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繁跟著揚走了,嫻突然覺得女兒真的是遠嫁了。以後見女兒就沒那麼容易了!想到這裡,她又轉念一想,自己倒是嫁得近,但是也並不是經常去看老母親。這麼想的時候,心裡的難過多少減少了一些。
為了第二天能去看望老母親,嫻折騰了半晚上,把第二天上午要做的事情提前做好準備。第二天天不亮又起來做了母親喜歡吃的小點心。然後把羊兒們喂好,又留了一些水草,騎著腳踏車就去孃家了。
老母親八十五歲了。雖然比較瘦,但是看起來氣色挺好。見了女兒,笑的像一朵盛開的菊花。嫻拿出層層包裹的自制小點心,溫溫的,正好吃。母親還沒開始吃,就高聲喊:“她嫂子,你快來!”母親每次都是這樣,有好吃的一定要喊自己兒媳婦來一起吃。嫻怕嫂子在廚房裡聽不到,特意到廚房去叫嫂子過來。嫂子說,你和媽先吃,我給咱準備飯,包你愛吃的餃子!嫻說,做飯不急,你先去吃點點心,不然媽也不會吃呢!姑嫂兩個說說笑笑出來,陪老母親吃了點東西。嫂子說,知道你待不住,一會兒又要回去。你就陪媽說說話,我去廚房給咱準備飯。
母親雖說年齡大了,腦子可是很清楚。她問了繁的情況,又問盛的情況。最後輕輕嘆息了一聲,說,昌的婚事,你還真的要當個事呢!正說到這裡,哥哥回來了。母親就說,他舅,你看昌總是真的著,也不是個事兒!你妹妹命苦,嫁那麼個人,還不能陪她到老。如今昌的婚事,你這當舅舅的不操心,誰能替你妹妹操心麼?
兒子說,誰說不是呢!兒子也不是不操心,打了幾次電話,娃都是不太說話,也不知道他咋想的。我琢磨著,是不是去看看他?
哥哥這幾句話說的嫻心裡軟軟的,又暖暖的。酸的是昌老大不小了,也沒個知冷知熱的人。暖的是,哥哥實在是真心地對她好。不知不覺就紅了眼眶。
母親見狀忙說,怎麼說的話呢,天下姻緣的事都是天註定的。我們在這裡愁著呢,說不準明天就有個好姑娘看中了咱娃兒呢!不急,不急不急。哥哥會意,趕緊說,是呢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