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又到年底了,雖說今年受到疫情的影響,有不少人放棄了回家的念頭。但大多數人還是想著回家,既然是自己開車回去,就為了和家人每年為數不多的團聚時間。
將近一年沒見,本該是母慈子孝的溫馨畫面,可有戶人家卻傳出了不和諧的聲音。
今晚小姨一家子突然過來,說是去遊玩的,本來也沒想著要過來。沒提前說一聲,家裡也沒備什麼菜,就把冰箱裡屯的一些凍品拿出來煮火鍋。
我們這邊一家子吃得熱鬧,隔壁家卻傳除了乒乒乓乓的吵鬧聲,不過這是他人的家事,也不好過去湊熱鬧。
結束晚餐後,小姨一家子就趕著回去了,本想著趕緊收拾完洗個澡好躺被窩裡面暖和一下。這時卻來了一位不速之客,就是剛對面吵的火熱的鄰居家老太的大兒子。
我招呼他坐下喝杯茶,他也不客氣,猛灌了幾杯茶水後,又自顧自拆開桌上的小零食吃著,看樣子也是喝酒了。
我好奇地詢問一下剛發生的事,像是被開啟話匣子一樣,鄰居開始不斷抱怨著。
事情也不復雜,本該一家吃著團圓飯,和和樂樂聊著天,可餐桌上,老太太卻不斷抱怨並挖苦兩個兒子。主要還是兒子跟兒媳之間的關係。
大兒子去外省工作,和兒媳婦之間的關係非常冷淡,除了偶爾寄點生活費回來,幾乎是零交流,前段時間還差點鬧離婚。
二兒子情況更糟,今年剛和老婆離婚,主要是長年不在家還賺不到錢,一直被老婆嫌棄。今年經人介紹進了市醫院工作,有了穩定的工作後,老婆也比較不鬧騰了,想著能好好過日子。可這次男方卻鐵了心要離婚,大概也是之前一直壓抑著,現在終於爆發了。
其實這鄰居家以前也有些錢,家裡也是建了一棟五層的別墅,算是我們這片區最早建別墅的。奈何兩個兒子不爭氣,不僅做生意沒賺到錢,還把父親留的本敗光了。
雖說如此,家裡還留了個別墅,小兩口賺點錢養家,日子還是好過。奈何婆媳之間的關係很不好,因為兩個兒子和父親長年不在家,家裡就剩老太太和兩個兒媳。
剛結婚那會,老太太還是挺有權威的,一直都管著兩個兒媳,後來家裡錢賠光了,老太太也開始夾起尾巴做人。大兒媳婦還好,為人木納,每天就是上班下班做家務;二兒媳婦就比較張揚跋扈,在發覺老公非常窩囊後,經常以離婚要挾,搞得老太也怕她三分,只敢對著大兒媳婦發脾氣。
但是這種家庭氛圍也持續不了多久,兩個媳婦也都鬧過,一個離了,一個差點離了,老太太現在也不敢再對兒媳婦發飆。但這個脾氣還是改不了,最後只能把火都發到兒子身上。
長期下來,終於在今晚一言不合後鬧了起來,大兒子生氣地出去散心,二兒子把手機往地板摔得粉碎,一個人關房間裡去。
都說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在外人看來,這家人有房有車,兩個兒子也都娶妻生子。雖沒有幹出大事業來,可小日子也算過得安穩,誰也沒料到一家人的隔閡會這麼深。
就我個人觀點來看,這家人最大的問題還是出在老太太身上,這老太太過於強勢,也太過勢利,家裡有錢的時候高高在上,落魄的時候又過於隱忍,從未真正把兒媳婦當做家人看待。
自己的孩子就算落魄也不會瞧不起,就算出人頭地了,在他面前也不會戰戰兢兢的。而在與兒媳婦的相處中,也總是與物質基礎來衡量地位。你不以真情待人,又怎指望別人以真情回報你。
之前有看到過一篇文章,說是一個家庭裡的母親角色過於強勢,那麼兒子長大後就會變得很懦弱。因為這類女性總想著幫孩子解決問題,即使自己很操勞,也不想讓孩子動一下手,這直接導致孩子缺乏責任感,因為凡事有母親給他照料。
一個完整的家庭是需要父母分工完成的,母親要教會孩子感恩,父親則是教會孩子堅強,缺一不可。
雖然現在都在提倡新時代的獨立女性,女性可以和男性平等,但並不能取代男性的職責。自古都用柔情似水來形容女性,這是她們的優勢,女性在一個家庭中更適合充當的是一個調和劑,而不是作為一個家庭的主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