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楊秋將房間門一關上,就開始衝老公熊山發火,“禮錢呢,你問你媽要回來沒有,我們當時都說好了的?”
熊山一臉無奈地搖頭,“沒有,我媽說這次收到的禮錢今天一早就拿去還給小姑了”。
楊秋很生氣,非常生氣。
她和熊山一結婚,她就發現,熊家和他們楊家平日裡為人處世,完全是兩種迥然不同的風格。她的父母,哥哥,叔叔伯伯都是謙虛低調的性格,朋友少,不好交際,整個大家庭,除了結婚,就連孩子滿月都極少辦酒。
但熊家卻是另一個樣子,朋友多,交際多,她嫁進熊家四年,家裡已經辦了四場酒了,她和熊山結婚,她的兒子圖圖滿月,熊山奶奶九十歲生日,熊山媽媽六十歲生日。
這一次公公婆婆說要為他們結婚四十週年請客擺酒,楊秋當即就表示反對,老是擺酒請客,親戚朋友都會很反感,特別是她的孃家人,父母,哥哥都還好說,她的幾個叔叔伯伯,兩個姨媽,她出嫁四年,已經請了他們四回了。但楊秋的意見並不重要,公婆的四十週年喜宴照常進行了。
楊秋的孃家離婆家很近,婆家大張旗鼓地擺酒,不通知她孃家人不像樣子,但如果通知,他們肯定要包紅包,給人情,也是讓他們破費。所以一開始,楊秋就跟熊山說好了,這一次楊秋娘家人的禮錢,酒席過後全部給回楊秋,讓她一一退回去。
但讓楊秋沒想到的是,熊山壓根沒提前跟公婆說這事,等熊山被楊秋催著去找父母說時,熊山父母已經將禮錢全部還了前幾年借小姑的欠債。
02
其他人的禮錢都還好說,楊秋想著這些人情以後總有還的時候,但她有一個小叔叔,今年55歲了,因為腿有點瘸,人又老實,一直是孤身一人。楊秋想,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小叔叔這輩子唯一的一次酒席大概就是他人生走到終點的時候。一想到這,楊秋就格外難受。
楊秋對著熊山發了一大通火,但她還是忍耐著,沒有鬧到公婆面前。
隔天,小叔叔給她打電話,“秋秋,你託你哥給我拿回來的鈣片和牛奶,我都收到了,以後不要隨便浪費錢,你叔我現在這年紀,哪用得著吃這些個,你不是愛吃紅薯麼,我今年種了好多,長老大一個,隔天我去鎮上,帶過去給你”。
楊秋跟小叔叔說了一會,這才掛掉電話。
她不用問都知道,鈣片和牛奶,就是哥哥自己買的,以她的名義送過去而已。
他們兄妹倆關係特別好,哪怕現在各自都成家了,她的心裡話都只會對哥哥一個人講,他們兄妹之間不用說謝,不用客套,彼此從不會有隔閡和嫌隙。
過了幾天,楊秋領著兒子圖圖回孃家玩,碰上堂嫂在院子裡晾衣服,兩人有一句沒一句聊了起來。
“我家兵兵不是快滿10歲了嗎,我還跟你堂哥商量,給辦個酒。在我們老家,孩子滿十歲是要擺酒的,結果你哥說,不擺,小孩子生日擺什麼酒,讓人笑話。你說他這人,是不是煩人得很”,堂嫂說。
楊秋頓時臉皮通紅,她不知道堂嫂只是單純想說兵兵生日的事,還是暗諷她婆家喜歡擺酒的事情。
楊秋不想跟她繼續聊下去,找了個藉口,進屋了。
03
晚飯後,楊秋跟媽媽說,想去趟外婆家,把上次外婆上的禮錢還給她。
楊秋媽媽這才說,那錢我早給你外婆了,說她是長輩,說你公婆沒好意思收她的禮錢。
這讓楊秋更加難受了。禮錢,她根本沒從公婆手裡拿回來,她想拿自己的私房錢把小叔叔和外婆的禮錢給還了。
結果,小叔叔這邊,哥哥幫她還了人情,外婆這邊,媽媽幫她兜了。
回到家,楊秋衝著老公熊山,又是一通發火,“你們家怎麼這麼喜歡辦酒,以後再辦酒,不許請我孃家人。我們結婚四年,擺了五次酒,我孃家呢,不管是我爸媽,還是我叔伯,我姨媽那頭,任何一家都沒有擺酒,欠那麼多人情,我以後怎麼還……”
楊秋這陣子對著公婆有些冷淡,一副生悶氣的樣子,公公婆婆只以為他們兩夫妻鬧了意見,說了熊山幾句,倒也沒太在意。
到過年的時候,楊秋竟然聽到了小叔叔的喜訊,55歲的小叔叔要結婚了。整個楊家幾乎沸騰了,都發自內心地為他高興。
對方是位喪偶的阿姨,今年50歲,有一個已經結婚的兒子。
阿姨的兒子似乎對自己媽媽的再婚不是很贊同,商討婚事時,含沙射影地說道,“國家規定了婚姻自由,你這要結婚,我攔不住,但您以後要是老了不能動了,回頭來找我,我也就能給你碗飯吃,再多就沒有了”。
04
沒等阿姨開口,大堂哥就說話了,“這你放一萬個心,嬸嬸進了門,我叔叔養著她,以後我叔叔老了,他們夫妻倆就由我們五個侄子養著”。
“我小叔叔的婚事花銷,我來出”,在外做生意的二堂哥,經濟條件最好,人也大氣。
“不用你們小輩,么弟結婚的錢,我們四兄弟平攤”,大伯喝了一口茶,說了他們幾兄弟剛才商量的結果。
抽著菸袋的爺爺,一拍桌子,“用不著你們,么兒結婚的錢,我都攢二十多年了,今天終於能花出去了”。
一大家子人,樂樂呵呵地開始商討喜宴該怎麼辦,請多少客……
讓楊秋沒想到的是,小叔叔的酒席,熊山自告奮勇要來張羅。大家也同意了。熊山一直做菸酒生意,朋友多,不管是開超市的,蔬菜批發的,開餐館的,沒有他不熟的。
小叔叔的婚事辦得挺熱鬧,大家都表揚熊山的組織能力不錯,錢花得合適,事情辦得也好。
事後,楊秋才想起來問熊山,小叔叔婚宴上,公婆上了多少禮錢?
熊山說,八千。
楊秋很是吃驚,怎麼給這麼多?
後來婆婆跟楊秋說,你小叔叔都上我家吃五回喜酒了,我不得一次性還了呀,再說他這是結婚,是人生最大的事,那不得翻倍再翻倍呀。
楊秋頓時為之前自己的斤斤計較感到有些無地自容。
人就像一捧種子,即便都是一樣的發芽生長,但總是各自有各自的形態和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