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故事>

一位八十年代中師的前世今生(四)

我七歲那年高高興興地和同屋的兩個女孩子一起去上學了。她們倆和我同齡,春紅正月,紅霞大概十一月吧。她們都順利地報了名,唯獨我的不行,因為家裡沒給我錢,我是空手去的。好像也給我報了名,等我拿錢了,再來領書就讀。看著她們領的新書,很是羨慕。在我的印象裡家裡,比我那二爺和小叔家有錢啊,怎麼不給我錢呢?直到現在也沒弄明白,也一直沒問我父親怎麼回事,現在也沒有問得必要了。父親都八十四歲了,儘管耳聰目明,記憶力還是像年輕人一般,如果要問,他肯定記得當時的考量。既然他不願意說,肯定有什麼苦衷吧。當時,上學只用交一塊五毛錢。語文數學書費一共二毛錢。

一轉眼,一年又過去了。到了開學時,我又去報名了,我家距離學校非常近,沒有家人陪同。這次報名後,我就大大咧咧地坐在教室裡,把自己從家裡帶來的哥哥(哥哥讀了八年半,初中即將畢業就回來了,偷偷跑回來的,父親不讓他回來,他託門口一同學帶回他的被條和箱子回來。因為由春季入學,改為秋季入學,所以讀了八年半)不用的作文紙拿出來。在上課時,別人有書,我沒書,有些懊惱。一到下課,我的同桌就一再找我要那個作文紙,他家和學校連在一起,和高年級同學熟悉,我不敢不給,再者,我為了能和他共書,也只有屈從。一上午過去,一本作文紙,讓同桌要去了大半。這是不是霸凌啊?

這樣讀了一上午書,好像只是上了臨時課。後來,那個劉校長還專門教我下午記得帶錢來。中午回家,向母親要錢,不敢朝父親要。母親說:“你爸說,要等大隊的小料錢給你讀書。”大隊的小料錢,就是大隊有個木材加工廠,收取各家送來的把子,就是杉木杪子,八公分粗,一米五長的木料。但是,大隊哪管這些呢?左等沒錢,右等沒錢。後來,我總是哭著吵著找家裡要錢讀書,好不容易拿到錢了,去學校,校長說,沒書了,明年再來吧。就這樣,又耽誤了一年。

直到九歲那年,我才讀書。據母親說,哥哥讀書時,奶奶還在世,催促家裡給哥哥讀書,他五歲就讀書了。一開始,我在學校裡,總為自己年齡大而感到羞恥,怕人家說是因為不會讀書留級的。那時,不會讀書,留級的現象很普遍。慢慢地,到了五年級和我同齡的就多起來了,到了初一,就有少數比我大些的了,到了初三,比我大的就更多了。

後來,考取中師,班上比我小的不多了。班上41個人,大部分都是複習,複習,為了考個鐵飯碗,來讀中師的。只有我和其他6個初中應屆畢業生,一共7個應屆的。

也許,是因為一開始,我年齡比班上其他同學大,比其他人懂事早吧,我知道努力,學習很少懈怠。倍加珍惜這來之不易的讀書機會。

老家那條河

9
最新評論
  • 短篇小說:凱里爸爸和媽媽做水軍被解僱了,上一次攻擊了僱主的爹
  • 這樣的女孩,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