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豐縣城的恩江河畔,風景秀麗,那裡的恩江古城,美輪美奐,亭臺樓閣,古樸典雅,古橋白塔,蔚為壯觀!尤其值得我們回味的是,這裡居然流傳著四個施恩報恩的故事,讓後人感慨萬千!
恩江河畔/劉浩軍攝影
廬前遺鹿虎報恩
相傳東漢時永豐有個叫歐寶(亦稱歐陽寶)的人,其父死後葬在裡中,他在墓旁結廬守孝。有一天,裡中人狩獵,從叢林中趕出一隻懷孕的母虎。母虎慌慌張張逃進了歐寶的茅廬,在歐寶面前下跪求救。歐寶出廬,見遠處獵人追來,立即明白此虎乃獵人追擊的物件,於是急忙回廬,用蓑衣將虎蓋住。獵人追來,問歐寶:“你看見一隻老虎嗎?”歐寶隨手向西邊一指說:“老虎朝那邊逃跑了。”獵人信以為真,朝歐寶指的方向繼續追趕。獵人遠去,母虎脫險,跪地三拜離去,返回叢林。3天后,母虎銜來一隻白鹿,放在歐寶廬前,以示報恩,歐寶深受感動和啟發,更加懷念父親的養育之恩,用江水把鹿肉煮熟,供奉在父親墓前祭祀父親。此事傳開後,裡中人深受教育和感染,激起了裡中人的報恩之心,讓人們明白了一個重要道理:既然作為動物的老虎都有報恩之舉,那麼我們人類更要常懷感恩之心。為紀念母虎報恩和歐寶的盡孝之舉,更為了教育子孫後代,人們把裡中改稱“報恩裡”,設鎮後又稱報恩鎮(即今天的恩江鎮)。
恩江夜色/曾健攝影
侍郎廬墓祀恩母
唐朝天寶年間(742—755年),山東有一中書侍郎,名徐全,字安正,為官清廉,一身正氣,因向朝廷進言安祿山有野心,不宜擁有重兵,宰相李林甫專權誤國,皇帝聽了不悅,認為他在挑撥君臣關係,於是貶徐為吉州刺史,徐全致仕(退休)後定居在今永豐恩江鎮天保村東坊徐家。不久,其母侯氏病逝,徐將母親亦葬在當年歐寶葬父之處即今永叔公園一帶,徐全念母養育之恩,在此築廬舍為母守墓,期滿三年後,改廬舍為寺,因此地名“報恩鎮”,故寺亦名“報恩寺”。此寺於元朝時倒塌,到明朝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徐氏後裔又重建了報恩寺(今廢),並在寺右側建造了報恩寺塔。此塔九級四面,雄偉壯觀,塔的東面從第2至第9層,均設有小神龕,其餘3面,僅二、三兩層設有神龕。尤為奇特的是,該塔建造過程中,故意將塔身建得微微向南傾斜,這是因為夏季暴風雨多,且往往從這個方向襲來,塔身微微傾斜,更能頂住狂風暴雨的襲擊,人們戲稱此塔為永豐的“比薩斜塔”。古代勞動人民考慮如此周密,真是難能可貴!此塔今天仍然屹立於恩江北岸的永叔公園內;1959年被列為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圖源百度圖片
太后謝恩易江名
據宋代有關史書記載:北宋哲宗紹聖年間(公元1094—1097年),皇后孟氏之女福慶公主偶染一病,經宮廷御醫多方診治,服藥無數,卻未見好轉,只好請道士以符咒求神之術求其康復。孟皇后把這件事情稟告宋哲宗。哲宗認為“此人之常情耳”,也表示贊同。而與孟皇后爭寵的皇妃劉婕妤則有意歪曲事實,誣告孟皇后實為自己請了養母聽宣夫人燕氏和尼姑法端禱祠求福。哲宗聞之,怒不可遏,下令捉拿,將孟後打入冷宮,還捕押涉案太監、宮女30人,並施以酷刑,毀肢割舌,殘酷不堪。後又命令監察御史董敦逸[吉州永豐流坑村(今屬樂安)人]將案子復錄一次,以示其秉公辦事。
董敦逸瞭解事實真相和哲宗寵愛劉皇妃已勝過孟皇后的事實後,不忍心將案子維持原判上報,出於良知和正義,他不顧權勢、奸臣的反對和威脅,冒著遭貶丟官甚至掉腦袋的危險,毅然上書懇切陣詞,實事求是為孟後申述其冤。他說:“中宮之廢,事有所思,情有可察,臣嘗閱錄其獄,恐得罪天下”。哲宗因董敦逸違其意而“讀之怒”,加上奸臣蔡卞、蔡京等人從旁誹謗,“欲加重貶,”幸得章淳、曾布等大臣極力勸阻,為之申辯,才得以從輕發落。紹聖四年(公元1097年),借他事將其調至興國軍(興國:今湖北陽新;知軍:宋代主持地方軍隊和民政事務的官)。孟皇后也因董敦逸的秉公執法而恢復了“中宮”娘娘的尊位,從輕貶居瑤華宮。此時史稱“瑤華秘獄”。
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哲宗駕崩,徽宗繼位,下詔復尊孟皇后為元佑皇后,後又被尊為隆佑太后。南宋高宗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金兵大舉南侵,奪取臨安(今杭州),孟後與高宗在混戰中被衝散,在殿前參軍(皇帝的軍事參謀)何維貞(今江西樂安望仙人)的護衛下,孟後與六宮宗室西逃,經江西永豐乘船前往今江西樂安望仙避難。一天,在金兵追趕下,孟後一行來到吉水縣境內從永豐順流而下的文江下游與贛江交匯處,孟後指著從東而來注入贛江的文江問身邊侍臣:“東水發源何處?”何維貞回答說:“從董敦逸家門前來。”孟後聞之,望著滔滔不息的河水,回首往事,不禁思緒萬千,感慨不已。於是,命身邊侍臣取金盃舀河水一杯,她接過金盃一飲而盡,感恩之情油然而生:“董御史,是吾大恩人也,飲此水以報之”。從此,文江便改名為“恩江”,並沿用至今。後來,永豐縣城“報恩鎮”也因此改名為“恩江鎮”。
據說,當天夜晚,孟後夢見業已去世多年的恩公董敦逸仍身著朝服,銀鬚飄飄,神采奕奕,叩謝太后飲水之恩。
恩江鎮/李忠慶攝影
大師斷臂募橋資
據史書記載,恩江古橋北段稱濟川橋,南段稱平政橋,最早建於元朝至元年間(1264—1294年),一開始為王輝捐田400畝建浮橋,後來經常被水沖毀,給行人帶來諸多不便。明萬曆十七年即公元1589年,改為木橋,至今腐朽不堪。順治十七年(1660年),縣令鄧秉垣決定先將北段即濟川橋改建成石橋,然而建橋資金奇缺。據傳,當時廬陵(古代吉安)青原山智元和尚(即宏濟大師)雲遊至永豐,聞知此事,為了感動社會人士捐資建橋,便自斷一手臂,並託斷臂募化三個月,匯聚千金,用於建橋。橋成,智元悄然離縣。縣人念智元恩德,建“宏濟庵”於橋頭,並塑智元像於庵中,以識不忘。後來,智元得知,返回回鄉而去。
這些故事,感人肺腑,恰似廬陵文化中幾朵瑰麗的奇葩,體現了中華民族“知恩圖報”、“有恩必謝”、不忘恩德和無私奉獻的優良傳統,讓後人回味無窮;對今天弘揚傳統文化和旅遊開發有著重要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