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欣欣七歲的時候,正是讀大班的年紀。一向無憂無慮的她,忽然就因為一件事,變得愛哭、愛撒嬌了。
起先我大惑不解,後來經過仔細觀察,我找到了問題的根源。
原來小女因為看到我疼愛她的表姐倩倩,吃表姐的醋了。
小女的表姐就是我大哥的女兒,那年8歲,在一個縣城讀小學一年級。
那年我的大哥和大嫂在另外一個城市工作。大哥開貨車,大嫂當炊事員 。
我是一所初中的語文老師。我們學校每個星期有兩個晚上是不能回家的,要在學校上晚自修,第二天早上還要督班。
於是我和大嫂兩個人商量好:當我在學校上晚自修時,她從另外一個城市趕回來,輔導倩倩的作業 ,其他的日子由我來輔導。
於是倩倩就住在我家裡。我也把倩倩當做家裡的一份子,除了輔導她作業,在生活上也像對待小女一樣照顧她。
因為之前倩倩一家在外地打工,相聚的時間並不是很多,偶爾見面,兩個小孩子玩手機也挺開心。
現在呢,家裡突然多了一個常住的姐姐,小女就感覺到了一種母愛被奪走的威脅。
也許在大人眼裡這算不得什麼,但是,我想這不是一個小問題。
於是在一個週末,我蹲下身來,抱起女兒,溫柔地問她:“媽媽不在家的時候,大舅媽是怎麼照顧你的呀 ?”
女兒開心地說:“大舅媽對我可好啦!每次回來,舅媽都會帶好吃的給我,給我買心愛的禮物。 ”
我微笑著點點頭,對她說:“你看,媽媽不在家的時候,有舅媽照顧你。那麼舅媽不在家的時候, 媽媽是不是也應該照顧倩倩呢?”
女兒懂事地點點頭,原來的愁容一掃而光啦 。
我又問她:“你看,我是你的媽媽, 倩倩的媽媽是你的舅媽,而我又是倩倩的姑媽。舅媽和姑媽 都有一個媽字。這樣你就相當於有兩個媽啦。對嗎 ? ”
聽到這裡,小女更開心了,露出了燦爛的笑容,恢復了往日活蹦亂跳的小模樣。
從此,家裡只要有什麼東西,小女都會毫不吝嗇鬼拿出來分享。比如,蘋果每人一個,禮物每人一份等。
又是一個週末,我帶著她們一起去爬山,一起去畫畫。
她們倆啊,就像一對親姐妹,親密無間,相親相愛。
後來,我大哥到本地縣城買房子,小女主動把自己積蓄的5200元錢從銀行裡全部取出來,借給她的大舅舅。
可見,孩子的可塑性是很大的。母親的正確引導,就可以讓孩子告別狹隘的嫉妒,擁有大度的心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