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友友,在你閱讀這篇文章之前,請允許我先向你簡單地簡介一下我的大姨妹。她叫熊菊梅,生於1964年底(與我同年,只比我小兩個月),在兄弟姐妹五人中排列老三(我老婆排列老二),當年上高中後只讀了一年就休學了。別看她的個人條件很一般,可她做人做事都出乎人們的意料。
大姨妹
大姨妹正直善良。我和她的姐姐能走到一起,也多虧了她從中周旋。
我是一個孤兒,1980年高考落榜後,便回家種責任田,帶著妹妹和弟弟生活。由於我好學上進,得到了時任鄉團委書記、她姐姐的栽培,將我樹為全鄉青年的“學習標兵”。隨著頻繁的交往,我和她姐姐相愛了。
大姨妹的爸爸是老黨員、村裡的退休幹部,思想比較開明,當得知我和他的大女兒談戀愛後,並沒有感到驚訝。可她的媽媽卻想不通,且情緒相當激動,狠狠地“教訓”了她的姐姐。說我是一個孤兒,一窮二白,又比她的大女兒小兩歲,自己養不活自己,怎麼可能養活她的大女兒?
就在這個節骨眼上,已休學回家在村裡擔任團支部書記的大姨妹果斷地站了出來。她耐心細緻地向媽媽灌輸了一大堆新思想、新觀念,並說我這個小夥子人窮志不短,在全鄉小有名氣,是姐姐親手樹立的“學習標兵”,將來一定有出息,她相信姐姐不會看錯人……
透過大姨妹耐心地做思想工作,最終迫使媽媽讓步了,同意她的姐姐和我來往。後來,我順利地與她姐姐領取了結婚證,接著在她姐姐的支援、鼓勵和幫助下,我如願通過了招聘考試,走上了鄉鎮財政工作崗位。我和老婆一直在心底感激大姨妹,正是她的正直善良,才成就了我和老婆的姻緣。
大姨妹
大姨妹向來多愁善感。其實,就在我和她姐姐自由戀愛時,她也偷偷地愛上了一個在她們村子裡燒瓦罐窯的小夥子,但在正式訂婚之前,她從來沒有向任何人透露。這個大姨丈家住我們對面的浠水縣團陂鎮。
大姨丈有兄弟姐妹七人,五男二女,可謂“七子團圓”。然而,他家祖祖輩輩以種田為生,生活較為窮困。由於家大口闊,兄弟姐妹七人,大都只上過一兩年的小學。大姨丈排行老四,人稱“四哥”。成年後學會了燒瓦罐窯,賺錢養家,成天一身泥水。
大姨妹儘管只讀了一年的高中就休了學,但在農村也算是一個有文化的人,且她當時還在村裡擔任團支部書記。論家庭條件和個人條件,大姨丈也像我當時一樣,是配不上大姨妹的。當時全家人也都認為,憑大姨妹的個人的條件,完全可以找一個家庭條件比較好的婆家。
可不知咋的,大姨妹像她姐姐一樣,居然也迷上了一個“玩泥巴”的男人。但直到大姨丈燒完最後一窯瓦罐即將離開她們村時,大姨妹才公開了二人的戀情。不久,大姨妹主動辭去了村團支部書記職務。在我和她姐姐領取結婚證後的次年春天,她也出嫁了。我和老婆當時都想不通,她為何如此草率地定下個人終身大事呢?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出差路過大姨妹的婆家,才從她的嘴裡得知了詳情。那天,我在她家歇息了一晚。當我看見大姨妹婆家的那個窮酸勁兒時,我的心裡很是不悅。一大家子人,除老大老二老三成家後另立門戶,其他兄弟姐妹四人和兩個大人全部擠在一棟大約六十平方米的矮小破舊的土坯瓦房裡。
說實話,那天傍晚,我本來可以趕回老家歇息,但大姨妹和大姨丈堅決不讓我獨自一人傍晚過河。沒辦法,我只好硬著頭皮留下了。說起來真的讓人心寒,那天晚上,我在她家用稻草打地鋪躺了一晚上,一直沒有落睡。
次日凌晨,當我從地上爬起來準備啟程趕回單位上班時,大姨妹從新房裡跑出來了,她特意把我單獨叫到門外,紅著臉、低著頭輕聲地對我說:哥,對不起!昨晚讓你受罪了。回去後,千萬別跟我姐說你睡地鋪。不然,我沒臉見姐了。我答非所問:菊梅,你為何要自找苦吃啊?這家庭條件也實在是太差了。她聽後,先是一怔,繼而又淡淡地笑道:哥,我和老公之間的事,不是一句話兩句話能說得清楚的,如果你不笑話,我這就說給你聽……
原來,大姨妹自小就貧血,經常發心慌,特別是不能捱餓,但她從未向任何人提起過,包括自己的爸媽。這也是她當年突然提出休學的主要原因,因為兄弟姐妹多,帶到學校吃的東西根本填不飽肚子,她怕把命丟在了學校。
她在村裡擔任團支部書記時,有一天夜裡,她從村部辦完公事回家,由於勞累了一天,途徑窯門前時,飢餓、心慌令她眼前一黑,突然失去了知覺,她一下子歪倒在了窯門前地面的厚厚的松針落葉上。當時,大姨丈正在燒窯,是他給她餵了糖水,才救了她一命。當時,她就想,這難道是上天有意安排的?儘管大姨丈沒有什麼文化,家裡窮得叮噹響,但他心腸好,知道體貼人……
大姨妹(左)與我老婆合影
大姨妹從不輕言放棄。婚後,她除了在家種好責任田,還經常抽空到集鎮找事做,後來又跟大姨丈學會了燒製青磚。夫妻倆不僅還清了所有的外債,還用自己燒製的青磚蓋起了一棟兩層的小樓房。並將兩個女兒送進了學堂,一家人和和睦睦。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就在大姨妹對未來充滿無比期待的時候,大姨丈突然被查出“肝硬化”,醫生說他最多活不過三年。大姨妹痛苦到了極點。她心裡很清楚,往後僅靠她在家種田打零工,是難以賺到大姨丈吃藥的錢。於是,她開始醞釀外出打工或做點小生意,以賺更多的錢來支撐這個家。
這個時候,我和她姐姐早已調進了黃州城,兒子也在城裡上學。剛好不久前,我們家的新居落成,原來住的房改房空出來了。本打算變賣後還清做新房借的債,但當得知大姨妹的家庭情況後,我們夫妻倆當即商定,不賣房改房,讓給大姨妹一家人住。這樣,不僅有利於大姨丈治病休養,而且也讓她的兩個女兒有了更好的讀書條件,同時也可為大姨妹在城裡做小生意或打工提供了便利。
當我們把這個決定告訴大姨妹後,她高興得不知所措。不多時日,大姨妹便把一家人帶進了黃州城。自此,大姨妹以黃州為中心,先後擺攤賣過菜,當過餐館的服務員,在娛樂城當過保潔員……日夜勤扒苦做。總之,比我當年在家種田時吃的苦多得多。
特別是後來大姨妹到黃州伊利奶廠做工期間,每天堅持連上兩個班。一個月下來,別的職工領兩千多元,可她領到五千元左右。我問她苦不苦,她說“苦”,但想到自己的男人要錢治病,兩個女兒要錢上學,再苦也覺心甜。她說,上班時如果確實疲勞了,她就讓身邊的同事搭把手幫個忙,她站著打個瞪、眯一會兒。
大姨妹一邊打工賺錢,一邊精心照料丈夫、培養孩子。奇蹟終於出現了!原本被醫生判了“死刑”的大姨丈,身體居然逐漸有了好轉,一晃近二十年過去了,大姨丈現在還主動外出找事做,外人根本不知道他曾是一個“肝硬化”患者。同時,她的兩個女兒在她的全力培養下,先後考上了大學。如今,大女兒在武漢工作,小女兒在黃州工作,都已成家立業,生活幸福無比。
大姨妹(左)與大女兒合影
大姨妹一直勤奮好學。這主要表現在她對文學的愛好上。她之所以愛上了寫作,這恐怕與她正直善良、多愁善感的個性有關。我不知道喜歡寫小說的女性名家是否贊成我的說法,反正大姨妹的行動給了我這個啟示。
大姨妹雖然高中還沒讀完就休了學,但她業餘時間愛好看書和寫寫畫畫。我曾問她,你一個女的學什麼事不好,為何偏偏愛上了寫作?大姨妹先是衝著我笑了,大聲道:還不是受了你的影響!難道只准你燒火不准我冒煙?爾後又把聲音降低了八度:哥,說實話,我從小就喜歡看文學作品,我發現有許多小說寫的事,都是我親身經歷過或見到過的,我在外打工這些年,也積累了不少素材,所以我也想寫出來與人分享,這也是一種追求快樂的生活方式。你是省作協會員,是寫小說的高手,往後可要多多指教我啊!
聽罷她的話,我欣然點頭同意了。我笑眯眯地說,多個知音多份快樂嘛!何況你是我的大姨妹。總之,我為大姨妹執著追求文學的夢想而感到十分開心。
我認真地看了一遍她寫的小說《阿珍》,覺得很有意思,只是男女主人公最後又走到一起了,還欠缺說服力,必須重新補充前面的內容。另外,我覺得小說題目好像有點不妥。畢竟在我們鄂東大別山農村,並沒有人稱呼女孩子為“阿某”。我的建議得到大姨妹的認同,她說回頭再認真修改。
我祝願大姨妹夢想成真。我深信機會是留給有心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