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故事>

篇首故事

我的一個朋友最近幾年在事業上難有突破,與之合作的夥伴用他的話講都不太靠譜。沒有上進心,合作的事業自然也就難以成功。

他自言自語不會看人識人。總是看錯人,所以剛好趕上假期,拉上我自駕去普陀山,決定去拜拜菩薩,普陀之行不甚順利,一路都是陰雨天氣。唯一慶幸的是還沒上山就遇到了一位正在歇息的老僧。

老僧問我們是否上山需要指點迷津,朋友就說了自己的困惑所在。老僧已經是85歲高齡了,當我朋友問他如何能懂得看人識人時,老僧並沒有立即回答,而是說了八個字,知行合一知善立行。

我和朋友不解其意,老僧說,看人識人之術重在看知行,所謂知行,就是看檢視對方的行為,一言一行則表露內心,一個人是否有能成功是否有出息,看這幾個行為就知道了。朋友忙問那幾個行為。

一、是否足夠勤奮

老僧說,勤能補拙。人可以不聰慧,但是絕對不能不勤奮。一個人未來是否有出息,很大的機率取決於此刻他的狀態。

許多人出身不好,境遇不佳,但是生活的挫折依舊沒有讓他折服。選擇了勤奮作為自己命運的突破口。最終成功的改變了命運。

韓愈曾說"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一個人頭腦再靈活如果不夠勤奮也很難成就一番事業。一個時刻把成功放在心底作為行動目標之人,往往很難因為一點挫折就放棄目標選擇退縮,這類人就很容易出人頭地。

實際上看人識人很簡單,你在觀察一個人是否有出息的時候,不知道看此人的資質如何,更不應該聽他說什麼。首先需要做的就是看他的行為,是否足夠勤奮,是否能夠十年如一日的堅持努力。一個人如果懶癌上身,那麼真的無藥可救。因為與勤奮相反,懶惰是一切失敗的原罪。

一個人看是否有出息,首先需要看是否勤勞。如果在應該奮鬥的黃金年齡選擇妥協與懶惰,這種人註定是爛泥扶不上牆。無論任何花言巧語都改變不了他們最終的命運。

二、是否有強大的執行力

星雲大師說"一個人不管有什麼辦法,理想都好,最重要的需要有執行力。"

執行力是一個人成功的要素,事實上,為什麼世上庸庸碌碌之人如此之多,最主要的原因並非是缺乏理想,很多人都是懷揣理想入世,之後再懷揣理想離世。在庸碌之人的世界裡,理想僅為理想。

事實上,西漢的經學家匡衡很有名氣,我們熟悉他的故事,鑿壁偷光。在匡衡小時候家庭 貧困,然而匡衡素有大志,而且期盼改變命運,家裡窮上不起學於是就是在學堂外偷學,家裡用不起油燈就鑿開牆壁借鄰居的油燈光去讀書。最終在漢元帝時官至丞相。而他的故事也流芳百世。

一個人光有理想是不夠的,更需要有為理想努力的執行力做支撐。你想看到一個人未來是否有出息,那就看看他是否願意為理想買單,用強大的執行力做支撐每天努力踐行理想。而那些把理想視作摸彩之人往往很難成功。

三、是否願意承擔責任

老僧說,人生到世間,無論貧富,無論貴賤,都有著自己的那份擔當。那些有擔當之人永遠是值得我們每個人敬重的。

有擔當之人往往更容易出人頭地,許多人怕承擔責任,因為責任往往就像是重擔,承擔了責任做好了未必有人說好,但是搞砸了自然有人責罵。所以許多圓滑的入世哲學都加上了這樣一句話,不擔責,不承諾,不主張。看起來足夠圓滑,但世人更容易在這種不負責任的圓滑中迷失自己,從而找不到方向。

我們無時無刻不生活在責任之中,不想承擔只有遁世。這顯然是不現實的。身為人子,我們要承擔孝敬父母的責任,身為員工,需要努力工作承擔老闆給予工資對等的工作責任,身為人夫,則需要承擔養家照顧子女的責任。

毋庸置疑,我們就是生活在諸多責任之中。責任無處不在,只好做好上述每個角色,承擔起每個責任的人才是一個優秀的人。這樣的人日後才能有出息。

篇末語

最後老僧總結說,有出息之人往往具備上面幾個特徵。為什麼世人大多數很難成功,不願意為了自己的理想去努力,缺乏勤奮、執行力與責任心。所以自我畫地為牢終身難以解脫束縛。看一個人是否有出息,就看這幾個行為就知道了。

8
最新評論
  • 短篇小說:凱里爸爸和媽媽做水軍被解僱了,上一次攻擊了僱主的爹
  • 馬保國是假的,但我曾祖父的事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