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登州府知府範大人外出辦事的時候,從一條彎曲的小衚衕口路過。隱隱約約聽到了有女子哭泣的聲音,哭聲雖然很賣力,但內中並無悲傷的意味,倒像是有意裝出來的一樣。於是範大人就安排跟隨的官吏去詢問,看看怎麼回事。
官吏王某走進衚衕一看,原來是一位婦女在哭丈夫。婦女的丈夫剛剛因病去世,她年紀輕輕便成了寡婦,故而悲傷的哭了起來。範大人讓官吏仔細檢查了一下婦女丈夫的屍體,結果什麼也沒有發現,看來他丈夫真是病死的。如此,範大人一行便離開了。
後來王某回到家,把這件事告訴了妻子。妻子讓他仔細檢查一下死者的頭顱,八成能有新發現。那雖然是個男尊女卑的年代,但王某對妻子的建議並沒有當成一陣耳邊風。第二天上班後,他便帶人去了那個婦女家,結果一檢查還真有重大發現。
原來婦女的丈夫並非病死,而是被鋼針插入了腦中而死。婦女故意隱瞞丈夫的死因,看來她不是兇手就是同謀了。於是王某便將婦女逮捕,經過一番審訊終於審明瞭案件始末。一樁兇殺案就這樣被破獲了,要不是王某的妻子,或許那位丈夫就成了地下冤魂。
王某因此對自己的妻子甚是刮目相看,逢人就誇娶了位好夫人。後來王某將案件彙總,報告給了範知府。範知府就問王某是怎麼破案的,王某告訴範知府,多虧了妻子的幫助。範知府覺得好奇,於是就親自登門去王某家向他的妻子請教。
範知府先是重重的賞賜了王某的妻子,然後才向她請教。可是當問及此案時,王某的妻子卻說不出什麼高明的理由,不是故意轉移話題就是吞吞吐吐、語無倫次。範知府因此覺得很可疑,於是就讓王某的妻子和那位婦女一起審訊。結果在官府的大堂上,王某的妻子由於害怕,交待她曾經用這樣的方法殺過人。
王某的妻子原來結過一次婚,她的前夫是個酒鬼,經常虐待她。最後她實在忍受不了,於是趁前夫熟睡,用鋼針結束了他的生命。沒想到一樁兇殺案,最後成了兩樁。王某的妻子助其破獲殺人案,原來自己也是殺人犯。真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
後來王某的妻子和那位婦女,一起被判處了死刑。王某不想眼睜睜看著妻子被殺,於是重金賄賂了監斬官。在王某的暗箱操作下,妻子僥倖活了下來,不過從此要隱姓埋名了。王某愛自己的妻子,後來他把官辭了,與妻子一起隱居到了大山深處。
夫妻二人在大山深處過起了男耕女織的生活,經過一百多年的繁衍生息,到新中國成立前夕已經形成了一處小村落,建國前名叫忘俗谷,建國後改名為王家嶺。二十一世紀初,王家嶺共有男丁一百餘人,都是王某的後代。
王家嶺的男人不讀書也不做生意,只在大山裡本分務農,只與附近的幾個村子結親。不過建國後,王家嶺也開始做出改變,開始與大時代融合。前幾年王家嶺所在的大山被旅遊公司開發,這個小村莊便被拆遷,後來都搬到了城裡居住去了。
我一位同學是王家嶺的,這是聽他講的故事。聽了這個故事,我是五味雜陳。在那個男尊女卑的年代,王某算是個例外。他不僅愛自己的妻子,也不貪戀權力。當妻子蒙難,他義無反顧辭官與她隱居。這在當下,都是難得的愛情。
比起王某的愛情,我感觸更深的是,王某的妻子是殺過人,但也是被逼的。後來助官府破獲奇案,怎麼說也算是有立功表現,怎奈最後還是被判處死刑。範知府的做法,於法令而言是無可挑剔,但是於人性而言,在執行法令時,似乎有些機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