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故事>

最近,遠在東北的么舅王五來了兩通電話,讓老媽姐弟幾個傷了心。

第一通電話是打給老爸的,說表弟明年五一要結婚,請老家的親戚去參加婚禮。

果然,過了幾天,么舅又來了一通電話,說表弟過年就要結婚,找老家的哥哥姐姐們借點錢。這次,大家直接拒絕了。

看起來,老媽他們挺絕情,可為何會對這個離家三十多年的弟弟絕情呢?

這,還得從頭說起。

么舅王五是三十年多前離家出走到東北的,那時他才12歲。

40歲的外爺患病去世,除了大姐嫁人,還有哥姐四人上學的上學、掙工分的掙工分,全靠瘦弱的母親拉扯。

一家人擠在一間屋裡,生活十分艱難。王五二伯家的女兒遠嫁東北,剛好回來探親,看著外婆家的狀況,就偷偷問王五願不願意跟她去東北,說那邊如何如何好。12歲的王五以為外面真的很好,立刻就答應了。

當時外婆聽到這個事十分反對,直到臨走那天,外婆說:“五兒你不要走,家裡會好起來的。”

王五堅持要走,他說:“媽,我出去過好了,就回來看你。”

就這樣,那一年,外婆送走了年僅40歲的丈夫,又目送年僅12歲的小兒子離家。

後來家裡的情況慢慢好轉,一想到王五,外婆就會說:“要是五兒不走,挨一挨,現在的日子也好起來了。”

王五走後沒往家裡來過一封信,大家都以為他如他的父親一樣永遠不會再回來了,不是死別卻是生離。王五漸漸被大家遺忘了,只有他的母親和哥姐時常想起,就像懷念他的父親一樣。

多年後,那個把王五帶出去的堂姐又回來了,她說王五結婚了,並帶回了一張王五的結婚照。講述了王五在那邊的故事。

堂姐說:“王五剛出去的那幾年過得不好,跟了一戶人家,人家有兒有女的,沒拿王五當人看。吃不飽,穿不暖,他偷偷跑了。”說到這,那位堂姐抹起淚來,責備自己當初不該帶王五走。

外婆聽了,淚流滿面責備道:“喊他不去不去偏要去,說過了好日子回來看我,這輩子恐怕也看不上一眼了。”

“所幸的是,後來王五又跟了另一戶人家,那家五個女兒沒兒子,待王五不錯,現在和三女兒結婚了。”堂姐說。

過完年,堂姐又走了,走的時候她說:“王五有一天會回來的。”

從此,外婆有了盼頭,還常常拿著王五的照片給我們這些孫兒孫女講他小時候的事。

二十年後的一個春節,外婆終於等到了她的么兒回來。那年,王五已經32歲。

外婆家在當地是個大家族,聽說王五要回來,親戚朋友都高興得不得了。回來的那天,一大早親戚朋友就來家裡等著,直到天黑王五才到家。一下車,見到外婆便“咚”的一聲跪下,母子倆抱在一起哭得泣不成聲。

外婆邊哭邊責備王五:“你怎麼一走就是二十年,連個信都不寫回來,這輩子你是不是都不回來看我了……”王五也不停地哭著說:“媽,是我不孝。”他的大姐、二姐也撲上去抱在一起哭起來……

時隔二十年,對於老家的親戚朋友,王五大多已不認識。和母親、姐姐相認後,王五打量一番在場的親戚朋友,一臉茫然。那場景真如賀知章的《回鄉偶書》中寫的“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王五的兩個哥哥向他介紹在場的人,有幾個和王五年紀差不多的男人,尤為熱情。跟王五提起他們小時候一起玩耍的那些事兒,王五對老家及老家人的記憶僅僅停留在十二歲。聽著那幾個男人講述,兒時的那些片段在王五的腦海裡閃現。

王五離家時,只有大姐嫁了人。二十年後回家,幾個兄弟姐妹都有了自己的幸福小家。我們這些從未謀面的侄兒侄女,對王五的回來,早就充滿了期待。此時,王五站面前,我們卻怯生生的。大人教我們喊“舅舅”或“么爸”,都不好意思張口,最小的表妹甚至跑開躲了起來,但我們都知道他就是王五,我們的親人。

時隔二十年,王五終於回來和母親,和哥姐們相認了。

那一年是外婆家過得最高興的一個年。

過完年,王五又要走了,哥哥姐姐們都念著小弟一個人在外面不容易,都要表達一下心意,這個三千那個五千給王五湊了一筆不少的錢。

又過了兩年,王五又回來了,帶著他的妻兒回來了。走的時候,哥姐們自然又是竭盡所能表達心意了。

最近這十年,王五再沒回來過。

家裡發生了幾件大事,家裡的哥姐總希望王五能回來,但一次也沒回來。

七年前,王五的二姐夫患重病,被病痛折磨一年,王五是知道的,但直到去世也不曾回來。

兩年後,王五的二姐又患重病,好在經竭力救治,撿回了一條命,王五又沒回來。

漸漸,王五傷了老家人的心。儘管很多次,他喝醉酒後,打電話給母親,言語中表達著對親人的思念,卻沒有一次用行動來證明。

然而,親情又是這個世界上最難割捨的。儘管父輩們,嘴上說著不相信他,內心深處仍是掛念。

當接到第一通電話後,爸媽心裡經歷了一番鬥爭。老爸說:“他一個人在那邊這麼多年不容易,孩子結婚,我們還是要去。”老媽說:“心裡怪他,怨他,可誰叫他是我親弟弟。”

但當第二通借錢的電話打來時,父輩們都拒絕了。

前兩次,王五回來,老媽他們還年輕,也感到對弟弟虧欠,盡力給。現在,他們年齡都大了,各家有各家的難處,不是輕輕鬆鬆就能拿出幾萬的。反倒是王五,現在四十多歲,還完全有體力去掙。

父輩們一直盡力去愛這個遠方的弟弟,但一次又一次得不到迴應。

《禮記·曲禮上》中說:“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意思是說,別人給予自己的善意,應當作出友好的反應,否則不合乎禮節。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都是相互的,如果你只是想一味地索取,遲早會寒了對方的心。即便的有血緣的兄弟姐妹,也沒有義務一直對你好,都會將心比心。

最後,撈姐想說,人生路很長,永遠都不要透支別人對你的善意,否則就會自己把路走窄了。

6
最新評論
  • 短篇小說:凱里爸爸和媽媽做水軍被解僱了,上一次攻擊了僱主的爹
  • 7個情人與浪漫之夜(五十):風吹過石膏陶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