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輛馬車停在了一家專門做抵押的商鋪前,從車上走下一名衣冠楚楚穿著華麗的客人,找到商鋪掌櫃的,說是要拿一對兒金手鐲抵押換錢。
商鋪掌櫃的仔仔細細地看了半晌,確實是金手鐲無誤,上秤一秤,每個各重五兩,便問客人打算抵押多少錢。
客人說要抵押銅錢五百貫,掌櫃的則覺得要價有點高了,經過你來我往一番討價還價,兩人最終敲定,手鐲抵押三百貫銅錢。
因為北方地區大多不會直接拿銅錢交易,而是喜歡使用私人銀號出的錢帖,掌櫃的如數支付了三百貫錢帖給客人。
那客人走後,商鋪旁邊躺著的一名乞丐站了起來,脫下身上的破棉襖找到掌櫃的,說是要拿破棉襖抵押二十貫銅錢。
掌櫃的看這乞丐說這種瘋話,氣不打一處來,吩咐夥計把他往外轟。
這時候乞丐笑著說:“假的金手鐲都可以抵三百貫銅錢,我這棉襖雖說有點破,可也不是一般的棉襖,怎麼就不值二十貫?”
掌櫃的一聽這話,立刻拿出剛才收的那對金手鐲仔細檢驗。哎呦喂,剛才只顧著討價還價了,手鐲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讓那名客人給調了包了。
掌櫃的趕緊問乞丐是怎麼知道的,乞丐說道:“我認得那人,是個有名的騙子手,我知道他住在哪!”
掌櫃的願意給乞丐兩貫錢,讓他帶自己去找騙子。乞丐見到錢,欣然答應。
掌櫃的跟著乞丐沒走多久,果然在一所宅子門前看到,剛才那名客人乘坐的馬車就停在門外。乞丐遠遠的給掌櫃的指了指,拿上兩貫銅錢便溜走了。
店鋪掌櫃立刻衝進門去,卻看到那名客人正與好幾個看上去像是達官貴人打扮的人在一起喝酒。
掌櫃的怕驚動其他客人,便找到店主,讓下人把那名客人喊了出來。那名客人出來以後,掌櫃的立即趕上前去抓住他的袖子,說他是個騙子。
那名客人說:“我的手鐲要是假的,你怎麼會願意抵押三百貫。再說了,當時在你店裡已經驗明,錢貨兩清,明明是你把我的鐲子調換了,到我這裡來訛詐。”
兩人爭執不休,聲量也越來越大,驚動了房間裡的客人,都出來看熱鬧。
一名看著明顯像是官員的人聽到了二人的爭執,便把二人拉進房間,笑著對那名客人說道:“我們這樣的人,寧可吃點虧,也不佔人便宜,怎能跟這些市井之徒計較,有失官體。老兄你的錢不是還沒花嗎?還給他不就是了。”
那名客人聽了,老大不願意,可是又礙於這位的勸說,便拿出那三百貫銅錢的錢帖,換回了一副金手鐲。
掌櫃的拿到三百貫錢帖,高高興興的回了鋪子。等到稍晚些時候拿著錢帖去銀號取錢,銀號說先前已經有人拿著錢帖把上面的錢取走了。
掌櫃的不信,大銀號為證清白,拿出一張錢帖給掌櫃。掌櫃的拿出手中的錢帖一對比,發現自己手裡這張明顯是善於臨摹的好手描摹的。
掌櫃的又回到那名客人的住處,可哪還有半個人影,而乞丐也早就無影無蹤了。
本故事出自《客窗閒話》,與奇騙的情節幾乎一樣,只是騙子最後的脫身稍有不同。
這裡的客人、官員、乞丐明顯都是一夥的,但令人不解的是,已經用調包計騙得三百貫銅錢,而且也已經成功脫身,為什麼還要設計讓乞丐再騙兩貫錢?
難道就為了多騙取這兩貫錢外加騙回假手鐲道具?亦或者為了騙局更精彩一些,以顯示自己手段高明?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