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體育>

大家好,在一週前的愛棋道(上海)第五屆友誼賽的報道中,我們曾提到,王煜輝老師和到場的三十多位棋童家長進行了長達4個小時的交流,元寶媽媽還對交流過程進行了全程視訊錄製。

回到北京後,王煜輝老師又回顧了一遍視訊內容,把交流活動中家長們提到的一些常見的共性問題以及解答內容整理成了文字稿,後續將分多期分享給大家~

問:如果想要在圍棋上學有所成,應該怎樣規劃,每天應投入多少時間?

煜輝:回答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先要去定義你心中的學有所成,也就是自己的目標究竟是什麼。我想,這個問題的答案應該會是千人千面的。

對於有些家長來說,達到上海5段就是學有所成,而對於有些家長來說,達到業餘1段水平就是學有所成,還有一部分家長可能會覺得,如果不能到職業棋手,那麼就是不能接受的事情。

我建議在座的各位家長,如果之前沒想過這個問題,那麼不妨都來思考一下自己心中的目標,之後再來追問自己,我給孩子定的目標究竟是剛性目標還是柔性目標,這個追問非常重要。

舉個例子來說,如果你給孩子定的目標是在他5年級的時候到達5段,那麼你不妨現在就問問自己,如果到時沒有達到,你是會讓他就此放棄,還是會支援他繼續學習(雖然可能時間會減少一些投入)如果是前者,那就可以理解為你定的是剛性目標,如果是後者,那就是柔性目標。

思考完了自己的目標,其實很大的程度上,家長也就知道在圍棋在自己心中的優先順序,也進一步知道時間投入的配比了。簡單來說,柔性目標更看重過程,剛性目標更偏向結果,這兩者相比較,我還是更推薦家長們在圍棋上制定的目標更加偏柔性(立志要做職業棋手的另當別論)。

現在回過頭來說說我的看法,我之所以希望大家給孩子制定的目標更偏柔性,是因為這樣的話,你的焦慮心就會大大的減少,陪伴孩子學圍棋的時候,也會不那麼痛苦。

有的家長可能想問,如果這樣的話,那孩子的學習不就等於是放羊了嗎,當然不是,我的意思是希望家長更關注孩子學習的過程,而不是隻盯著結果。

制定目標的意義在於給自己投入時間的配比找到一個支點,例如,如果你的目標是要儘快到達5段,那麼我建議你每週投入時間不要少於10小時,在此基礎上多多益善,你只要堅持投入這麼多時間,並且保證孩子在正確的路徑上認真的學習(例如堅持在愛棋道學習),那麼你可以放心,總有一天,這個目標就肯定會實現。這也是我常說的“日拱一卒,功不唐捐”的道理。

我想大多數家長都會認同,在實現自己目標的前提下,於時間維度上,早一點晚一點其實也沒那麼重要。

而如果你定的目標是剛性的,更關注結果而不是過程,也不能接受目標實現的時間有所延後,那麼在這個過程中,其實是很容易陷入焦慮的,也會時常感到痛苦。

例如有的家長會說,我就是想讓孩子在四年級到5段,之後就忙著小升初,以後也不下圍棋了,這樣的思維方式,是有一些“買櫝還珠”式的錯誤。

圍棋的價值,豈止是這一紙證書,它最大的價值應該是在修煉的過程中,讓孩子自己去體會人生的酸甜苦辣,體會成功與失敗,這些都是很有意義的事情。

佛教裡有一句話叫做“菩薩畏因,凡人畏果”這句話用在形容我們的焦慮心上,也是很有啟發意義的。

如果有一天你的孩子也開始變得緊張和焦慮,變得怕輸,變得不那麼喜歡下棋,那很有可能是您的焦慮心傳遞給了孩子,這樣的話,那可就違揹我們讓孩子學圍棋的初心了。

最後總結一下,要想回答好“如果想要在圍棋上學有所成,每天應投入多少時間?”這個問題,首先要先定好目標,然後再來規劃自己每天的投入時間,這之後,就是每天的堅持了。功夫下到了,成功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最新評論
  • 為了抗癌,男子堅持吃下為狗驅蟲的“芬苯達唑”,後來如何了?
  • 歐冠3戰積0分,這兩支球隊尷尬了,表現還不如捷克、比利時球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