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故事>

昨天看了一位網友寫了關於行善的文章,頗有感觸,我就想到了父親。父親是個農民,七十有六了,做了一輩子赤腳醫生。

我們家祖輩幾代都目不識丁。父親趕上了好時代,上了學讀了書。那是60年代初,農村的生活還非常艱苦。在父親上初中一年級的時候,因為家裡窮,輟學了。班主任老師幾次找到家裡,勸父親去接著讀書:“不上學,家裡也沒吃的。在學校,還有補助還能吃食堂呢”理由非常的充分,讓人無法拒絕。父親就接著去上學了。可是,僅僅堅持了一年,到初二的時候又不得不輟學了,原因還是因為家裡太窮,僅靠補助吃學校食堂是吃不飽的,在正是長身體的時候,整日飢腸轆轆,哪還有心思讀書學習?無奈之下,父親就跟著莊子上的一個叔叔逃荒去山東要飯去了。乞討的日子持續了三年,1962年,家裡的收成有所好轉,父親結束了行乞生涯。那一年父親19歲。

當年,我們莊子上住著一位姓曹的醫生,大家都喊他曹先生。村裡那時候可能還沒有衛生室,曹先生是政府派駐我們村裡的,幫助群眾看病的,是屬於吃公家飯的人。曹先生的家離我們村子有十來里路,在全靠步行的年代,也是不近的距離,為了方便給群眾看病,曹先生就吃住在我們莊子上。那時候提倡中西醫結合,曹先生會針灸,能抓藥,在父親眼裡,曹先生醫術高,人品好,心裡非常敬佩。有一天,父親飯後又來到了曹先生的住地找曹先生聊天。只見曹先生手裡拿著一塊餅,就那麼吃著,算是午飯。父親一句話也沒說扭頭回了家。不一會兒,又出現在曹先生的屋子裡,手裡多了一頭大蒜,立即遞給了曹先生:“曹先生,家裡也沒什麼菜,就只有這大蒜,你就將就著吃吧”

我家住皖北,和許多地區一樣,都有愛吃大蒜的習慣,一來是因為大蒜可以殺菌消炎,二來是大蒜的辣味的確可以刺激味蕾讓人更能增加食慾。這兩條無論是哪一條在缺衣少食的年代都能引起人們對大蒜的喜愛。

父親的善良給曹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此以後,莊子上那麼多的年輕人,唯有父親讓曹先生感到親切,有事都喜歡讓父親幫忙。不久就推薦父親參與到醫療防疫工作中去,後來,又推薦父親到大隊的衛生室工作,父親當上了赤腳醫生,不用下地幹活也可以有工分了,並且有了每月5塊錢的工資,直到大隊衛生室解散。父親的從醫生涯也持續到2008年。

而今,父親每月都會收到政府發給的補貼,幾百塊錢,雖然不多,但是,對許多農村人來說也是求之不得的,至少可以有了某種依靠,一定程度上也解決了養老的負擔問題。可以說,一頭大蒜改變了父親的命運。

父親一輩子行醫,做了很多行善的好事。關於父親的從醫故事,我還會再寫幾篇,父親的善良我永遠銘記於心。

7
最新評論
  • 短篇小說:凱里爸爸和媽媽做水軍被解僱了,上一次攻擊了僱主的爹
  • 後媽是假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