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故事>

這兩天看兒子,我對兒子重新瞭解了。

01

我一直以為,兒子和前夫,婆婆過得很好,前夫和婆婆很照顧兒子,對他照顧得無微不至。

這一次跟兒子親密接觸,兒子對我說了很多心裡話。

他說,“媽媽,你不來看我,我想你,我都做噩夢了。”

我問,“兒子,你做的什麼噩夢?”

兒子,“我忘記了。”

我說,“兒子,對不起,是媽媽不好,媽媽不是好媽媽。”

我補充,“兒子,你要是想媽媽,就打電話給媽媽,媽媽的電話是 1234567”

過了兩天,我問兒子我的電話,他記得非常牢固,我驚訝兒子的記憶力超級棒。

02

我昨天做夢,夢到有人責備兒子,我就大叫,“不要責備我兒子”。

其實,我的夢是針對婆婆和老公的,特別是婆婆,她很喜歡控制人,我對她很有情緒。

我不喜歡她控制我兒子,我又怕我說她,她會不讓我看兒子,所以忍耐著。

這個夢告訴我,我不能忍了,我要為兒子說話。

所以,今天我才有力量跟婆婆吵架。

我知道吵架的結果,她會不讓我看兒子。

但又一想,忍耐也不是長久之計,吵架暫時得不到想要的結果,但長期來說,是情緒的釋放。

婆婆積壓了很多年的委屈,能夠得到釋放,這對她也是一種療愈。

長期積壓情緒,對她的身體不好。

她年紀也大了,帶孫子上學需要好的身體。

今年我要學會吵架,我要表達自己的想法和界限。

03

今天去看兒子。

兒子說他又做噩夢了,夢到奶奶搬家了,事實是,他害怕奶奶不讓我看他。

所以才會夢到奶奶搬家了,孩子的情緒無法表達,只能透過夢境表達。

兒子心裡充滿恐懼。

而他的策略是保護媽媽,保護家庭和諧,讓媽媽過兩天去看他,避免跟奶奶衝突。

這是孩子不得已的策略,孩子想每天看到媽媽,可是沒有人能夠支援到他。

因為心疼兒子,我內心充滿了力量。

我做了平常不敢做的事情。

04

每個小孩,都很無奈,很多事不是在他的把控中的。

孩子拿所有人都沒有辦法,怎麼辦?

孩子習慣於犧牲自己的感受。

不敢告訴爸爸他想媽媽。

不敢告訴奶奶他想媽媽。

只有爺爺還理解他,但是爺爺也怕爸爸和奶奶,爸爸和奶奶習慣用情緒控制一切。

我要捅破奶奶的膿包。

不管結果如何,先做了再說。

只要膿包在,控制就在,只能感受自己感受的人,是無法感受他人的感受的。

透過這次吵架,我瞭解到婆婆對我的情緒,是過去的積壓,因為我內在的空間越來越大,婆婆才敢發出自己的聲音。

原來婆婆一直在忍耐,她太委屈了,如果不是吵架,她是無法表達她的委屈的。

習慣於忍耐的人,就需要學會吵架。

總結:

有時候我們以為的愛,不是孩子要的愛,孩子的內心很少有人能懂。

因為孩子習慣壓抑自己的感受去滿足長輩們,這是教育的缺失。

孩子的叛逆、逃避、不良行為,都是內心衝突的表現。

教育需要多關注孩子的心理,而不是單純地打罵。

沒有一個孩子是沒有傷害地長大,我們需要做的是儘量減少對孩子的傷害。

10
最新評論
  • 短篇小說:凱里爸爸和媽媽做水軍被解僱了,上一次攻擊了僱主的爹
  • 那年,我們走了11個村去拜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