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過年的事
華燈初上,路人手上總拎著大包小包,形色匆匆。朦朧的濱江路不時響起幾聲爆竹,間或突然閃亮起一粒煙花彈劃破迷茫的江岸。明天就是大年三十,這是父母相繼去世後到來的第一個春節。
我依窗凝視著夜色漸濃的嘉陵江,內心空曠而平靜,一種深遠的情愫牽引著我的思緒,時而漸行漸遠,恍如隔世,時而更加清晰,猶如昨日。
我的故鄉是在離主城區幾百公里遠的一個山區煤礦。父母健在時,每逢大年三十,我們就會像所有的中國人一樣,不管手裡有什麼事,都要扔在一旁,急急地趕回故鄉去。
故鄉老屋是一排老式木樓,一道幾十米長的木板通道連著十幾家住戶,無論誰回家,家家都能聽見他的腳步聲。我們的家在木樓左端,回家則是從右端踏上木樓通道,從每戶鄰舍門前走過。凡回家過年,只要一踏上木樓,總有鄰舍先發覺,不知誰一聲“徐家老三回來了!”就會驚動鄰舍們,大家會探出頭來,我就會遠遠看見父母走出家門,笑吟吟地迎著我,就好像一年就是等待著這一刻。一種孩童似的歡樂瞬間湧上我的心頭,我邁著輕快的步履,走過一家家猶如歡迎我的鄰舍,奔向父母。
年前很早父母就忙著置辦年貨。在置辦的年貨中,我最喜好的就是母親釀製的桂花酒。那是用自家精釀的米酒兌上純高粱酒,再從山野採摘桂花洗淨晾乾後置於酒中封存。在三十夜的年飯上開啟酒罈,清幽的桂花酒香頓時瀰漫開來,沁入心扉,大家會情不自禁地嘖嘖道:“好香!”一斟上桂花酒,年飯就增添出更多的喜慶來。
年飯菜多是母親親手做的家常菜,但大家吃得很香,特別稱奇母親做的紅燒肉和夾沙肉。母親的紅燒肉是選擇上好的二刀坐墩肉,半肥瘦,只用適當的醬油加味加色,微火慢慢燒,竟色鮮肉嫩,放在嘴裡味道鮮美,不膩反爽。夾沙肉是孫輩們最喜愛的菜,肉薄糖多,甜潤酥香,每吃不厭。
父母養育了七個子女,有四個子女在外地工作,子女中大姐生有兩個小孩,其餘都是獨子,全家合攏來就有二十四人,年飯剛好擺三桌。
喝了一會兒酒,中央電視臺的春晚聯歡節目還沒開始,家庭的聯歡表演卻上演了。老五老么是煤礦文藝宣傳隊的,每人自告奮勇唱上一兩首歌,引來一片掌聲。老二和老二媳婦是京劇票友,於是夫拉婦唱,大家又是一陣叫好。兄弟們知道我曾參加過市裡的曲藝創作學習班,就起鬨要我表演曲藝節目。我主要學習的是創作,但也知道些表演段子,只好有些笨拙地表演起“四川方言”來,直惹得大家一陣鬨笑,連父母也忍俊不禁,開懷大笑。席間,大家會相互述說著各自一年來的情況,特別是父母對每一家的事問得仔細,每每又叮囑一番,一頓年夜飯吃得既溫馨又鬧熱。看著其樂融融的一家人,我心裡備感溫暖。
可是,明天我不會很急地去擠車趕路了,從此再也不會了,一絲淚意輕輕襲上心頭。突然,門鈴響了,在北京工作的兒子帶著女友出現在門前,他們是剛下飛機急著趕回家過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