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故事>

陶陛建議大家聽著伴奏看。

有時候,外人在你眼裡對誰好,就一定是有所圖。

可是當你發現不是的時候,你嘴變得比翻書還快。

貧窮可能會限制你的想象,也可能遮住了你的才華,但要知道是金子總會有發光的一天。

這不,我小嬸就是!

小嬸是我們村子的村花,想娶她的人都排到了奶奶家,而且小嬸家也是村子裡的萬元戶。

爸爸是瓦匠,常年在外包工,媽媽是地地道道的農村人,在家養了幾隻母豬,每天不是在莊稼地就是趕著豬放。

即使這樣的家庭,卻出現了一個有出息的大學生(中專),這是我們村子第二個考上,村子裡的人都說:你看看人家老李家那丫頭,多有出息。

我和幾個小夥伴在眾人中跑來跑去,後院的李嬸(李嬸是小嬸的嬸子):李龍,別跑了,趕快回家給我學習去。

只聽到:你家李龍怎麼學也個白扔。

眾人大笑!

農村可能就是這樣,見不得別人你好,越是親戚越嚴重。

小嬸每學期放假回來,都會去姥姥家還給姥姥帶好吃的,見到我也是格外的親,就好像我才是她的親外甥一樣。

為什麼會這樣,就是因為她小時候經常在外面坐著玩,著涼了起弓一翻(農村叫法),至今我也不知道是什麼,但是我也起過,媽媽說晚了會要了我的小命。

那時候全村只有姥姥會治,雖然姥姥不是醫生,但是好多小毛病都會治,可能也是姥姥出生在中醫世家的原因吧。

記得那時,我在姥姥家玩,她媽媽抱著她全村子找馬車,可是平日裡她媽媽在村裡也不幫誰家,有車的人家都找藉口:我家的馬剛拉完東西回來,讓它歇會吧。

她媽媽坐在大門街急得哇哇哭,旁邊看熱鬧的人:讓你平日裡,誰也沒瞧得起,這回好了。

我看了半天口渴了,去姥姥家喝水:姥姥,出來看熱鬧啊。

姥姥坐在炕上叼著菸斗:咋地了。

老李家那誰,好像快不行了。

姥姥從炕裡往炕沿邊蹭:別瞎說,帶姥姥去看看。

就這樣姥姥和我一起去的,也給小嬸看好了。

我記得用針挑,嚴重了用剪子剪,然後用大蒜瓣。

從那以後,小嬸沒事就往姥姥家跑,幫姥姥幹活。

村子裡說閒話的人總是那麼多:你看這小李丫頭,都幫她幹活,到老趙太太那啥活都幹。

直到小嬸畢業了,沒有找到工作,在家裡待著,說是待著其實就是粘著姥姥,幫姥姥乾點這、乾點那。

二姨夫是小學校長,姥姥一週跑二姨家好幾次,雖然姥姥腿腳不好,但是每次都不用人送。

有一次週末我陪姥姥去的,大冬天十幾里路,姥姥蹣跚地走在前面,我在後面拽了一個大跟頭姥姥都沒有回頭。

到了二姨家,姥姥開門就問:他姨夫呢?

姨夫說:媽,你這為了一個外人,大老遠的來回跑,可真是的。

二姨說:你知道,我媽大老遠的跑,你就說這事能不能給辦吧。

姨夫說:我回去商量商量。

二姨說:呦呦,你這校長當的還拿起架子了。

姨夫在地上晃:不是,我一個副的,不得請示領導嘛!不過我們確實缺一個代課的。

二姨:那就這麼定了,媽這回你放心了吧,我去做飯。

姥姥和姨夫客氣了幾句,我和姥姥沒有吃飯就回去了。

後來姥姥病重的時候,小嬸也是沒有離開一步,圍著姥姥身邊照顧,姥姥要喝水,她在一邊一口一口地喂,媽媽和二姨這幾個姑娘都上不了前。

姥姥的葬禮上,小嬸堅持要帶女兒的孝,在我家這裡的風俗不是至親是不帶孝的會壓運氣的,但小嬸異常堅定,堅持帶了女兒孝,這一舉動讓媽媽和二姨們,這個眼高過頂,從來就瞧不起小嬸的人刮目相看。

聽媽媽說:你小嬸為什麼會嫁給你小叔,其實是你姥姥給保的媒,當時你小嬸誰的話也不聽,但一定除了你姥姥。

6
  • 短篇小說:凱里爸爸和媽媽做水軍被解僱了,上一次攻擊了僱主的爹
  • 原來我還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