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裡有個女的,由於婆媳吵架,一時想不開,喝了農藥。等家人發現,送去醫院洗胃,最終沒能搶救回來。不得已,外甥只得來村裡向舅舅報喪。
其實,本沒啥大事,只不過婆婆見兒媳好好的一盤魚倒掉,心疼兒子賺錢不易,說了兒媳幾句。哪曾想,兒媳為人強勢,與婆婆為此吵起來。兩人誰也不讓誰,結果婆婆口才較好,兒媳說不過她,一氣之下動了手,把婆婆揍了,臉也給撓爛了。婆婆感覺丟臉,也生氣兒子的態度,便尋了短見。
孃家人得知實情,數落外甥媳婦,哪知外甥護短,舅舅差點捱揍。回到家一說,他老婆氣憤難平,心說這還得了,還有沒有天理?逼死了婆婆,還要揍舅舅。於是召集族人,開了輛巴士,滿載清一色的壯小夥,浩浩蕩蕩前往外甥家裡。
外甥見來者不善,趕緊下跪道歉。可孃家人卻不依不饒,非要外甥媳婦跪在婆婆遺體前認錯。
可外甥媳婦性格剛強,說啥也不幹。於是孃家一夥人氣勢洶洶,把婆婆遺體抬到兒媳家裡,擱在人家的供案上。
兒媳受到多方指責,覺得委屈,竟也步了婆婆後塵,喝農藥沒搶救過來。這下因小失大,為瑣碎小事,各方處理不當,一家人一下倒了兩個,上演一出人間慘劇。
兒媳孃家離得近,得知噩耗,親族傾巢而出,以致本就愧疚不已的孃家人落荒而逃。
其實,在這件事情中,孃家人的做法欠妥,應先查明事實,看兒媳的行為是否構成虐待罪,而不應胡鬧一通,把有理也變成無理。孃家人應得饒人處且饒人,兒媳的做法,自會遭受良心的譴責。
失去親人的心情可以理解,但還是宜理智行事,可孃家人這麼一鬧,把兒媳又給逼死了,好好的家分崩離析,幾個未成年的孩子瞬間沒了媽媽,十分可憐。
這種荒誕的鬧劇以前常在農村上演,現在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義務教育的普及,以及大家對教育的重視,這種事情鮮有發生。
當然,與以前相比,現在婆媳不相處在一起,客觀上也消除了矛盾產生的土壤。
年輕的女孩不願與公婆住一起,其實不應一味抵制。有條件的,最好各過各的。這樣,矛盾少了,婆媳關係反倒更融洽,家庭也更和諧。
婆媳關係要處理好,真是得有大智慧。有一方不合拍,都別想安生。尤其不能斤斤計較,否則又是火星撞地球,火花四濺。
你看那婆媳關係處理得好的,婆婆待兒媳如親女兒,兒媳待婆婆如親媽。能處成這樣,讓人豔羨的同時,其中的相處之道,也頗耐人尋味。必有一方大度,相互間彼此包容,互相理解,才能親如一家。
而要處理好婆媳關係,兒子的態度很關鍵。既不能娶了媳婦忘了娘,又不能一味偏袒老孃,說實話,很難辦到。再說,家又不是講理的地方,唯有相互付出真心,用愛溫暖對方,才能家和萬事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