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鄭州的飲食,恐怕大部分人第一個能想到的就是燴麵了。其實燴麵並不是咱鄭州的原創,據考證,燴麵是清朝初年,為了逃荒而來到這裡的陝西人帶到咱鄭州的。今天要說的這個故事,就是和燴麵有關的。
故事大概發生在解放前,當時鄭州總共也沒幾條像樣的路,東大街就是其中的一條。東大街的兩邊都是店鋪,賣什麼的都有,在東門口,也就是現在靠近商代城牆遺址的地方,有一家叫“匯福祥”的燴麵館。掌櫃的是一個五十來歲的老頭,老頭的老伴早就去世了,只剩老頭領著兩個兒子,支撐著麵館。掌櫃的祖上也是陝西人,也是逃荒到的鄭州,靠著祖上的燴麵手藝,就這樣一代一代的傳了下來。說到“匯福祥”的燴麵,最令人叫絕的就是那湯,湯汁色濃味正,讓人回味無窮,而湯之所以這麼神,奧祕全在那大鍋裡的料包。
見過燴麵老做法的人都應該知道,以前燴麵是大鍋熬湯,把面片下到鍋裡煮熟了直接連湯裝碗。“匯福祥”也是這樣的做法,但恰恰是那幾代單傳的料包煨出來的湯,讓“匯福祥”在當時的鄭州城裡是家喻戶曉。
幾年後,大兒子成家了,媳婦是河北的。而老掌櫃由於長期操勞,身體也越來越不行了,就把店交給了大兒子和媳婦打理。終於有一天,在經歷了一場大病後,老掌櫃癱瘓了,臥床不起了。大兒子的媳婦不想伺候老人,就攛掇著分家。大兒子從小就不喜歡父親和弟弟,恰好又是那耳根子特軟的慫貨,經不起媳婦的威逼利誘,就這樣把家給分了。
店面自然歸了大兒子夫妻倆,而二兒子則帶著老人住到了後院。白天二兒子在哥哥嫂子的店裡幫忙,當然是沒有一分錢的工錢的,晚上就在床前伺候老爹。
在分家前,老人把料包的配方給了大兒子,大兒子也照著做了,可做出來的湯味總跟老掌櫃做的有差別,大兒子百思不得其解。看著店裡的生意越來越差,本來就不孝敬老人的媳婦,把這些責任都歸到了老人身上,認為其是個災星,所以對老掌櫃的態度越來越差。
自從分了家,老大和媳婦就很少往後院去。偶爾媳婦從老人住的屋前經過,就能聽到老掌櫃朝她喊話,可是因為老人家說話本來就含糊不清,再加上媳婦從心底裡討厭公公,所以從來就裝做沒聽到,老掌櫃說的什麼自然也就不知道了。
後來,由於中原地區連年打仗,民不聊生,麵館的生意終於無法再支撐下去了。老大媳婦跟大兒子一商量,倆人捲了全部家當,拍屁股走人,回河北孃家開店去了。把二兒子和老掌櫃的扔到了鄭州,走的時候,連一個銅板都沒有給他們留下。
話說這二兒子,因為有老爹牽絆著,哪兒也去不了,但二兒子依然是毫無怨言的伺候著老人,兩人相依為命,艱難度日。沒過多久,老掌櫃的去世了,時局也稍稍穩定了下來,在街坊鄰居和里長鄉紳的幫助下,“匯福祥”得以重新開張,二兒子操持起了店裡的大小事務。由於二兒子為人忠厚實在,加上經營有方,“匯福祥”又恢復了昔日的風采。
話說這一天,店剛開張,門口坐了個要飯的乞丐,二兒子依舊拿了幾個饃和銅板放到了要飯的碗裡,正準備回去,忽然發現,這要飯的不是別人,正是自己幾年未見的大哥!
兄弟二人相見,免不了一番感慨。交談中,才知道,大兒子跟媳婦到河北開店,但生意始終慘淡。沒多久,媳婦就跟一個販賣皮貨的跑了,而媳婦的孃家人則霸佔了店面,大兒子跟孃家人理論,被他們打斷了腿,給趕了出來。就這樣,大兒子瘸了腿,成了乞丐,從此浪跡天涯。沒想到,就這樣陰差陽錯的一路要飯回到了鄭州。
二兒子給大哥盛了一碗麵,端到大哥面前。大兒子捧著碗喝了一口湯,那熟悉的味道讓大哥的眼淚奪眶而出,“俺媳婦一直說咱爹偏心眼,給我的方子跟你的不一樣,這回我真的信了!”
“是一個方子啊”,二兒子一臉迷茫的看著大哥,“從來就只有一個方子!咱爹給你的跟給我的完全一樣啊!”
“這,這怎麼可能呢?”大兒子不能接受這樣的事實。
“真的,哥,”二兒子說,“方子只有一個,但有一點,其中的一味料,需要用蜂蜜炮製。”
“你看,我就說吧”大兒子不屑的說道,“我就說咱爹有保留吧,這麼重要的事兒,從來都沒跟我說過!”
“可是,可是咱爹一直在跟你說啊!”
“這,這咋可能呢?!”大兒子仔細回憶,卻怎麼也想不起來老掌櫃啥時候跟他提過這事兒。
“咱爹臨走前跟我說,把方子給你以後,咱爹想起來這個事兒了,就尋思著跟你說一下。可自從分了家,你就再也沒往後院去過。咱爹每次看見我嫂子了,就跟她說,但不管咱爹再用盡力氣朝她喊,我嫂子從來都搭理過咱爹啊!”
話說至此,大兒子恍然大悟,如夢初醒!當初如果自己能去看看老爹,如果自己的媳婦能往老爹跟前走一走,自己何至於此啊?!可憐自己的老爹,被自己和媳婦嫌棄,卻還不忘提醒自己……
想到這裡,大兒子再次落淚,而這一回,淚水裡,充滿了悔恨……
故事到此就結束了,如果大兒子夫妻倆能夠去看望一下老人,也許結局就是另一個樣子。孝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正所謂: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老人的一句話也許就是影響自己一生命運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