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蘭是個地道的農村老太太,背朝黃土面朝天,一輩子在泥巴地裡討生活。兒女出息了,搬到了城裡,勸她進城享福。可是,老太太重土難遷,捨不得自己那些姐妹,捨不得腳下的故土,更不願意跟兒女添亂。
她堅信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小窩,自己身體硬朗,種地沒問題。靠兒孫不如靠自己,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總比寄人籬下,不得自由強得多。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園生活早已融入她的骨髓,腳下的故土便是她的命。每當看到村裡的年輕人搬走,她都有一種失落感,感覺他們是數典忘祖的“叛徒”,是無根的落葉,是可憐的流浪兒。
老太太閒不住,沒事的時候就在村裡閒逛,累了就坐在小河邊,看著流水偷偷的笑。一天,老太太在河邊曬太陽,被一陣吵鬧聲驚擾,從馬紮上站起來,尋聲來到一個小水窪。
一群孩子正嬉鬧,拿著彈弓打水窪中的蝌蚪。老太太見狀,眉頭一皺,孩子太頑皮了,蝌蚪在水裡遊多好,打它們幹甚?
孩子見了多事的老太太,紛紛朝她做鬼臉,而後撒丫子跑了。
死去的蝌蚪漂浮在水面上,剩下的蝌蚪躲在水底瑟瑟發抖。老太嘆了一口氣,指責這群孩子沒人管,抱怨大人們心裡只有錢,荒廢了耕地,冷落了老人和孩子。
她怕自己走後,孩子再回來禍害這群可憐的蝌蚪,便擼起袖子把剩餘的蝌蚪放進了河裡。蝌蚪沒有立即離去,而是聚在一起,把頭伸出水面,彷彿在感謝老太太的救命之恩。
“快走吧,一會兒孩子們又回來了。”老太太朝著蝌蚪說,“好好活著,長大之後多抓害蟲。”
說來也怪,每當老太太在河邊曬太陽,這些蝌蚪都會出現在她面前,伸著頭,瞪著眼睛看她。後來,老太太還會用蟲子喂蝌蚪。直到有一天,蝌蚪變成了金蟾,沒有變成青蛙,這讓老太太有點意外。這並不影響老太太和它們的關係,反而更加歡喜。
畢竟,金蟾在民間有很好的寓意,比如三足金蟾便是招財納福的吉祥物。一天老太太心血來潮問身邊的那些金蟾:“你們會變金元寶嗎?”
金蟾哇哇地叫,逗得老太太前仰後合。
一天,老太太的兒子回來了。兒子唉聲嘆氣,沒有心情吃飯。這可急壞了老太太,忙問兒子怎麼了。兒子話到嘴邊又咽回去了,老太再三追問,他才道出實情:“媽,我買的錦鯉掉河裡了。”
老太太安慰道:“河裡魚多的是,撈一條就是了。”
兒子哭笑不得:“那是上好的錦鯉,好幾萬呢?”
老太太不明白,現在的人都咋了,兒子為了升職竟然買這麼貴的魚。可氣的是他水性不好,還在河邊給錦鯉換水,魚不丟才怪。
兒子雖然可氣,可是母子連心,老太太提著水桶出門了。她來到河邊,拍了拍手,一群金蟾蹦蹦躂躂聚在她身邊。老太太把自己兒子的遭遇告訴了它們,希望它們能幫忙找回那條魚。
過了沒多久,只見水面上出現了水花,一隻只金蟾站在水面上,下面還有東西馱著它們。老太太定睛一看,大吃一驚:金蟾竟然坐在魚的頭上,前腿捂住魚的眼睛,後腿緊緊抓住魚鰓,哇哇得叫著,朝著岸邊駛來。
怪哉!不知金蟾用了什麼辦法,竟讓坐下的魚如此聽話,絲毫不敢反抗。它們齊刷刷停在岸邊,供老太太挑選。老太太找了幾條漂亮的魚,放進了水桶,然後朝著這些金蟾拱手作揖,哼著曲兒離開了。
回家後,老太把水桶放在兒子跟前,讓兒子挑選。
“我的親孃,你會變戲法嗎?”兒子雙眼放光,一副不可思議的樣子,“這些都是名貴的錦鯉。娘,你從哪裡弄得?”
兒子抱著水桶如獲至寶,看著水桶,嘿嘿地笑。這下發達了,他真的賺大了,如果把這一桶錦鯉賣了,自己便可以少奮鬥好幾年。
老太太讓兒子挑選了兩條,然後把剩餘的錦鯉又丟到了河裡。
兒子說她傻,老太太不以為然。她堅信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人不能太貪,貪則貧,更不不能只顧眼前,好東西還要給子孫後代留些。