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故事>

早早地去看了《少年的你》,從影院出來的時候,感覺呼吸都帶著涼氣。

我見過校園暴力的,其實,每個學生都見過的。

施暴者,被施暴者,還有旁觀者,誰都逃不過這三個角色。

魏萊屬於施暴者。

天使面孔,惡魔心腸,說的就是她。

她是整部電影中,最讓我毛骨悚然的一個人,她令人膽寒在作惡而不知惡。

她欺凌胡小蝶,欺凌陳念,似乎沒有什麼必須的理由,她想欺凌,於是就這麼做了,在她眼中,她們站在底端,不過是螻蟻。

她並不覺得自己是錯的,所以她的神情一直保持著一種詭異的天真。

逼死胡小蝶之後,也沒有任何愧疚感。

我一直在想,為什麼會有這樣可怕的人,不知善惡,不辨是非。

直到那一場審訊,我終於窺到了魏萊不一樣的表情。

當警察說要打電話給她媽媽的時候,她有恃無恐的表情,終於慌張了,她甚至感到憤怒和生氣。

警察去了魏萊家中,鏡頭轉過魏萊的家中擺設,很多獎盃,成績優異,看得出來,她是個精英家庭的女兒。

魏萊的媽媽穿著得體,挺直著背,義正言辭地說:魏萊還是個孩子。

嗯,還是個孩子,一個以施加校園暴力為樂的孩子。

魏萊媽媽沒有任何愧疚感,反怪魏萊的同學和警察。而坐在旁邊的魏萊,得意地看著警察。

那一刻,她們兩個似乎重合了。

魏萊的媽媽像是成年版的魏萊,或者說,魏萊是少年版的魏萊媽媽。

電影到後半部分,魏萊求著陳念別報警,她哭著說因為復讀,爸爸已經一年沒有和她說話了。

僅僅因為復讀,就能一年不說話。

偽善的媽媽,冷漠的爸爸。

這樣的爸媽,怎麼能教出一個正常的孩子呢?

這樣的家庭,所以教出魏萊這樣的孩子:表面正常,實則精神扭曲。

魏萊是偶然嗎?

不是的。

和魏萊一樣,她的兩個跟班(記不起來名字,只能稱作跟班A和B)也有著家庭問題。

跟班A因為欺凌事件被退學,她的媽媽在學校,眾目睽睽之下跪在地上求校長,還要拉著她一起跪下求情,跟班B的酒鬼爸爸直接在所有人面前,對女兒拳打腳踢。

一個有著懦弱至極的媽媽,於是養成了怯懦不敢反抗的性格,

一個有著崇尚暴力的爸爸,於是養成了暴力解決問題的性格,

她們的身上帶著家長的影子,或委曲求全,或追求暴力,性格上都有著缺陷。

我不能說她們性格缺陷全部來自於家庭教育,但是家庭教育佔據大部分的原因。

我曾經看到過一句話:家庭不僅創造了孩子所在的世界,還告訴孩子這個世界應該怎樣被詮釋。

魏萊看到的世界,三六九等,下等人可以隨意凌辱;

跟班A看到的世界,充滿欺辱,抱怨,沒有同情心;

跟班B看到的世界,沒有溫柔,只有暴戾,毆打。

家庭為她們開了一扇天窗,她們透過這扇窗,只看到了這世界的負面情緒。

帶著滿身負面情緒長大的孩子,又怎麼能正確地看待這個世界?

有時候想想,父母不用考試,真的太可怕了。

一群不合格的父母,憑著自己的心意,教著原本白紙一樣的孩子。

你聽到過這樣的話嗎?

你怎麼這麼笨,連這點都不會

別人家的孩子那麼乖,考試一百分

考這麼點,你怎麼不去死算了。

然後,有些孩子,真的死了。

一個女孩,高考失利,父親怒罵她怎麼不去死,她跳樓自殺了。

她的父親沒想到,一句話而已,他真的失去了自己的女兒。

但他不知道,這場悲劇,早就從家長以前的一言一行中就有了苗頭。

父母總是怪孩子不乖,怪他成績不好,怪他比不上別人 ,怪他沒有聽話,怪他添麻煩。

而孩子是個天生的模仿者,模仿家長的一言一行,模仿他們成人化的態度。

他們學會了無意義的攀比,學會了尖酸刻薄,學會了動不動抱怨,甚至學會了恨。

他們沒有學會怎麼好好愛人,怎麼好好被愛,怎麼溫柔,怎麼平和,

因為沒有人教他們。

寫這篇文章,不是為了斥責父母,只是想讓有些父母明白,你看到的孩子身上的缺陷,可能來自於自身,既然當初生下了他,就應該盡力去好好教他。

家長沒有好好教孩子,孩子怎麼能好好長大呢?

如果不會,那就去學,家庭教育的書那麼多,為什麼不去看呢?

捫心自問,有幾位家長看過家庭教育的書本,聽過家庭教育的課?

要知道,有時候,教育的一念之差,就是天使和魔鬼。

最新評論
  • 1 #

    好多小孩身上,真的帶著父母的影子

  • 2 #

    我的女兒很善良,總是怕她受欺負

  • 短篇小說:凱里爸爸和媽媽做水軍被解僱了,上一次攻擊了僱主的爹
  • 小說:“總裁,夫人又翹班,扣她工資?”丈夫咬牙:今天全體放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