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故事>

我26歲嫁到夫家,公婆一家人很勤勞樸實,婆婆不僅自己種了四畝良田,還承包了一個大水塘養魚了,公婆還經常利用閒暇時間,到山上砍柴賣錢,餵雞餵鴨,家裡交給他們,我很放心。我和丈夫一起在鎮上開了一家油條店,每天早上5點鐘就起來做油條,賣早餐,煮豆漿;雖然很辛苦,但是日子過得很踏實,每天算下來能夠賺幾百塊錢,我們已經很滿足了。

我是常回家看望我娘,我爹孃是土生土長的農民,一輩子跟泥土為伍,家境貧寒,父親因為小時候生了一場小兒麻痺症,沒有錢治,所以右胳膊關節殘疾,右手臂彎曲不能幹活,家裡大大小小的活都是母親在幹。老父親為了供我和弟弟讀書,每到農閒的時候,都會拿著他的二胡賣藝,父親的二胡拉得很好聽,他經常用手指撥動著琴絃,拿出清脆而富有彈性的旋律,用一首首憂傷的旋律打動著行人的心。

那時候父親不知道走爛了多少鞋子,每天就帶著兩個冷饅頭,餓了就吃饅頭,渴了就問別人討一碗水喝,老父親就是靠著靠著走街串巷賣藝,賺來的錢,供我哥哥讀了大學,還將我養育成人。父親揹著袋子,天不亮就去了十里八村,開始踏上賣藝賺錢的路,每到太陽西沉的時候,父親才能回來,身後還是揹著一個沉甸甸的揹包,裡面有一毛兩毛五毛一塊的零錢,我和哥哥歡喜的守著父親數錢,有時候一天最多能夠掙40塊錢。

現在哥哥已經成家,家裡條件也好了起來,所以聽到母親病了,我很擔心,我很想回去看望母親,但是丈夫卻說:“你嫁來我家,事事要以我們家為重,你們家還有你哥和你嫂子,不用太擔心,先跟我一起去看咱媽吧!”我就這樣猶豫了一下,想著婆婆平時對我很不錯,最後用心煮了一鍋雞湯,裝在保溫盒子裡面,我跟著丈夫一起去醫院看望婆婆了,路上心裡還是有些不高興了,時刻惦記著我母親的病情,看見丈夫對婆婆那麼關心,對我媽的病情卻是不聞不問,我還是有些不舒服。

結果還沒有走到病房門口就聽到熟悉的二泉印月的聲音。我心裡一咯噔,難道是父親來了?走進去一看,果然原來婆婆,把我媽接到鎮上來住院了。婆婆的病床和我媽的病床挨在一起,兩家的老人正有說有笑,父親在病房裡面拉唱二胡,病房裡的病人都熱烈的鼓掌,父親的手藝還是一點都沒有變!看到這溫馨而幸福的一幕,我開心的笑了。丈夫說:“看吧,給你一個驚喜,我今天偷偷開車把岳母娘和老岳父接過來的;還是城裡的醫院,條件好一些,他們在這裡看病我們也能放心一些!

我的眼睛溼了,我和丈夫在家裡準備了一大桌子好吃的,婆婆和我媽的病好了,我把他們都接過來,酒席上,我抱著婆婆和我媽哭了。

6
  • 短篇小說:凱里爸爸和媽媽做水軍被解僱了,上一次攻擊了僱主的爹
  • 北漂故事(四)——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