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故事>

北漂故事(四)——吃

吃喝嫖賭後兩樣不能沾,吃與喝倒是能說說。範總今天不說歷史,咱們聊聊這些年我在北京吃過的東西,聊聊與吃有關的人和事。北京的喝咱們有機會再說。我自認是個吃貨,壓力大的時候喜歡吃東西減壓,也難怪這些年平均每年長十斤肉。(ps:現在我在一個河北小城裡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學校教書,想吃學校外邊的飯,打車往東往西都得走五公里左右。每週出去哪怕吃一碗麵,也是很好地減壓方式了。)

一、知識分子必須要與貧下中民緊密結合在一起

剛來北京的時候,我住在雙橋一帶。因為那邊比較偏僻,吃的倒是不少,我印象深刻的有一家南方人開的蓋飯快餐店。十四塊錢來一份西紅柿雞蛋蓋飯,再來一個正新大雞排,這一天找工作的疲憊一掃而光。不想在店裡吃了,沒問題,咱們等到晚上,小區門口小吃攤就出來了,麻辣燙、生蠔粉絲、雞蛋灌餅……都成了照亮夜歸人心中的一盞燈,一盞驅除飢餓與黑暗的燈。或者小區門口裡的小超市,買十塊錢的涼拌菜,四塊錢的大餅,就和就和就能填飽了肚子。畢竟只有吃飽了才能有力氣面對成年人世界中的所有不容易。

從雙橋搬走,來到朝陽區花家地,這邊地處望京SOHO附近,小吃攤沒有了,便宜的蓋飯也沒有了,生活壓力直線上升。剛來北京,身上沒什麼積蓄,也不好意思向家裡開口要。咋辦?扛著,只有扛著。

去阜通地鐵站附近吃了一份木須肉蓋飯,17,心中直呼太貴了。這就是北漂的代價。範總多年吃蓋飯的經驗,木須肉蓋飯是最最推薦的,營養均衡且不怎麼油膩,價格適中,就算是廚師水平再低,也不會做的很難吃。回鍋肉、魚香肉絲不推薦,太油且沒啥肉。燒茄子少吃,太油、太甜。其它諸如:土豆牛肉、溜肥腸等高價蓋飯也不推薦,平時都沒人吃,你點一回,廚師還得想想怎麼做,食材估計在冰箱也凍了幾個世紀了。

小區裡有一家山西削麵館,說是削麵館,裡邊你能想象到的小吃都有,以蓋飯、削麵為主,削麵旁邊還有家桂林米粉,除了鹹,沒別的。我發現,北京的山西削麵館遍佈全城,大有與蘭州拉麵、黃燜雞米飯、沙縣小吃抗衡的架勢。這點還是很佩服善於做生意的山西人。每當我上完課,揹著書包在麵館和一幫民工兄弟擠在山西削麵吃麵時,我真感覺到知識分子和貧下中農緊緊地結合在了一起。

想省點錢又要有營養去哪?蘭州拉麵!一碗麵啥都不要,多放香菜和蔥花,碳水、蛋白質、維生素都有了。想吃的有點bigger?711或者各種便利店!但是貴!不過話說回來,便利店裡的炒菜確實味道還可以,711裡的土豆牛肉、豆角五花肉都挺好吃,就是米飯太少了。

想吃的再有點bigger?各種品牌連鎖快餐店!肯德基、麥當勞、吉野家、真功夫、美國加州牛肉麵等。(pps:上排名均由範總主觀推測,並且按實惠程度排名。)小時候遙不可及的高階貨,竟然成了填飽肚子的快餐,我們的生活水平真是提高了!擼起袖子加油幹,決勝全面小康看來就在眼前了!肯德基尷尬的地方在於,一份單人餐不夠吃,一份雙人餐吃不了。不想買它的高價可樂吧,太鹹。買吧,又覺得不實惠。這又何嘗不像我們的人生呢?30歲了,說你年輕,你覺得幼稚,說你成熟,你又不承認自己老。

去年一哥們兒——老陳,搬到了立水橋一帶,在這邊又吃了一段時間。立水橋地處朝陽區和昌平區的交界,有點三不管的意思。大量北漂的人聚居於此,小吃、飯店比較多,城管有時也鞭長莫及。總之,好吃的東西比朝陽區多。

每到週末,坐地鐵13號線,立水橋B2下車,先來一個永順炸雞,這可是北京少有好吃的東西,再去旁邊沙縣小吃來兩份最便宜的素飯(ppps:就是米飯、一些菜葉和兩塊豆乾),大快朵頤一頓,爽!或者來一碗正宗的河南羊湯燴麵,加兩個燒餅,爽!夏天到了,叫兩個北漂的哥們,再來二斤順義產的青島生啤酒,十幾塊錢冷盤、拌點豬耳朵、兩碗刀削麵,人生、理想、事業盡在眼前。吃過之後,睡一覺,明天還得為北京的房租,不!是北京的房東,繼續拼啊。

不推薦吃啥?各種老北京小吃以及各種打著老北京旗號的小吃,以及旅遊區的食物。(pppps:唯一能吃的是姚記炒肝裡的包子,且不能多吃。)基本又貴又不能作為工作餐。滷煮?除了咸和油膩沒別的。豆汁焦圈?除了難吃沒別的。其他的小吃除了貴,沒別的!要是旅遊來吃,另當別論,就當給自己一個人生經歷吧。

二、自助人生

來北京前就喜歡吃自助餐,從19一位的吃到49一位,這在河北已經很貴了。無外乎一個電烤爐墊張紙,再淋點油,烤一些合成肉片。價格的高低取決於是否有飲料、水果和廉價海鮮。到北京以後,自助也不過如此,只不過上述自助餐已經變成69一位了。剛到北京的第一頓晚飯就是老陳請我吃的合成肉自助,名字好像叫鐵木真。那頓飯和河北的相比沒什麼不同,只是老陳那句話我記憶猶新——北京,可不好混啊!

我在北京的工作逐漸有了起色,收入慢慢增加,不在滿足於合成肉自助和好倫哥等菜市場一般的自助——太鬧騰。開始從某團上找貴一些的自助餐。巴西烤肉是第一次吃人均一百以上的自助餐,確實好吃、確實沒有合成肉、確實沒有搶西瓜片的成年人、確實沒有下手抓食物的老年人、確實也沒有大喊大叫的小孩子。我一哥們當時的創業專案貌似談成了,原諒我用了貌似這個詞,他請我吃了一頓日式燒肉自助,人均將近兩百,飯店對面就是華誼兄弟和大使館。那一瞬間真感覺,嗯!有錢真好。那頓飯後,我才知道,自助餐還有菜譜,還能點東西上菜。我對面的老陳激動地和我說這創業規劃和未來的工資——一個月三萬五還有七八千的保險!還說要請我去豐澤園吃海參。但這麼高的工資能拿幾個月呢?我不得而知。這樣的高工資老陳還真沒拿幾個月。我們也再沒有吃過那麼貴的自助餐了,也沒去成豐澤園。轉而經常聚在大屯路東的一家美食城裡,看著來來往往的西服革履,不禁感慨,這才是屬於我們的。

三、高階大氣上檔次

來北京這幾年,頂級的餐飲會所沒吃過。無數次在雍和宮對面的京兆尹路過,也沒敢進去翻翻菜譜,畢竟這可是米其林級別餐廳。想吃米其林的話,大家可以用在家用豆漿試著煮一包泡麵,相信我,沒錯的。

要說我吃過比較高階的餐廳,國貿附近的一家新疆燒烤值得推薦。想想吧,國貿附近的燒烤,還是新疆空運食材,確實好吃,也確實貴。人均消費兩百,還沒吃飽。對了,老陳那會一個月四千五,還請的客。

那年春天,北京還沒有疫情。四季民福的那頓飯,我記憶猶新。貝勒爺烤肉、荷塘小炒、烤鴨。那是我至今也是唯一一次吃完飯店的東西很舒服,不感覺噁心。餐桌上,服務員的殷勤讓我有些手足無措,出門看著飛馳而過的法拉利,我也有些手足無措。北京,到底是誰的北京???

四、低調奢華有內涵

除了大隱隱於市的大飯店,北京還有些小隱隱於野的美食。18年末,壓力倍增,想起網上有個網紅餐廳葫蘆娃火鍋,遂叫上老陳一同前往,那天週三,工作日。誰料,剛下午六點半,場面就異常火爆,店裡工作人員勸我們說,不建議等了。直到19年末,熱度下去點了,才吃上這一口,現在社會流量就是錢!

那天沒吃上葫蘆娃,遂走到了積水潭附近的老馮燒烤,主打的烤羊蠍子倒是不推薦,太乾,且貴,乾隆白菜推薦。衚衕裡的飯館往往沒衛生間,想方便只能出門頂著寒風找公共衛生間了。有時候看著穿著秋褲上廁所的北京土著,心生感慨——北京誰也不好混啊!

我之前在北京幹課外輔導,自然有不少老北京土著學生。饞嘴了,問問他們。有個學生向我推薦東城的李記白水羊頭不錯,吃了一頓,確實香,適合就酒。出來發現,對面竟是廣渠門中學——九十年代宏志班的故事就是從這出來的。也不知道當初那些沒有富爸爸的學生們,現在成了富爸爸沒有???

五、一場風花雪月的事

去年冬,各種壓力隨之而來,遂過了一個醉生夢死的冬天。每週我都和老陳或聚於雍和宮祈福,或到一酒館喝酒暢聊,因為喝完才能暫時睡一會。那天逛完頤和園,北交大的紅果園餐廳滿員,想著要不去北大吃點?誰料門口保安森嚴——北大已經不是2012年的北大了。騎車直奔五道口。想吃點韓國火鍋,也是沒位置——北京大學生的消費能力真強啊。五道口這邊各種大學聚集,美食自然不少。當然,賓館也不少。誤打誤撞去了一家串串香——攀成鋼。

後記

北京的吃整體上說沒什麼太多說的,因為好吃的小吃太少了,畢竟人們吃是為了活著而不是生活。這兩年小攤越來越少了,北京生活的壓力越來越大,北京變得越來越陌生。更重要的是在一起吃東西的人。你說呢???

7
最新評論
  • 短篇小說:凱里爸爸和媽媽做水軍被解僱了,上一次攻擊了僱主的爹
  • 我想收回說過的話,不知你是否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