟,很多聯賽中風光無限、表現不俗的球員在國家隊大賽中可能連一分都難得。無緣奧運可能意味著未來幾年中國男籃沒有大賽可打,本就處在更新換代的年輕球隊,大賽歷練是多麼的重要,姚主席更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聯賽改制成了我們當前唯一切必須要做的舉措。
聯賽改制,臥薪嚐膽
政策一:工資帽設限
自2020-2021賽季,初始工資帽基準值為3600萬元,緩衝值為1200萬元,初始工資上限為4800萬元,下限為2400萬元。實際合同工資總支出超出工資帽上限或者低於下限,俱樂部要向聯盟繳納青訓調節費(比例逐漸遞增,2020-21調節費比例25%,2021-22比例50%,2022-23賽季起為100%)。其中單一球員最高工資限額為工資帽基準值的25%,2020-2021賽季為900萬元。
解讀:CBA開始限制薪水了,俱樂部再也不是想花多少就花多了,超出或者低於標準都將額外交給聯盟用來發展青訓。以往2000萬的大合同不會有了,躺著賺錢的大牌球員要另謀生計了,當然限薪不等於降薪,聯盟還出臺了一系列特殊條款用來獎勵表現突出的球員來彌補合同工資造成的損失,激勵、刺激球員們進步、拼搏。
政策二:新外援政策
自2020-2021賽季,CBA俱樂部可自主增加外援註冊最多4名外援,每場比賽最多報名2名,每支球隊外援上場最多2人,4節4人次,每節最多一人次。為保證聯賽平衡性和觀賞性,上賽季成績排名後四位球隊(八一隊除外),每支球隊外援上場最多2人,4節5人次,最後一節最多一人次。季後賽,不再允許新註冊外援和更換,所有球隊4節4人次。
解讀:限制外援稱王賽場,霸佔過多球權,靠外援改變比賽的狀況,給予國內球員更多球權和機會尤其是關鍵比賽、關鍵球的處理上。斯科拉曾建議過CBA應該放開對外援的限制,更優秀更多外援的加入可以提高聯賽水平和觀賞度,但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淮北則為枳,CBA不同於NBA和歐洲聯賽,中國球員的水平有限無法和外援競爭球權,球隊為了追求勝利和利益關鍵時刻還是會選擇外援,這樣大大減少了國內球員的鍛鍊機會尤其是外線球員的關鍵球能力,這就造成我們現在看到的關鍵時刻沒人敢拿球,沒人敢出手。
兩項舉措可謂對症下藥,有訊息姚主席早就提出這兩項政策,但關乎俱樂部利益和球員生計的政策實行起來難度較大,兵敗世界盃正是契機,希望俱樂部、球員、媒體等各界從業人士能夠將中國籃球的發展作為主線,可以不做額外貢獻但求不搗亂,我相信姚主席,相信中國籃球會越來越好,誰讓咱是中國隊球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