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的一個故事,現在大多被用來作為一道招聘考題。一個村子非常的缺水,人們打算挖井來解決這個問題,假如由你來主持這一工程,你會怎樣挖井?是挖一段沒有水就換個地方挖呢,還是認準一處不斷地挖,不管多深都要繼續堅持呢?
這裡沒有水,換個地方挖!
鍥而不捨,堅持就一定成功!
這個社會真是變得非常友愛了!似乎問題都已經沒有了錯與對了,這也許就是開放性命題的結果吧。只要你肯去想,所有的答案都有其合理的解釋。這道題也不例外,不過這確實讓求職者有些犯難了,因為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你一定要做些準備工作了。首先,你要清楚你應聘的職位性質,不同性質的職業往往需要不同的回答;其次,你要視考官的意圖來作出回答,不同的考官,會喜歡不同性格的求職者,舉個例子來說即使這項工作需要人們有種鍥而不捨的精神,但是,某些考官卻希望得到不同的答案。因為,相比表面的現象來說,他們可能更希望看到應聘者真實的想法或者說是獨特的思維。
不同人會有不同思維方式
說到底,挖井的故事同時也揭示了這樣的一個問題:理想與現實,變通與堅持。理想貴在堅持;變通就是現實。理想與現實哪個更重要?對於每個處在現在這個無法在現實的社會的人來說,答案可能都不是肯定的。的確,理想始終都是美好淂東西,所以每個人都會有屬於自己的理想,並且或早或晚都曾為這個美好的理想努力過,不是嗎?然而現實以就是這樣現實,面對現實,或許你能做的並不是太多。於是,大多數人都會不得已選擇屈從這個現實而忍痛放棄自己的理想。而少數的人卻透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取得成功。於是這些人就成了所謂的成功人士,讓普通人望其項背。
不過,還是有人會說,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結果是因為所謂的“人的命,天註定”。一個人的理想實現與否,是你在出生前就已經決定了的。或者是成功與否在於機遇,在於有沒有貴人相助等等。是這樣嗎?有待實踐的檢驗嘍!畢竟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