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兩個農村娃進城的故事
老家村中有兩戶人家,都有一個孩子,東邊這家是男孩,西邊這家是女孩,姑且叫男孩為M弟,女孩叫F妹。
M弟是最傳統的農村孩子,下河撈魚,上樹掏鳥窩,玩得不亦樂乎,是人見人怕的調皮鬼,到了15歲初中畢業後,就沒上高中,跟著一個遠房叔叔學了木工手藝,幾年後就去上海,跟著一個親戚的工程隊做裝修,因為比較能吃苦,從08年開始收入就比較高,每個月能拿七八千。
三年後開著一輛桑塔納回去,到了村子了很風光,大家都說M弟能耐了。
再說F妹,她其實讀書天賦一般,但就是不喜歡下地幹農活,因為天生害怕螞蟥、泥鰍什麼的,所以沒少被家裡罵。後來她覺得要想逃離螞蟥、泥鰍什麼的,唯一的方法就是讀書出去,所以就一門心思地撲在學習上,勉強考上了縣重點高中。到了高中後依然學習效果一般,高考時只夠大專的分數線,她不甘心,就死磨活磨地要復讀一年。家裡因為只有她一個女孩,最後還是沒辦法,讓她復讀一年。第二年她終於考上了南京的一家師範學校。
畢業後,她就留在南京,做了一名小學老師,和男朋友兩家湊錢付了首付買了房子,按她的說法,就是終於不用再和螞蟥、泥鰍打交道了。
M弟後來也來到南京,他帶了幾個老鄉一起做家裝工程,前面一年還挺順利的,第二年的時候因為裝修的時候出了點事故,賠付了不少錢,不過後來就算是比較順利了,業績一下子上去了,年入百萬,也是妥妥的成功人士了。但也染上了成功人士的毛病,離了兩次婚,投資了幾個專案都失敗了,最近一年又和髮妻復婚,老老實實幹裝修,日子也穩定下來。
F妹的生活波瀾不驚,就是結婚、生子、做班主任,老公在醫院,兩人都非常忙,日子也充實而溫馨。
他們兩個本身的故事就是這樣,這是兩條很典型的農村孩子進城記,不過在他們各自的奮鬥過程中,父母的壓力就完全不一樣了。
在學生階段,M弟和F妹的父母對孩子的學習態度差不多:如果孩子能讀書,就儘量創造條件讓他們讀,如果讀不了書,那就早點工作,反正現在這個時代也餓不死人。
不同的是,F妹的父母更操心一些,他們覺得F妹比起其他農村孩子更“嬌生慣養”,吃不了農村的苦,而且高考失敗後還軟磨硬泡要復讀,如果再考不上,不僅耽誤一年時間,在村子裡面也很沒面子。那段時間,他們的壓力確實很大,直到F妹考上師範才鬆了一口氣。
進入社會後,M弟那幾年的成功人士的生活則讓他老爹老媽操碎了心,兒子離婚後,兩個孫子都扔在老兩口那裡,對他們來說,壓力和煩惱非常大,三年時間,兩人頭髮都白了,直到兒子復婚,將孫子和老兩口接到南京去,他倆才算安定下來。
不同的進城路,父母不同的操心壓力
評價孩子的一生就是父母操心的一生,即使你家孩子60歲了,一旦你聽說他/她被欺負了,你都會掄起柺杖衝上去保護他/她,你心中容不得他們受一點委屈。一旦他們受委屈了,你比他們自己更難受。
F妹最讓父母操心的階段就是關於農活與讀書的衝突,父母也憤怒過,最後還是選擇了讓她再復讀一年,之後F妹就沒怎麼讓父母操心過。
M弟則一直是個調皮鬼,即使是最輝煌的那幾年,父母也一直擔心他在工程中受傷(木工最容易傷到手指),後來離婚與投資失敗後,父母更是操心,壓力很大(村子中的閒言碎語也造成了很大的輿論壓力)。
對比起來看,“讓孩子一直讀書和學習,最終留在城市”這條進城路對父母來說更平緩,煩心的事情更少一些。
無論精神上還是物質上,學習是最低成本的投資
為什麼講這個故事?前幾天寫了個關於六年級學生是否有必要衝名校的帖子《到了初中回頭看:六年級小升初是否要衝名校》,很多家長留了言,部分家長的意思是:
我孩子學習成績一般,沒有那個必要衝名校。與其花這麼多時間衝名校,還不一定能上,不如培養點其他的素質教育。知易行難,這條路不好走。我的建議都是:無論現在成績如何,都建議衝名校,結果很重要,但是過程更重要。
主要有幾個原因:
1、衝名校就是一次“小中考”的演練,讓孩子提前瞭解未來的壓力和競爭
為什麼說是“小中考”而不是“小高考”呢,因為中考的競爭程度更激烈,例如南京有一半的孩子是上不了高中的(只能上中專等),中考是他們人生中最大的一道門檻。
2、在這個過程中,將小學的知識徹底融合起來,並且適當擴充套件,為未來進入初中打好基礎
例如擴充套件的一些傳統文化、哲學思維、邏輯推理的知識,對以後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
3、這個階段孩子吃點苦,是人生中價效比最高的收穫
有一個人生挫折與成本的曲線,前期遇到挫折的恢復成本非常低,到了成年和中年之後遇到挫折後可能翻不了身,簡單說就是“越早嚐到苦頭,人生就越有韌性和智慧”。
壓力越早,未來越強
對於父母來說,如果孩子在學生階段,能夠走得越遠,那麼他們以後人生中收穫即則越大,遭受的無謂挫折就相對越少,而做父母的,操心的事情也就越少。
那麼推動孩子衝名校、感受一些有益的壓力和競爭,就是一件最具價值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