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我回老家,見到了多年不見六婆。天氣很冷,她坐在院子裡曬太陽,頭髮已經全白,佈滿皺紋的臉看不出任何表情。但被太陽拖得長長的影子卻顯得異常孤寂。
我走過去和她閒聊。一天始六婆認不出來我,畢竟我們已經有7,8年沒見過面了。這幾年我不常回,而她好像一直城裡幫兒女帶小孩。
其實老人家特別能聊,只有話匣子一開啟,話就像開了閘門的水,說得不停:
我女兒生的時候,我剛滿60歲。她沒有婆婆,只有公公。我和老伴商量著,月子對一個女人很重要,總不能讓自己的閨女受苦,於是我入城照顧女兒和外孫。
原來打算等孩子百日我回老家,除了家中還有些田地要種外,城裡的生活我實在不習慣。可是女兒想我留下,她想出去工作。我也明白她的難處,房子前年才買,除了每個月的房貸,兩人的生活費,現在還有一老一少要養,單靠女婿一個人的工資實在有些困難。
於是我就留下了,想著等小傢伙上了兒園我再回去,可是外孫剛上學,孫子也出生的。我想叫兒子把孩子給我在老家帶,但兒媳不肯。說為什麼我能在城裡還女兒帶就不得留在城裡帶兒子帶。
其實我也不是不想留,只是那3年城裡的生活不但沒讓我習慣下來,反正更想老家,想家裡的田地,雞鴨,還有老伴。
不過最後還是留下了,只是和兒媳相處不同和女兒,在女兒家做的不好,女兒女婿不會說。但是在兒子家就不同,孫子生病了兒媳怪我給他穿多悶得,給孫子穿個鞋又怪我太寵他……
唉,我老太婆難啊,但再難也要忍,家和才萬事興。
孫子4歲那一年,他爺爺走了。老伴走後,我也大病一場。病後身體大不如前,腿腳變得不好使了,可是兒子家住5樓,沒有電梯,我爬不動,最後只能回來了……
我聽了,心裡很不是滋味,其實像六婆這樣的老人家在中國還有很多,放下幾十年的田地生活,背井離鄉來到大城市裡幫兒女帶孩子。且不說她們習不習慣城市生活,單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由於兩代人的方式不同而經常受到年經人的指責而委屈。
曾經看到這麼一句話:中國父母是最能忍的一種生物。年輕時為兒女,老了子孫,無論是哪一代,他們都是任勞任怨。即使受到再大的傷害委屈,只要兒女一轉身,他們仍在身後跟著。
其實到我們有了自己孩子的時候,父母都已不再年輕,如果想他們過來幫忙還小孩時,一定要考慮下面幾點:
1, 父母要身體健康。
當我們準備讓父母過來幫帶小孩時,首先考慮的應該是父母的身體,畢竟帶小孩這活不是一般的累人。
2, 年紀不能太大。
其實作為兒女很多時候都會忽略父母的年齡,因為無論我們年紀多大,在他們心中我們永遠是個孩子,在這種意識的影響下,總覺得父母還年輕,即使頭髮已花白,但還是能和小時候一樣為我們撐起一片天。
所以當需要父母來來帶孩子時,一定要考慮他們年齡。年紀大了,即使身體還硬朗,也不要他們過來受那樣的苦。老人家有時身體可以,但是精力是不行的,帶小孩卻是一件很費精力的事。
3.要尊重父母的意向
有些人說,她不幫我帶小孩,等她老了我就不會照顧她。其實是不能這樣的,父母的義務是把我們養大,而不是把我們的兒女養大。對於父母來說,兒女長大成人,他們的義務已完成,而他們年老了,我們去照顧他們是為人兒女的義務。
所以,在還孫子的問題上,我們要尊重他們的意見。
4. 做好思想準備,在教養孩子問題上,兩代人存在的不同。
父母那一代人和我們這代人無論是在教孩子或養孩子的問題上,思想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的。既然要父母過來帶孩子,就要做好心理準備,不要因為這方面的事件指責父母。
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讚美父母的愛的美句,但我們不僅僅只是讚美,更要好好回報這份愛。多體恤,多關心他們,畢竟很多時候我們可以等下3、5年,可是有時父母卻等不。我們可以說這幾年辛苦點沒關係,等到孩子大了就能輕鬆了,可是有時我們可以輕鬆了的時間,剛好是他們最後的時間……
願所有兒女都像父母愛我們一樣愛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